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東方第一大港

宋元之際,北方鐵騎歷史上第一次飲馬南海之濱,地處偏僻的閩粵兩地亦難免兵燹。元軍三入廣州,廣州港因備受蹂躪而元氣大損。元朝統(tǒng)治者對廣州軍民的頑強抗?fàn)幐械綈琅猎迥辏?278年)初下令“夷廣州城”,更使長期繁榮富庶的廣州遭受災(zāi)難性打擊。相比之下,泉州所受戰(zhàn)爭創(chuàng)傷要輕得多。由于當(dāng)時已升任南宋福建、廣東招撫使,兼統(tǒng)兩省海舶的地方實力派蕃客蒲壽庚叛宋降元,泉州被保住了,港口貿(mào)易亦未曾中斷。蒙古統(tǒng)治者對海外貿(mào)易采取了積極提倡的態(tài)度,泉州歸屬元朝后,即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特別重視和大力扶持。至元十四年(1277年),當(dāng)東南一帶還是烽煙滾滾的時候,元世祖便下令首先在泉州設(shè)立市舶司,招徠海外貿(mào)易。元政府為了確保泉州港在海外貿(mào)易中的優(yōu)先地位,甚至還在至元十八年(1281年)特地規(guī)定:“商賈市舶物貨,已經(jīng)泉州抽分者,諸處貿(mào)易,止令輸稅,不再抽分。”此后,大德元年(1297年)“改福建省為福建、平海等處行中書省,徙治泉州”,作為行省政治中心,這在泉州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事情。與此同時,蒲壽庚又一次升官,被元朝皇帝任命為福建行省左丞,掌泉州市舶司,負責(zé)招海外諸國貿(mào)易。這就使得入元之后,泉州港作為國內(nèi)最大海外港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并邁入黃金時代。

元朝時,泉州港已成中外海上交通的樞紐,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性港口。《島夷志略》所載元代與泉州有海道貿(mào)易關(guān)系的國家和地區(qū),除澎湖外,計98個,比宋代《諸蕃志》記載的增加了三四十個之多。歐洲的傳教士、商人和旅行家自波斯灣的霍爾木茲登舟,前赴印度南端直至中國的門戶泉州。而發(fā)自泉州的東方貨物,則經(jīng)阿曼海及波斯灣,川流不息地運往歐洲。泉州地位之重要,誠如大德六年(1302年)泉州人莊彌邵在《羅城外壕記》一文中所評價的:“泉本海隅偏藩,世祖皇帝混一區(qū)宇,梯航萬國,此其都會……四海舶商,諸番琛貢,皆于是乎集。”

繁榮的海外貿(mào)易帶來泉州城域的又一次擴張。元至正十年(1350年)的擴城工程是最大的成就。這次工程把羅城由今涂山街一帶向南擴建,一直到臨近晉江北岸,跟原來的翼城連接起來,從而使城周達到30里。這個歷史上的最大范圍,把最繁華的城南商業(yè)區(qū)大部分包羅了進來。

除此而外,元代的泉州已看不到前代的“造橋熱”,代之而起的,是各種宗教競相比美的興建教堂熱潮。眾多的阿拉伯式、波斯式、印度式、意大利式和中國式的宗教建筑,把這座國際都市點綴得奇瑰無比。這里的居民成分從來沒有這樣復(fù)雜過。除了漢人和蒙古人外,來自阿拉伯、波斯、亞美尼亞、印度、占城、爪哇、呂宋,以及遙遠的非洲和歐洲各地的人們,簡直像潮水般涌入這座城市。此時的外國人,無論人數(shù)或國籍,都要比南宋時多得多。在這些膚色不同、服飾各異的人中,又以頭裹白巾,來自波斯和阿拉伯的穆斯林居多,故當(dāng)時的詩人描寫道:“纏頭赤腳半蕃商,大舶高檣多海寶。”這構(gòu)成了元代泉州都市的最大特色。

作為東方第一大港,處于鼎盛時期的泉州港以其空前的繁榮和多色調(diào)的都市風(fēng)貌,為世人所矚目。歐洲人所稱中世紀的四大游歷家,即馬可·波羅、鄂多立克、馬黎諾里和伊本·白圖泰竟都來過泉州,并為它的極盛歷史作證。第一個為我們揭示這一幕歷史場景的,是中世紀最著名的游歷家、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刺桐港”的繁榮富庶,尤其是這里的商貨、寶石、珍珠輸入之多,令他贊不絕口。他在著名的游記里寫道:“……到第五天傍晚,抵達宏偉秀麗的刺桐城。在它的沿岸有一個港口,以船舶往來如梭而出名……運到那里的胡椒,數(shù)量非常可觀。但運往亞歷山大供應(yīng)西方世界各地需要的胡椒,就相形見絀,恐怕不過它的百分之一吧。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這里,貨物堆積如山,的確難以想象。每一個商人,必須付自己投資總額百分之十的稅收,所以,大汗從這個地方獲得了巨額的收入。”

而鄂多立克與馬黎諾里兩位天主教修士記錄“刺桐城為大商港”之余,也不忘以傳教士的熱忱提及“吾小級僧人在此城有華麗教堂三所”。

至于1347年來華,從泉州港登岸,在中國境內(nèi)旅游了數(shù)年之后復(fù)抵泉州,然后乘船西歸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更是在他的游記里詳盡描繪了元代后期(紅巾軍起義在華北爆發(fā)的前夕)泉州港的繁榮盛況:“刺桐港為世界上各大港之一,由余觀之,即謂為世界上最大之港,亦不虛也。余見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則不可勝數(shù)矣。”他還看到,“……商店,充滿貴重貨物,若生絲、花綢、金飾、花衣、紗緞(即泉緞)之類”。

15世紀歐洲人筆下的馬可·波羅到過的泉州

14世紀微型畫:方濟各會修士鄂多立克向教皇約翰二十二世匯報他出使中國的結(jié)果和旅途中的見聞

元代泉州港的富庶繁榮影響所及,甚至遠在波斯的伊利汗國著名史學(xué)家拉施特也在巨著《史集》中提道:“刺桐為商港,海舶輳集。”可以相信,在13、14世紀,它的名字是那樣為世人所熟知,就像現(xiàn)代的人們熟知紐約、東京一樣。甚至到了15世紀70年代,當(dāng)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著手東航時,也知道在令人神往的中國,有這么一個舉世無匹的巨港。當(dāng)時,意大利學(xué)者保羅·托斯加內(nèi)里在向他介紹東方情形的信中就這樣寫道:“蓋諸地商賈,販運貨物之巨,雖合全世界之?dāng)?shù),不及刺桐一巨港也。”足見黃金時代的泉州港給遙遠的歐洲人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天台县| 游戏| 云和县| 兴仁县| 卢湾区| 万宁市| 张家口市| 饶平县| 黄浦区| 景洪市| 河西区| 涡阳县| 铜梁县| 万全县| 柳州市| 略阳县| 临海市| 扬州市| 牟定县| 宜宾市| 旬阳县| 大理市| 澄江县| 蓬溪县| 文山县| 曲松县| 宝清县| 重庆市| 长白| 龙井市| 郸城县| 岐山县| 渭源县| 福建省| 宁阳县| 永丰县| 威信县| 苗栗市| 贡嘎县|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