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大學精神今何在

大學精神是大學的靈魂,是反映大學歷史傳統、特征面貌的一種精神文化形態,是伴隨著大學的形成和發展而逐漸形成,并為廣大師生所認同的一種群體意識。大學精神是長期形成的,它積淀了大學發展過程中的優良傳統,影響學校的教學活動和校園生活,影響大學人的思維方式、心理狀態、價值追求和行為規范。無疑,作為一種高層次的優秀文化,大學精神對大學的影響是長久而又深遠的,它以其特有功能在大學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近現代大學精神反映了鮮明的時代特征,感召著一代又一代的大學人。但是在今天的社會轉型期,由于市場因素、政治因素和大學自身內在因素的綜合影響,中國大學校園的大學精神在逐漸地弱化,這對于大學生的個人培養以及大學自身的長遠發展來說,都是十分不利的。

一、大學生的學習狀態

作為大學人的主體之一的大學生,本該志存高遠,渴求知識和學問,向老師學習知識、爭鳴學術,但是,大學生的學習精神面貌并不理想。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刻苦學習的勁頭不足,缺少追求學問的科學精神,功利主義思想嚴重,缺乏深度學習等都是其存在的問題。

(一)在學習思想上:功利化的傾向過于嚴重

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學生就業率的下降,一方面,學生渴望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技能,順利地完成學業和就業;另一方面,其學習思想在功利化傾向下引起了在學習上的偏差,甚至出現了選擇性學習的情況。具體表現在,學生對于專業課程的學習相對表現積極,對基礎課程的認識則存在偏差,部分學生輕視對于基礎課程的學習,甚至放棄對于基礎課程的學習。例如,對于英語課程的學習,很多學生認為英語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使用得較少,不會影響自己的就業和在未來工作中的工作效果,因此輕視英語課程的學習。學生在學習中的功利化,主要是由于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認識不足,加之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一切以是否有用為標準。學生認為所學的課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用較少,簡單認為某一學科不重要,就應付學習,不舍得花時間在素養的提高上,從而導致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缺少大學生的“氣質”。

(二)在學習態度上: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習態度一方面來自于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來自于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由于受中小學應試教育殘留的影響,學生在實際學習中懶于動腦思考,在學習中存在依賴教師提出問題并給予解答問題的習慣,大學應該有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在學習中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許是由于我國高等院校的錄取率大幅度提升,高等院校的生源素質相對大幅度下降,具體表現在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學習習慣不好,學習熱情不高,進取心不強,學習態度較不認真。學生的學術追求沒有了,世俗化嚴重,跟風嚴重。

(三)在學習能力上:缺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主要成分,自主學習能力包括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在學校和未來的工作中更好地實現知識的學習和更新。合作學習能力是通過團隊合作實現對于具體知識的學習和具體問題的解決,合作學習不但能夠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能夠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未來的工作中,越來越凸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探究學習能力是學生對于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研究的能力,是一種創造性學習能力,是學生創造力和創新研究的基礎學習能力。而高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創造性學習能力嚴重不足,體現在具體的課程學習中,學生還是以傳統的個體學習為主,以簡單的知識的記憶為主要的學習方式,自主意識缺乏,探索愿望不足。也許我們需要反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效問題。

二、大學教師的職業精神

英國教育家艾弗·古德森曾提出教師的“有原則的職業精神”這一概念,強調教育首先是一種道德的和倫理的職業,而不只是把物質條件和單純技能作為標準。艾弗·F.古德森.教學中的職業精神 恪守原則的職業教師[J].教育展望,2001(2):39—45.有原則的職業精神從有明確共識的道德和倫理原則中發展起來,重點是處于職業精神核心的人道關懷。有學者認為,教師職業精神首先是一種倫理規范,它不僅調節著個體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的關系,還調節著教師自己與自己的關系,約束其職業行為。彭海.職業精神培育——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核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03.也有學者將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業責任、職業信譽、職業道德、職業情感、職業操守、職業協作、職業規范、職業奉獻等,統統囊括到教師職業精神的范疇中來。李飛.職業精神——當代教師的應然追求[J].中國教師,2009(10):28.我們認為,教師職業精神指教師應該具有的一種職業意識、思想活動和心理狀態,是對實現自我的自覺超越。高校教師是文明的傳播者,他們不僅需要專業化的技能,更需要有豐富的、充實的精神世界作為基礎。當前,大學教師由于受大學辦學思想導向的影響及社會的利益誘惑,精神空虛了。“教書育人,行為規范,潛心治學,淡泊名利”的教師職業精神面臨挑戰。

(一)責任精神缺乏

職業責任是教師職業精神的重要內容,它包括對社會、學校、學生、同事、家長和對文化繼承與創造的責任感,等等。沒有責任感就做不好教育。教師的職業責任,在于把培養教育好下一代當成不可推卸的責任,當成神圣的天職。這種高度的責任感是一種高尚的職業情感,它促使教師對學生高度負責、對事業盡心盡責,這樣做會令教師感到內心的欣慰。

責任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也是一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杜威曾指出,教育者的責任主要包括對知識的責任、對學生的責任和對社會的責任。因此,責任精神是教師永恒的職業倫理精神。然而,審視當今的大學教育現實,部分教師的責任意識嚴重缺失,如漠視學生的情感世界、隨意取舍課程的教學內容、社會實踐課放任自流等。遲成勇.論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教師職業倫理精神之建構[J].教育文化論壇,2010(2):24—28.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不僅是對學生負責任,而且是對國家和民族未來負責任。許多高校重科研,輕教學,在這種價值導向下,有些老師一味追求科研,舍不得花時間用在教學上,導致教學隨意,缺乏基本的教學責任感。

(二)奉獻精神不高

陶行知有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把服務奉獻作為從教立身的根本。雖然,現代社會復雜多變,教師可供選擇的空間多樣,但教育的規律要求服務奉獻仍是現代教師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品質,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教師教學的成敗。高校教師的勞動報酬不高,經濟地位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加之受高校內部和社會上不良風氣影響,導致教師心理失衡、困惑,甚至失落、內心浮躁,無法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職業情感變得淡薄,缺乏奉獻精神。

三、大學教育的涵養缺失

當前大學由于受就業導向,教育教學以就業為目標,根據就業的需要來設置專業,根據就業的需要來設置課程,根據就業的需要來組織教學,重視實踐技能培養,包括職業技能、職業技巧、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實踐教學活動是與理論教學相對應的一種教學活動,是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實驗教學、教學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實訓等幾種主要的形式。劉春生,徐長發.職業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361.實踐教學是實現高職院校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有助于學生發展職業能力、鞏固專業知識,為將來適應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實踐中,“以就業為導向”也出現了一定的偏差:

一是片面夸大高等教育的就業取向。部分高等院校過分強調高等教育的就業目標,把就業導向等同于“就業率導向”,把培養目標的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初次就業率上,認為只要知識技能扎實就能找到好工作,只要學生能找到好工作就是成功的教育。

二是忽略完整知識體系的學習。部分高等院校片面認為專業能力培養就是以既定的崗位為前提,把企業的需求作為選擇課程內容的標準和依據,片面強化某一專業技能,或片面強調專業課程,以種種理由刪減人文類課程教學和人文素質教育,不重視給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是專業實習變成簡單重復勞動。有些高等院校在專業實習的過程中,不是按照專業能力的要求來安排專業實習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中熟悉工作任務,了解工作過程,提高不同崗位的專業技能,而是把學生固定在某一工作崗位,被企業作為廉價勞動力來使用。這雖然有助于提高學生某一崗位的就業技能,但卻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形成,更不利于學生將來職業的流動。

就業導向的教育使大學忽視了大學生的涵養教育,致使其素養獲得不足。將大學變成了職業教育學校,僅為生存之道考慮,缺少了大學精神的熏陶。

高校作為社會的一個子系統為社會服務,根據社會需要培養、輸送人才,服務社會,這是大學得以存在的前提。但大學并不是簡單的“就業培訓機構”,大學定位應服務社會并高于社會,大學更是思想自由的學術圣地,肩負著追求真理的使命。正如布魯貝克所說:當教會不再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主宰,其擔當的某些職責就要由大學這個組織來承擔,以彰顯大學超越經濟、技術之上的信仰教化使命,使大學成為引領現代社會的“精神燈塔”。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王承緒,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0.弗萊克斯納也曾提出:“大學不是風向標,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學必須時常給社會一些它需要(needs)的東西而不是它想要(wants)的東西。”Abrabam 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German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5.大學的存在并不是為了迎合社會,大學應有自己的態度與品格。理想的大學應在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的同時,引領社會發展。大學不應丟失素養熏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宁市| 白玉县| 修水县| 佛山市| 大埔区| 拉萨市| 五原县| 从化市| 大连市| 凤阳县| 旺苍县| 汝城县| 东台市| 胶州市| 平邑县| 华蓥市| 林芝县| 密云县| 耿马| 赤水市| 屏东县| 沛县| 大悟县| 偏关县| 新闻| 县级市| 北流市| 怀仁县| 南岸区| 嘉鱼县| 河西区| 安乡县| 乌审旗| 富阳市| 防城港市| 霞浦县| 和平区| 梧州市| 津南区| 玉林市| 白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