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老年康復評定的內容
一、老年康復評定的一般內容
老年康復評定的一般內容包括軀體、認知、言語、心理和社會等多方面,其中各個方面均有應用較為成熟的評定方法和評定量表,這些方法和量表之間較為獨立,對個體的某一個功能狀況進行評估,這些評定更多地提供了細節的信息。
1.軀體功能
軀體功能包括心肺功能、關節功能、肌肉功能、平衡協調能力、感覺功能等等。
2.認知功能
認知功能包括智力水平、感知、注意、定向等能力。
3.言語功能
言語功能包括失語癥和構音障礙的評定。
4.心理功能
心理功能包括情感體驗、情緒控制、性格等方面的評定。
5.社會功能
社會功能包括社會活動能力、就業能力和經濟狀況等評定。
二、老年康復評定的重點內容和方法
老年康復評定的重點內容是生活質量評定、日常生活能力評定、認知功能評定以及運動功能評定。
(一)生活質量評定
老年人生活質量是指老年個體對自己的身體、精神、家庭和社會美滿的程度和參與老年生活的完滿程度。
1.生活質量的構成
(1)軀體功能:軀體功能的評定主要包括疾病導致的軀體癥狀、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主要對軀體參與日常生活的能力進行評定,其中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活動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穿衣、進食、修飾、移動、保持個人衛生等基本生活自理活動和做家務、購物、駕車、室外活動等工具性日常活動,涵蓋了個人生活獨立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2)心理功能:生活質量評定中的心理功能包括焦慮抑郁、行為情緒控制、認知功能及幸福感、滿意度等主觀體驗的評定。
(3)社會功能:社會功能評定包括人際交往、社會參與程度、經濟狀況等評定。
2.生活質量評定方法
生活質量評定主要通過量表法進行,主要有觀察法、訪談法、自我評價法,主要包括MOS SF-36量表、WHOQOL-100量表、生活質量指數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等。
(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
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指一個人為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每天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包括進食、梳妝、洗漱、洗澡、如廁、穿衣等,功能性移動包括翻身、從床上坐起、轉移、行走、驅動輪椅、上下樓梯等。主要評定方法包括:
1.Barthel指數評定
Barthel指數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日常生活活動評定方法,其中改良Barthel指數(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是在Barthel指數的基礎上對其等級進行加權,從而提高了靈敏度,并得到廣泛應用。改良Barthel指數共包含10個條目,基本上涵蓋了軀體功能在應對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每個活動的評級可分5級,不同的級別代表了不同程度的獨立能力,最低的是1級,而最高是5級,級數越高,代表獨立能力越高。不同條目的級別對應的分數不同,其中,修飾與洗澡最高分5分,進食、如廁、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和上下樓梯最高分10分,床椅轉移和平地行走最高分15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功能狀況越好,依賴越小。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標準:0~20分為極重度功能障礙;21~45分為重度功能障礙;46~70分為中度功能障礙;71~99分為輕度功能障礙;100分為自理。
2.功能獨立性測量
功能獨立性測量(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ent, FIM)在反映殘疾水平或需要幫助的量的方式上比Barthel指數更詳細、精確、敏感,FIM不但評定由于運動機能損傷而致的ADL能力障礙,而且也評定認知功能障礙對于日常生活的影響。FIM包括6個方面,共18項,其中包括13項運動性ADL和5項認知性ADL。評分采用7分制,即每一項最高分為7分,最低分為1分。總積分最高分為126分;最低分18分。得分的高低是根據患者獨立的程度、對于輔助具或輔助設備的需求以及他人給予幫助的量為依據。
(三)認知功能評定
認知是認識和知曉事物過程的總稱,是人類大腦所特有的高級功能,是人們為了適應環境的需要而獲得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注意、知覺、思維和記憶等過程,是人類高級神經活動中最為重要的過程。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高級神經活動衰退,認知功能普遍下降,但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出現明顯的認知功能障礙前,不通過專業的認知功能評定,個體往往無法察覺一些細微的改變。因此,針對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的篩查量表被廣泛使用,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簡易精神狀態量表
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是最常用的老年認知功能篩查量表,能全面、準確、迅速地反映被試智力狀態及認知功能缺損程度,為臨床心理學診斷、治療以及神經心理學的研究提供科學依據。該量表包括以下7個方面:時間定向力,地點定向力,即刻記憶,注意力及計算力,延遲記憶,語言,視空間。共30項題目,每項回答正確得1分,回答錯誤或答不知道評0分,量表總分范圍為0~30分。測驗成績與文化水平密切相關,正常界值劃分標準為:文盲>17分,小學>20分,初中及以上>24分。
2.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是一種對輕度認知功能損害進行快速篩查的評定工具。它是由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的認知項目設置和評分標準制定的,包括了注意與集中、執行功能、記憶、語言、視結構技能、抽象思維、計算和定向力等8個認知領域的11個檢查項目。總分30分,≥26分正常,其敏感性高,覆蓋重要的認知領域,測試時間短,適合臨床運用。
(四)老年運動功能評定
運動功能評定大多采用運動能力測試的方法進行。不論是針對兒童、青少年、成年人或老年人,針對健康人群或患病人群,都有各種各樣的測試方法。這些方法通過不同的指標來反應個體的有氧能力、肌肉耐力或爆發力、身體的柔韌性、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等。目前體適能的概念越來越多地用在了健身及康復運動中。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是指人體具備充足的精力從事日常工作與生活而不感疲勞,同時有余力享受休閑活動,有能力應對突發狀況。體適能可以分為健康體適能和競技體適能。體適能與體能不同,特別是健康體適能,它更加強調個體具備的應對日常生活和娛樂休閑的基本身體素質。健康體適能主要包括有氧能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韌性和身體成分四個方面。對老人來說,良好的健康體適能是為了維持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因此健康體適能測試是老年人的運動功能評定最主要的方法。
1.有氧能力測試
個體的有氧能力依賴于呼吸、心血管及骨骼肌系統的功能狀況,其中最大攝氧量(VO2max)是心肺適能的標準測量指標,與心臟功能密切相關。測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場地測試:通過在場地內進行有氧運動,結合相關指標可對個體進行心肺能力的評估,比如12分鐘跑測試、1600米步行測試、6分鐘步行測試等。對老年人來說,最常用的是6分鐘步行測試及2分鐘踏步測試,前者在步行1600米后記錄時間和即時心率,后者原地踏步兩分鐘記錄踏步次數來綜合評估有氧能力。場地測試方便易行,適合大部分老年人群。
(2)心電圖運動試驗:是通過一定量的運動增加心臟負荷,觀察心電圖變化,從而對心臟功能進行評估,其結果可以反映測試者的有氧能力。心電圖運動試驗有多種方案,對設備要求較高,主要針對有心臟問題的患者,應用于臨床,且有一定風險。
(3)心肺運動負荷試驗:是最常用、準確性最高的評價運動中心肺能力的方法。在測試過程中不斷增加負荷,并對反映人體心肺功能的各項參數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心臟、肺臟和循環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貯備能力。結果最為準確,但測試要求較高,無法進行廣泛應用。
2.肌力測試
肌力是反映人體運動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對老年人來說,自然的肌肉衰減會帶來肌肉力量的下降,從而影響整體的運動能力,嚴重的可能會影響日常活動能力,導致跌倒、失能的風險增加。肌力可以通過徒手、器械或測試設備進行評估。
(1)等速肌力測定:是在肢體被動地進行等速運動時,記錄肌肉的最大負荷,即肌肉的最大力量。該法既客觀準確,又安全可靠,但需要特殊的設備完成。
(2)徒手或器械測定:即通過徒手的方法或借助啞鈴等負重工具進行測試。比如針對老年人的簡易測試方法有30秒上肢負重屈肘測試、30秒坐站測試,記錄規定時間內完成動作的次數,可以分別對老年人上肢和下肢的肌力進行評估。
3.柔韌性測試
柔韌性是關節達到最大活動范圍的能力。保持良好的柔韌性有助于老年人安全、高效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動,減少活動損傷的風險。通常沒有單一的測試方法用于評價整個身體的柔韌性,針對老年人的測試方法主要有:
(1)坐位體前屈測試 用于測量腰部和髖關節柔韌性。受試者坐在椅子的邊緣,一側下肢伸直,足跟著地,腳踝保持直角,另一側下肢自然彎曲置于對側,雙手重疊中指對齊,伸直手臂盡可能向足尖延伸,并用直尺測量距離,來反映柔韌性。
(2)抓背測試 于評估肩部柔韌性,受試者一手向上高舉過肩膀,屈肘手部朝下,另一手向下繞到后背,屈肘手部朝上。用直尺測量中指之間的距離,來反映柔韌性。
4.身體成分測量
目前對身體成分測試主要指標有腰臀比及體重指數。腰臀比即腰圍和臀圍的比值,是用于衡量成年人體脂水平的簡易方法。測出腰圍與臀圍后,用下列公式計算出其腰臀的比值:腰臀比=腰圍(厘米)÷臀圍(厘米),腰臀比的理想比值是:男性為0.85~0.90,女性為0.75~0.80。體重指數(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