- 2019中國數字營銷行動報告:以思創行
- 哈佛商業評論
- 1187字
- 2019-06-03 17:36:11
智能生態升級已拉開序幕
智能終端格局中,手機獨大的局面將逐步改變,多元化及協同生態正在開啟。
2018年智能手機市場規模萎縮,但有些其他的智能設備卻并非如此。比如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耳機,市場規模在近兩年都保持著高速增長,其中智能音箱和智能手表都已進入面向大眾普及的階段。
視覺感知因過度使用而受到損害,電子設備(尤其是智能手機)是突出誘因。世界衛生組織稱中國近視患者多達6億,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并且仍在逐年增加。相比之下,聽覺及其他感知的優勢和應用空間還相當大。
Canalys的數據表明,2018年智能音箱的中國市場出貨量達到2190萬臺,約是2017年的10倍之多;而全球出貨量達到7800萬臺,比2017年也增長了124.7%。另一家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則更是認為,2018年全球出貨量高達8620萬臺。
2018年11月,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2018年全球智能手表的出貨量為5300萬只,比2017年增長27.7%。
2018年末,IDC預估全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達到1.5億臺,比2017年增長35.9%。
種種數據都表明,新的智能終端生態正在經歷從量變轉向質變的過程。一方面,終端的普及度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另一方面,智能音箱的復購率和推薦率都居高不下,表明用戶對產品體驗和價值都以正面和肯定為主,市場普及窗口已經打開。
國外,以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為例,它可以控制的燈光、開關、門窗及其他家用電器,設備達到12000種,品牌多達2000個。而國內圍繞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小米的小愛同學。百度的小度等各品牌的智能音箱,也已經形成了巨大的智能設備生態圈,并且仍在快速擴張中。
IDC預測,2019年將有67%的智能家居設備能夠接入家居互聯平臺,智能音箱將可以控制超過80%的智能家居設備,從而推動家庭物聯網(IOT)生態的建立。
除了終端本身,智能生態還在發生另一個深遠的變化,就是基礎架構的“云”化。
以智能音箱為例,除了“喚醒詞”的識別之外,其他絕大多數的互動過程均需要通過聯網的云服務來完成——識別用戶的語音指令。判斷其含義,通過云端數據分析用戶權限。設備狀態,然后獲取和回應用戶所需的內容資源,或者向指定的設備對象傳送操控指令,達成最終互動結果。
這種以“語音云服務(VoiceCloud Service)”為主接口,連接其他“內容云服務”和“設備云服務”,實質上已經將智能手機上以圖形用戶接口(GUI)為主的人機互動界面真正延展到了“語音”界面,而APP(應用)形式的手機功能,也開始被稱為SKILL(技能)形式的跨設備功能所取代。隨著智能設備互連的進一步強化,未來必將形成更具包容性的“物聯”應用平臺,不論終端上是IOS。ANDROID還是其他操作系統,都被融入成為其用戶觸點的一部分。
智能手機已經成熟,而智能音箱。智能手表帶動等終端所帶動的家庭智能。隨身智能生態正在啟動。這些多元化的終端,加上云端“大腦”和無處不在的“數字化+實體化”的物聯網資源,將會開啟新的智能生態。這不但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將改變城市運行和社會管理的方式,更會為數字營銷帶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2019年,相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