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國家審計功能拓展與方法創新研究作者名: 徐榮華本章字數: 1291字更新時間: 2020-02-20 19:01:10
第三節 國家審計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作用分析
一、國家審計的內涵
國家審計是對公共財政資金的運行效率、效果進行檢查,保障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還應當評價政府的政策效應。從我國特殊的政治體制來看,國家審計可以監督和制約經濟權力,確保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
和其他審計一樣,國家審計具有監督、評價和鑒證的三大職能。監督一方面可以起到防范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發現問題所在,是受托經濟責任完全履行的保障。評價是對責任人或者單位履責情況的公正、客觀的界定,是對受托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總結。鑒證是證明責任人或者單位的履責是否和有關標準相一致,即對受托經濟責任履行程度的證明。
二、國家審計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作用
1.監督作用
國家審計對國民經濟運行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可以有效地保障經濟健康、平穩運行,從而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我國國家審計在政府宏觀調控、公共財政框架建立、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審計問責)、國民命脈行業的監控以及加強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監督作用。
2.預警作用
國家審計能夠獲取宏觀經濟運行方面的重要數據和信息,相比其他部門而言,這些信息是通過國家審計實踐取得的,更加客觀、綜合,更加具體、更為深入。同時,作為宏觀經濟運行的保障部門,國家審計對相關問題看得更清、判斷更準。因此,國家審計部門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對國民經濟運行中的不安全領域、不和諧因素,提出預警性信號,使國民經濟運行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3.評價作用
國家審計報告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對審計對象所履行的受托經濟責任進行的客觀評價。例如各地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運用。一些地方將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記入干部檔案,作為干部選拔、調整、任免和聘任的重要參考依據。如《深圳市組織部門運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暫行辦法》規定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具體運用于干部任免、考核、教育和監督等工作中。《河南省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辦法》規定,發揮審計結果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并將審計結果作為干部選拔、調整、聘任的參考依據。
4.決策參謀作用
國家審計報告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重點披露,并對問題的解決提供相關針對性建議。這些建議就成為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的重要參考和依據。綜上所述,國家審計通過自身的實踐,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國家審計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途徑及方式分析
《審計署2003至2007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中提出了“3+1”的審計思路,即國家審計主要包括國有企業審計、財政審計、金融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等內容。通過實施這些方面的國家審計,就相關領域或者行業的經濟安全問題展開審計,在綜合占有相關信息的基礎上,組織相關人員對國家經濟信息安全進行審計并提交審計報告。這一流程如圖3-2所示。

圖3-2 國家審計實施國家經濟安全流程
從圖3-2中可以看出,國家審計通過對財政、金融、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及資源環境的審計監督,以財政安全審計、金融安全審計、經濟命脈安全審計、履責安全審計以及其他安全審計(資源環境等)的形式,搜集、整理和評價國家經濟安全的信息,在此基礎上評估政策并提出審計建議,最后提交審計報告。這一過程,實際上起到了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