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未來
- 福爾機器人公司
- 石之方
- 1932字
- 2019-05-09 15:13:55
木衛二冰冷漆黑的海底,一片空曠。沒有火山,便無法形成瑰麗起伏的山脈,只有它最初形成的部分丘陵和山谷,經過了數十億年,仍然保持了原貌。對它而言,一自被木星捕獲,時間便停滯了。沒有火山,沒有板塊,沒有地質變化,只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寒冷和死寂。生命的演化還在這里沒有開始,還缺少上帝關鍵的一下推動。厚厚的冰層遮擋住了陽光,只有接近冰層的薄薄一層海水有些許光亮。而從這里看過去,太陽已經成了一個遙遠的光點,比紐扣大不了多少,5.2個天文單位,令陽光虛弱而凄冷,無力驅開籠罩在宇宙中的低寒。盡管陽光帶來了熱量,盡管木星巨大的潮汐產生了洋流,然而相比產生生命所需的能量,仍然遠遠不夠。
人類曾經無限遐想過這片冰陸下的世界,總是期望能在這海里找到藻類,原始生命,菊石,甚至烏賊,這樣在宇宙中,甚至太陽系中,地球便不再寂寞,德雷克公式便可以得到最直接的驗證,當然,費米悖論便也不再是悖論,我們的航行也便應當更加小心翼翼----一個孤獨的宇宙讓我們無所適從,一個擁擠的宇宙更加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是的,至少從大選擇的角度而言,這是好事。而生命的種子,如果當初真的是從火星來到地球的話,現在就該從地球向外傳播了。
而生命,是可以改變環境的,哪怕再低等的生命。
水星生命遷移的失敗,在于其上并沒有水冰,而這里,不僅有冰,還有水,還有陽光,而且是一整個的海洋。
當然,對是否運送生命到木衛二,在地球上也掀起了一股巨浪,支持者、反對者幾乎為了這個遠離地球六億公里之外的行星打成一團。支持者認為不應當污染這一片可能存在生命的凈土,任何地球上的物質都可能對這里可能存在的生命帶來災難性后果。反對者則認為木衛二上落下的隕石彗星等自古以來數不勝數,我們所運送的生命絕不可能超過這些天體的影響。
此外,一個更有說服力的理由,是如果持第一種觀點,人類將永遠無法對木衛二開展真正意義上的研究,那木衛二的存在對人類便幾乎毫無意義,而無意義的天體,即便人類對它造成了影響,又能如何呢?
至于有人擔心地球生物在木衛二進化成為人類無法控制的,對人類產生威脅的生命,就更是無稽之談了,等它們能進化到這種程度,人類早已滅絕了。
最終NASA支持了這一計劃,而美國國會對此沒有發表任何看法,在一片支持與抗議聲中,搭載歐羅巴號飛船的土星-IX號火箭升空了。
而這次送到木衛二的,除了RA-A,RA-B,RA-C,還有一只烏賊??紤]到水下無法提供足夠的光線,這只烏賊除了表皮可以感光外,還攜帶有高能電池。一旦電量耗盡,便只能浮到冰層,利用微弱的陽光來充電,而充電的時間將長達兩個火星年。當然這對人類而言,仍是可以忍受的,畢竟培育一個文明,需要宇宙尺度的時間,即便人類給予它第一推動力。
人類這個過程,用了三十億年!
這只烏賊,代號“潛水員”,由降落倉直接轟開了赤道上的一處冰層后送人水中,來尋找海下生命的痕跡。為此,快速帆船的發射計劃一改再改,使用了兩個降落倉,一個用于冰面,一個用于水下。而其項目費用,也達到了26億美元,超出預算30%。這還是用撞擊方式代替鉆探機器人的結果。由于水星計劃的成功,是的宇航局在歐羅巴計劃之上,增加了母車和微型車,微型車的頂部,擁有可收起的螺旋槳,在異常情況和電力充足時,可以利用木衛二上稀薄的大氣飛行。
而潛水員所攜帶的,則是經生物學家選擇的150種生活在北冰洋中的藻類。而只要有一種藻類能夠存活下來,其幾何級數的繁衍速度,將另它們在數年內占領整個星球。當然,這也是建立在木衛二的地殼能夠為之提供足夠養分的模型上。
而藻類的活動,也將令星表溫度緩慢上升,而削薄表面冰層,使之能透過更多陽光,如此往復,最終達到平衡。此時的溫度環境,雖仍不能讓人類生活,但對生物的進一步多樣化,卻是足夠了。
而這將是一個開始,人類穩步邁向深空的起點。
“我們還能看到那一天嗎?”
潛水員經過了三個月的航行,終于耗盡了電力,如今泊在一條巨大的冰縫之中,緩慢而饑渴地吸收著微弱的陽光。再次活動,將在二十年后。這次探測,完成了水下1/70的地形觀測,完成了海平面下水溫與水壓的梯度模型,完成了水下生命與有機物質的存在分析,釋放了低溫藻類----
出乎人類意料之外,木衛二下并沒有任何生命痕跡存在,木衛二下海平面的溫度,也并非-26度,而是達到了-33度。當然,這對所有這次極地藻類游客,仍然是適合生存的溫度。
這也極大地緩解了母星上的爭論,畢竟,沒有生命的星球,沒有原住民的星球,我們拓殖起來心理壓力要小得多。而印第安人、瑪雅人幾近滅絕的恐怖歷史,對人類的影響太深了。人類在自己還沒有結束戰爭、分裂的情況下,有近一半人對木衛二進行這樣的關注,這一思想無疑是整個人類的巨大進步。
“現在,就看它們的了!”
“是的,無論前方有何種困難,何種危險,我們都將克服對未知的恐懼,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只有這樣,才有人類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