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權利沖突困境:主體間性人權觀視角下的互聯網治理
- 趙玉林
- 466字
- 2019-12-06 10:00:28
第一章 互聯網的發展及其所產生的人權問題
科技史學家指出人類社會共經歷了三次重大科技革命: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將人類帶入“蒸汽時代”;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廣泛應用將人類帶入“電氣時代”;20世紀70年代,互聯網的發明將人類帶入“信息時代”。
在早期,互聯網僅局限地被用于軍事和科研機構內部。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互聯網開始走上商業化發展道路,電子郵件、即時聊天、網絡論壇、博客、微博等網絡應用形式不斷涌現,電子商務、虛擬社區、網絡文學、網絡政治等迅速發展。
相對于報紙書刊、廣播和電視,互聯網被稱為“第四媒體”,它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和獨特的信息傳播方式突破了傳統媒體的局限,也超出了現存媒體管理制度的約束范圍。互聯網的大量普及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剛剛步入其發展的第二個十年,“從許多方面來看,這十來歲的互聯網正呈現出所有和青春期一樣的性質——莽撞的、不受約束的、任性的、無懼的、實驗的,以及往往不在意它行為的后果。”從人權的視角而言,互聯網不僅為實現人權和促進人權保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便利,也引發出對人權構成威脅或侵犯的一系列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