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照護指導
- 王華芬
- 652字
- 2020-02-26 15:41:38
我怎么去接受IBD?
自出生那一刻開始至生命的結束,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必然會經歷疾病,而對疾病有著豐富知識儲備的醫生也不例外。
當我們被告知患有疾病,尤其是患有IBD這樣伴隨終生的慢性疾病時,作為一個青年甚至是少年,我們的情感和生活必然會受到沖擊。無論你是樂觀還是悲觀,在面對和接受疾病的過程中都可能會經歷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如恐懼、否認現實、憤怒、責怪他人、內疚,甚至對未來感到無助和沮喪。美國醫生庫伯勒-羅絲在1969年提出了著名的庫伯勒-羅絲模型(Kübler-Ross model),描述了人在患病過程中的5個獨立階段,即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郁、接受。

否認:“不會吧,怎么會是這樣?我怎么會得這種病?我感覺沒有事。肯定是搞錯了!”
憤怒:“為什么是我!偏偏是我!這不公平!我不能接受!”
討價還價:“給我一些時間和運氣,讓我的病發展得慢一點,最好不要復發。”
抑郁:“唉!真是沒意思,做什么都沒意思,哪里都不舒服!”
接受:“既然已經沒有辦法改變,那就只好接受了,與疾病和平相處吧!”
你是否在經歷上述階段后最終接受并能正確面對疾病了?或者現在正處于其中的一個或兩個階段?那么,如何處理疾病帶來的這些情緒呢?請把你的想法告訴朋友、家人或和你患相同疾病的人,特別是那些盡管患病但仍然一絲不茍地對待生活的人。尋找自助群體、患者團體的幫助,以積極的心態客觀地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嘗試讓自己放松,比如做瑜伽、打太極、冥想等。按時服藥和隨診。疾病帶來的影響未必都是負面的,把它看作是上天賦予生命的重要禮物,在它的啟發下磨煉、成長、成熟。你一定會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