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廣播部分

(一)廣播新聞

短消息我縣成功試種海水稻 萬畝灘涂將變良田

(口播)淡水和耕地資源匱乏,向海邊要土地,在鹽堿地上開發鹽土農業成為我縣農業發展的新出路。今天,我縣第一塊海水稻迎來了豐收。本臺記者邱瑞娜報道。

(出錄音——這個稻子最起碼有1300斤,地租費不收的話,可能賺1000塊差不多,這個利潤還是有的,呵呵呵)

記者:我現在是在鶴浦的高坎頭村,正在收割的這片水稻田,跟普通的水稻田可不一樣,因為這里的50畝水稻田是在海邊鹽堿灘涂圍墾起來的。這里原來是梭子蟹養殖塘,海塘被挖掉后,就一直荒廢著,種糧大戶姜會龍今年也是第一次在鹽堿地上種海水稻。

另外,姜會龍還種了900多畝淡水稻。他給我算了一筆經濟賬,雖然淡水稻產量略高,但是種海水稻的話,政府會提供技術支持,不收地租費,基本不用打農藥,成本折算下來,收入比淡水稻每畝還要多400元。這不,姜會龍又折騰著開始在鹽堿灘涂上種蔬菜了。(出錄音:我又在試驗,種蠶豆,已經發芽了,還有5個多月可以收。)

我縣有近3萬畝未種植利用的灘涂圍墾地。海水稻種植技術的提高能夠讓這些“不毛之地”變為“萬畝良田”。一般字幕(出錄音:假如這些灘涂全部種植海水稻,那么象山就能增加糧田3萬畝,推廣到全省、全國,那意義是不可限量的。)

單位:象山縣廣播電視臺 作者:邱瑞娜、陳亞琴、林春

廣播消息《我縣成功試種海水稻 萬畝灘涂將變良田》評析

張雨雁

象山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我縣成功試種海水稻 萬畝灘涂將變良田》是一條短小精悍的好消息,能獲得浙江省廣電好作品政府獎可謂實至名歸。細細品味,特色鮮明。

一、新聞性強。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新聞之所以是新聞,很重要的在于其主要的新聞價值:重要性和新聞性。環顧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但可用耕地資源極其有限,尤其是在東部沿海地區,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十分突出,淡水和耕地資源匱乏,迫切需要有大膽的創新舉動。象山縣作為我省沿海的山區海島縣,因地制宜開展海水稻種植,向海邊要土地,在鹽堿地上開發鹽土農業作為農業發展的新出路,題材新穎有意義,也凸顯了重要性;這么重要的種植實踐獲得了成功,迎來了第一塊海水稻的豐收,極具新聞性。節目結尾處,通過點面結合的同期聲,進一步彰顯了此新聞的社會價值。

二、藝術性強。新聞價值重要的一點就是新聞事實的顯著性,或者說與眾不同之處。然而如何突出該特性需要巧妙構思。該消息作品采用對比手法,不僅向聽眾敘述了灘涂種海水稻這一新鮮事,還告訴聽眾海水稻的效益高于淡水稻這一新聞事實。消息的主體部分是記者的現場報道,語言精練,開門見山,運用對比手段進行敘述,直接吊起聽眾胃口——“我現在是在鶴浦的高坎頭村,正在收割的這片水稻田,跟普通的水稻田可不一樣,因為這里的50畝水稻田是在海邊鹽堿灘涂圍墾起來的”。隨后的記者采訪也很詳實,在主體部分比較了淡水稻與海水稻的經濟效益,消除了聽眾疑慮,使得節目所說的新聞事實更加可信。

三、可聽性強。一條一分半的新聞,屬于典型的短消息,但是短消息卻有豐富的信息量,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發揮了鮮明的廣播特色。除了記者采用現場報道方式,使得節目現場感明顯增強,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以外,還有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同期聲的巧妙運用:當事人、種糧大戶姜會龍以及象山縣農林局副局長徐海榮的三段同期聲,每段內容都有遞進,裁剪得當,語言形象生動,使得節目信息量進一步豐富。尤其是節目以當事人的同期聲放在開頭做導語,先聲奪人,非常吸引人。

此外,這條新聞在結尾處作為背景敘述交代了象山目前有近3萬畝未種植利用的灘涂圍墾地以及由此經驗所帶來的社會影響。“海水稻種植成功這一消息播出后,引起了更多農戶的關注,加快推進了當地政府改造灘涂地、打造標準化農田政策的落地”,進一步深化了主題,彰顯了該新聞的社會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祁东县| 西乌珠穆沁旗| 嘉黎县| 屏南县| 沽源县| 闽侯县| 营山县| 通渭县| SHOW| 旌德县| 合川市| 宝鸡市| 辛集市| 天镇县| 应用必备| 斗六市| 韩城市| 东乡族自治县| 德安县| 沙坪坝区| 丹巴县| 六盘水市| 巧家县| 马公市| 彭山县| 东明县| 芜湖市| 南丰县| 白山市| 庆阳市| 双峰县| 马鞍山市| 阿拉尔市| 洛宁县| 温宿县| 邵武市| 左贡县| 鄄城县| 四平市|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