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環球貿易網絡的支點

明代后期的葡萄牙人主要經營著三條將整個已知世界連接起來的海上商路:第一條,從澳門至印度果阿,再至葡萄牙里斯本的亞歐航線;第二條,澳門至日本長崎的東亞航線;第三條,澳門至菲律賓馬尼拉,再至墨西哥的亞美航線。

每年4—5月間,由葡萄牙王室任命的一名海軍上將率領兩艘大帆船(每艘載重600~1600噸,可搭載50~600人),配備著火槍大炮,滿載著毛織品、紅布、水晶、玻璃制品、佛蘭芒鐘、葡萄酒、印度棉花和棉布等貨物,以及原產美洲經里斯本運來的白銀,從印度果阿出航。在正常情況下,它將停靠在馬六甲,把船上的部分貨物換成香料、檀木、蘇木,以及暹羅(今泰國)產的鯊魚皮和鹿皮,然后再航行到大明帝國允許葡萄牙人居留的澳門。在澳門,為了組織運往日本的大量中國生絲和絲織品,他們通常必須等待10~12個月:因為在廣州只有上半年才能買到生絲和絲織品。在停泊澳門期間,大商帆隊的司令官,那位海軍上將就擔任葡萄牙駐澳門的最高行政長官(總督)。

第二年,這兩艘不受明朝“特嚴禁販倭奴者,比于通番接濟之例”禁令限制的葡萄牙大帆船乘著6月底至8月初的西南季風航行到日本九州,航程通常要十二三天。在日本停留到10月底或11月初,把生絲、絲織品、棉布等中國商品以高昂的價格迅速脫手,然后再乘東北季風返航澳門,從日本載運出來的商品除了大量的白銀外,還有漆器、畫有金葉的紙屏風、和服以及日本刀、長矛等鐵器。這些白銀通常會在澳門卸下來,用以購買次年運往果阿的中國生絲、絲織品、黃金、麝香、珍珠、象牙和瓷器。在西運的貨物中,生絲占主要份額,“運自中國的絲綢數量幾乎令人難以置信,每年從中國運往葡萄牙、東印度群島的絲綢有10萬公斤……”

葡萄牙商帆每次從果阿往返日本需要三年時間,隨著貿易的不斷發展,日本每年進口的中國生絲都保持在5萬公斤以上,而用作貿易結算的日本白銀則成為葡萄牙人在東亞貿易的重要資本。由于當時日本的金銀比價(大約為1∶10)遠遠超過中國,因此把從日本獲得的白銀載運到廣州購買中國的生絲、黃金,能夠獲得厚利。據說其利潤率保持在70%~80%,有時超過100%。

作為這樣一個環球貿易網絡的中心城市,“聚海外雜番,廣通貿易”的澳門迅速興起,嘉靖末年的“夷眾”已經超過萬人,到了萬歷年間,澳門的居民更達“十萬余眾”。自開埠到17世紀40年代初,澳門已從一個僅有少數臨時建筑物的荒島華麗轉身成為一個亞洲重要的海上貿易中心。島上居民包括葡萄牙人、華人、日本人、印度人、非洲人以及歐亞混血。成書于17世紀末的《葡萄牙的亞洲》一書這樣描述這一時期澳門的興旺景象:“這里是中華帝國最繁榮的港口。僅葡萄牙人每年就從這里運走五萬三千箱絲織品,各重十二盎司的金條三千二百個,七擔麝香、珍珠、砂糖、陶器?!彼瑫r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管道,葡萄牙人將美洲食用植物引入中國種植,如玉米和甘薯,這些高產作物對日后的中國歷史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山市| 突泉县| 治县。| 乌什县| 乌拉特后旗| 香港| 桐城市| 永修县| 固镇县| 监利县| 民县| 陈巴尔虎旗| 铜鼓县| 北宁市| 台安县| 平罗县| 同心县| 叶城县| 江门市| 尉犁县| 孝义市| 宜兰市| 蓬安县| 辉南县| 佛山市| 仲巴县| 临海市| 刚察县| 嘉禾县| 桐乡市| 佛坪县| 乌审旗| 北海市| 尤溪县| 广安市| 抚顺县| 江源县| 金华市| 黑龙江省| 许昌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