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老年康復評定概述
一、老年康復評定概念
老年康復評定是在對老年人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的狀態和潛在能力的評估基礎上,通過對對象進行檢查、測量和訪談,收集結果,并進行比較、分析和解釋,最終形成對個體功能狀態的整體評價。通過康復評定可以客觀、準確地發現老年人的功能障礙發生的原因、性質、種類、特征、范圍、程度及預后,為制定康復目標、康復治療計劃提供依據。它是老年綜合評估中的重要環節,是康復醫學專業參與老年綜合評估的主要手段。
二、老年康復評定的目的和意義
老年康復評定是老年康復醫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普通成年人康復評定相比,老年康復評定在目的和意義上均有其自身特點,在具體實施中也有所不同,包括了專項測量手段和量表,專用工具以及專用的評價標準,并在指導康復治療中有著不同的應用價值。
(一)明確老年人功能障礙的情況
1.確定老年人功能障礙的種類和性質
功能障礙種類包括:運動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言語功能障礙、視覺聽覺功能障礙等軀體功能障礙,還包括抑郁癥等精神障礙,以及社會生活參與障礙等。同時可以明確功能障礙的性質,比如運動功能障礙是來自肌肉源性的還是神經源性的。
2.確定老年人功能障礙的程度
康復評定多采用標準化及定量化的測定手段進行評估,最終結果往往以半定量或定量的方式呈現,因此可以有效地對功能障礙的程度進行衡量,有利于其橫向及縱向比較。比如,在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過程中,將功能獨立程度分為:完全獨立、大部分獨立、大部分依賴、完全依賴四個等級,并給不同的等級賦值,從而實現半量化的分析。
3.判斷老年人的代償能力以及指導康復訓練
通過評定找到功能缺失的成分或功能殘存的成分,判斷代償機制和訓練目標,比如腦卒中后偏癱患者,在步行中如果出現踝背伸障礙,可使用踝足支具進行代償,同時進行針對性的步態訓練,從而將患者的殘存功能發揮到最大,提高患者的生活適應能力和質量。
(二)明確患者康復目標及判斷預后
制訂康復目標是康復醫學在功能障礙干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制定康復治療計劃的依據,與疾病在治療過程中以治愈或緩解為目的不同,康復醫學治療目的是追求功能的最大限度恢復。但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功能障礙最終都有其恢復的極限,這個極限因人而異。對老年人來說這個恢復的極限會受眾多因素影響。因此,全面和準確的康復評定是制訂康復目標的基礎。通過全面和準確的康復評定,治療人員可以對患者的恢復進行預后判斷,使患者和家屬對未來有恰當的心理預期,以便更積極地配合康復治療。
(三)制訂康復治療計劃
任何專業的治療計劃的制訂都是依據個人的康復評定結果。老年患者同成年人相比存在著更加復雜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狀況,因此在康復治療計劃制定時,對不同治療方法的選擇,以及優先方案確定均取決于對康復評定進行科學的分析。
(四)判定康復效果
在康復治療不同階段進行評定,可以判定治療效果的優劣,提示治療方法是否正確,以及下一階段是否需要修改治療計劃。而效果的判定只有通過標準化的評定指標和方法,定性及定量地進行。
(五)功能障礙的早期發現和預防
通過康復評定,可以早發現一些患者本人及家屬未發現或意識到的問題,可及早進行干預,阻止功能障礙或殘疾的發生和發展。比如對老年人進行體適能測試,可以早期發現部分心肺能力下降、肌力肌耐力不足的老年人群體,進行適當的體適能訓練,即可有效地延緩或逆轉體適能下降的趨勢,從而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減少跌倒、失能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