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團聚在日本

——陳城 口述

受訪者:陳城,男,1965年出生于溫州市

采訪時間:2010年1月25日

采訪地點:東京都

采訪者:鄭樂靜

錄音整理:楊維波,王小麗

文稿編輯:鄭樂靜

(一)日本尋親

采訪者:能否講一下您來日本的這個經歷?

受訪者:我媽媽是在日本出生的,后來呢到中國來的。

采訪者:什么時候到中國?

受訪者:1935年左右。

采訪者:您的家族成員是怎樣的?

受訪者:我母親,3個姐姐,1個哥哥和我,還有1個弟弟在中國。

采訪者:您父親是?

受訪者:是溫州人。

采訪者:您外公和外婆呢?

受訪者:外公是青田人,外婆是日本人。

采訪者:您外公是什么時候來日本的?

受訪者:我記不清楚。我媽媽知道的。

采訪者:您媽媽很小的時候就去中國了?

受訪者:對,三四歲的時候。

采訪者:在中國認識您父親?

受訪者:對。

采訪者:你們六兄妹全是出生在中國嗎?

受訪者:對。

采訪者:大姐下面有孩子嗎?

受訪者:有2個孩子。

采訪者:大姐夫也是溫州人?

受訪者:對。

采訪者:二姐夫呢?

受訪者:也是溫州人。

采訪者:下面幾個孩子?

受訪者:2個女兒。

采訪者:三姐夫呢?

受訪者:也是溫州人。下面1個女兒。

采訪者:您大哥呢?

受訪者:現在離婚了,下面2個女兒是雙胞胎。

采訪者:他原來的老婆是哪里人?

受訪者:麗水縉云的。

采訪者:您太太呢?

受訪者:也是溫州人,下面1個兒子。

采訪者:您弟弟呢?

受訪者:還是獨身,還在中國。

采訪者:沒有來日本?

受訪者:對。

采訪者:這么多人分幾批過來?

受訪者:兩批。第一批是我父母,我大姐一家,我二姐一家和我一家。

采訪者:是哪一年?

受訪者:1995年12月5日。

采訪者:第二批呢?

受訪者:是我三姐一家跟我大哥一家。

采訪者:是哪一年?

受訪者:大概是1997年年底。

采訪者:為什么分兩批呢?

受訪者:因為你剛過來要有住的地方的,住所問題,還有要人家擔保的,一下子這么多人過來很麻煩的。

采訪者:誰做擔保?

受訪者:就是表兄弟。上海來日本的表兄弟。

采訪者:因為您媽媽是在日本出生的,應該可以直接過來的,為什么需要他做擔保呢?

受訪者:是可以直接過來,但是日本的法律規定一定要有擔保人。你生活方面要有人保障,日本是有這樣的法律的。

采訪者:隨便什么樣的人都可以做擔保人嗎?還是必須是親屬?

受訪者:不一定是親屬,任何人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有一定的經濟條件,有在留資格和工資收入。

采訪者:哦,您媽媽的出生證明和您表兄弟的擔保,才能來日本。

受訪者:對。

采訪者:您來了以后得到什么樣的幫助?

受訪者:我上海的表兄弟和表姐,他們先過來的。

采訪者:除了您家以外,您在日本的親戚還有哪些?

受訪者:母親的姐姐。

采訪者:她也是日本出生的?

受訪者:對。

采訪者:您外公下面有幾個孩子?

受訪者:2個女兒,就是我阿姨和我媽媽。還有3個兒子。長幼順序是大舅舅,阿姨,我媽,二舅舅,三舅舅。

采訪者:他們也都過來了?

受訪者:對的。不過二舅舅已經不在了。

采訪者:您阿姨的家族構成是怎樣的?

受訪者:5個孩子,順序是女兒,女兒,兒子,兒子,兒子。

采訪者:您姨夫是哪里人?

受訪者:上海人。我外公和外婆回中國的時候,帶著3個孩子,我媽,我大舅舅,我阿姨。另外2個舅舅是在中國出生的。從日本回去的時候,都回到青田。回到青田以后,當時那邊比較苦,因為都是種田的農民。因為我外婆是日本人,那時候是抗日戰爭以前,她是冒充中國人回來的。因為開戰了,中國國內有反日的情緒。后來我外婆看看家里這么苦,就自己去上海打工。在日本人開的小酒館打工。后來日本的老板看我外婆做得比較好,很賞識她,再加上他自己想回日本,所以把這個店轉給我外婆了。

采訪者:當初您外婆是一個人去上海的?

受訪者:對的。

采訪者:哦,您外公,舅舅,阿姨,媽媽都留在青田?

受訪者:對。

采訪者:后來您阿姨是怎么到上海的呢?

受訪者:后來環境好了,我外婆就把一家人全部遷到上海去了。店也有了么,店在虹口,日本司令部的門口。那邊呢全部是賣日本料理,日本啤酒,日本吃的東西。

采訪者:那時候下面2個舅舅還沒有出生?

受訪者:沒有。

采訪者:那時候大家都還沒有結婚?

受訪者:沒有,因為年紀還很輕。

采訪者:全家到了上海以后呢?

受訪者:我媽媽呢人緣比較好,嘴巴比較甜的,跟日本人關系處得比較好。后來有些共產黨員被抓起來,隔壁的鄰居來找我外婆,我外婆經常給他們說情。到了后來,日本投降的時候,一家人就往溫州遷了。回去以后,因為我阿姨年紀比較大一點,已經習慣了上海的生活,后來就覺得回溫州比較苦,就自己一個人重新回到上海打工,找工作。

采訪者:到了上海后?

受訪者:工作,結婚,和上海人結婚的。

采訪者:阿姨家的孩子都出生在上海?

受訪者:對。

采訪者:她家的情況是如何的?

受訪者:姨夫已經去世了。他們家的孩子都是和上海人結婚的。大女兒和二女兒的丈夫都已經去世了。大女兒下面是1個女兒。二女兒下面是女兒。大兒子下面是1個兒子。二兒子下面1個女兒。小兒子就是我們家族中最早來日本留學的那個表兄弟,他下面也是1個女兒。

采訪者:他做的擔保?

受訪者:對。

采訪者:您阿姨是怎么來日本的?

受訪者:是通過我的表兄弟(指阿姨的第五個孩子,也就是小兒子)的留學,那個表兄弟后來找回了他母親的原籍,就是日本的戶口。

采訪者:他留學是什么時候?

受訪者:20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上海有出國熱,大概1982年的時候來日本的。

采訪者:是通過中介嗎?

受訪者:不是。通過我母親、阿姨的表兄弟做擔保來留學的。

采訪者:哦,他在留學期間找到了您阿姨的戶口。您阿姨一家是什么時候辦過來的?

受訪者:好像是他留學3年后。一開始來的時候當然也打工,到了第三年的時候,他想留在日本,他知道自己的媽媽出生在日本的,就去找戶籍。通過市役所,后來終于找到了。

采訪者:他是在哪里留學?

受訪者:大阪。

采訪者:那您外公外婆當初在日本的時候也在大阪?

受訪者:在東京。我外婆出生在滋賀縣。

采訪者:那找到的是出生在東京的出生證明?

受訪者:對,我母親是出生在東京的。

采訪者:有了這個證明就可以辦過來?

受訪者:還需要個擔保人做經濟擔保。

采訪者:這個擔保人是誰?

受訪者:是個叫本田的人,是我媽的表姐妹的丈夫。

采訪者:阿姨全家是什么時候過來的?

受訪者:大概1987年吧。

采訪者:他們一家是一起過來的?

受訪者:他們也是分兩批的。

采訪者:那您舅舅一家呢?

受訪者:大舅舅在日本出生,二舅舅和小舅舅是在溫州出生的。大舅舅和大舅媽是在上海認識的,后來建設邊疆到新疆去了。

采訪者:他們下面幾個孩子?

受訪者:3個,順序是大兒子,二兒子,女兒。都在新疆出生。

采訪者:他們是什么時候來日本的?

受訪者:1998年。大兒子的老婆是山東人,是在新疆認識結婚的。他們只有1個女兒。大舅舅家的二兒子和女兒也都是在新疆結婚的。二兒子下面有幾個孩子不是很清楚。小女兒有1個女兒,現在在中國留學。小女兒的丈夫原籍是四川的,后來被派到邊疆去的。

采訪者:大舅舅家是一起來的還是分批來的?

受訪者:一起來的。

采訪者:您的二舅舅和三舅舅家呢?

受訪者:他們出生在溫州。日本戰敗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要把日本的僑民集中起來。后來紹興有個地方,政府叫我外公和外婆去那邊。紹興那邊是日本華僑集中地。就是國家讓遷居,我媽媽當時已經結婚了,所以留在溫州。我二舅舅和三舅舅還很小,才十幾歲,所以一起帶去紹興了。

采訪者:二舅舅家的情況是怎么樣的?

受訪者:他們是在我們家來日本1年半以后來日本的。

采訪者:就是1997年。

受訪者:嗯。

采訪者:二舅舅出生在溫州,是在哪里結婚的?

受訪者:紹興。老婆是紹興人。有3個孩子,女兒,兒子,兒子。

采訪者:二舅舅的孩子也都結婚了嗎?

受訪者:嗯,都結婚了,都和紹興人結婚的。

采訪者:二舅舅的孩子的孩子是?

受訪者:大女兒就1個兒子,二兒子也就1個兒子,小兒子只有1個女兒。

采訪者:這些小孩子都還沒有結婚吧?

受訪者:沒有,都還在讀高中。

采訪者:三舅舅家呢?

受訪者:比我們早來日本的。他的太太也是紹興人,下面就1個女兒。女兒是第一個來日本的,是跟著上海的這批人來日本的,然后把三舅舅家都辦過來。

采訪者:她結婚了嗎?

受訪者:在日本結婚的,丈夫是在日本的東北人。在日本生了1個兒子,在中國生了個女兒,丈夫被日本的企業派回中國,現在在上海。

(二)享受殘留孤兒的待遇

采訪者:您家剛過來的時候住在哪里?

受訪者:住在我上海表姐的家里。

采訪者:住了多久?

受訪者:大概幾天吧。后來自己去租房子。

采訪者:那時候您媽媽會講日語?

受訪者:不會,我們都不會的。

采訪者:租房子的時候,是誰幫忙的?

受訪者:也是我表兄弟擔保的。房子也是他們幫忙找的。我們是坐船過來的,因為是舉家來日本,所以行李很多,也是親戚來接的。

采訪者:來了日本以后,您的小家庭是如何的?

受訪者:日本政府對我們這些歸國的人有一種待遇,給住公營住宅。我們有優先居住權,但不是來了后就直接能住的。剛來日本一開始還是要租房子住的,政府出錢的。另外政府還給一部分的生活費,還安排到語言學校讀書。學了1年,全是免費學的。

采訪者:跟東北來的殘留孤兒們一樣的待遇?

受訪者:對,對。

采訪者:您的小家庭是怎樣的呢?

受訪者:挺平常的。就是申請房子,大概來日本10個月之后就住到公營住宅。

采訪者:你們這個大家族的人是住在一個房子里?

受訪者:不,按每個小家庭分開的。

采訪者:那您讀完語言學校以后呢?

受訪者:到職業安定所找工作。

采訪者:在他們的介紹下找到了工作?

受訪者:對。

采訪者:這是您第一份工作?

受訪者:對,一直做到現在。

采訪者:您是怎么知道這個職業安定所的?

受訪者:這是日本對于我們這些歸國者的政策,在語言學校大家都知道這個的。我從1997年5月份開始工作的。

采訪者:是正社員正社員:正式職員。嗎?

受訪者:是。

采訪者:您太太呢?

受訪者:她剛開始也是讀語言學校,讀完后找工作。

采訪者:都是一起上課?

受訪者:不是的。一個學校,上課時間不一樣,我們有小孩的,所以時間安排上不一樣。她比我晚幾個月上語言學校。她也是在職業安定所找到工作的。

采訪者:她從事的工作是?

受訪者:就是生產汽車里面的地毯的公司,她也是正社員,1997年的八九月開始工作,到2008年10月不做了。

采訪者:您兒子呢?

受訪者:5歲來日本,申請到幼兒園的話,只有1年,所以沒有去。我們搬到公營住宅后,我兒子6歲的時候就上小學。他讀的是工業高中,2008年高中畢業了,5月份開始上班,現在在生產拖拉機的公司上班。他做農業機械的技術開發。我現在買了房子了。

采訪者:您來日本后碰到的最大的困難是?

受訪者:語言。我們來之前學過幾個晚上。

采訪者:來日本后跟國內的聯系如何?

受訪者:我們的家人基本上都來日本了,剛來的時候經常給朋友打電話,時間長了后,到現在也不大聯系。因為我太太那邊的親戚還在中國。我太太和家里的聯系比較多的,她父母也來日本兩次了。平均一兩年回去一次。很少一家人一起回去,都是大家分開來回國的。我老婆回國比較多的,去年(2009年)回了三次。我兒子從上高中的時候開始就回國少了,怕曠課什么的。

采訪者:中國過年回去過嗎?

受訪者:因為時間關系一次都沒有回去過年。

采訪者:您來日本的時候目的是什么?

受訪者:當時目的挺多的。

采訪者:比如說?

受訪者:做生意,創業。到后來想想,主要還是語言溝通上面,再加上自己本身怕吃苦,想想還是不要冒這個險。再一個日本政府給的援助也很多,自己家庭生活也很穩定,創業的想法慢慢地就消退了。

采訪者:您加入總商會了嗎?

受訪者:算是加入了吧。

采訪者:是怎樣的契機知道總商會的呢?

受訪者:2000年,總商會成立的時候,我姐姐看到中文報紙的報道,打電話過去。3個人過去。姐姐,姐夫,和二姐去了東京,參加成立大會,成為會員。沒有當理事,理事是要交會費的。

采訪者:那您在2000年的時候就知道總商會了?

受訪者:對。

采訪者:您自己跟總商會的接觸是?

受訪者:參加了2008年年底的忘年會日本的忘年會相當于中國的年會,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2月中下旬舉辦。

采訪者:在那之后,和溫州人的交往有加深嗎?

受訪者:也沒有。一個么是太遠了,另一個我客套話不會說,在日本待久了,自然而然就很少交朋友。

采訪者:來了日本以后是否覺得娛樂方面有落差?

受訪者:剛開始還沒有感覺的。從溫州來日本,環境上有很大的改變。日本人的服務態度很好,日本文明程度很高。我們親戚很多,不會寂寞。比起在中國來,親戚間走動反而變多了。

采訪者:現在還有創業的想法嗎?

受訪者:有是有,但是我自己開不了頭,只能投資點什么。

采訪者:您最后會選擇落地生根嗎?

受訪者:希望中日間兩頭走,最后葬在中國。

采訪者:您現在的國籍是?

受訪者:日本籍。來日本半年左右,1996年就加入日本籍了。

采訪者:你們家,小家庭全加入了日本籍?

受訪者:嗯。我老婆是2年后加入,1998年,和我兒子一起。

采訪者: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難都找誰幫忙?

受訪者:日本的表兄弟。

采訪者:您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的評價是?

受訪者:比較幸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英县| 大邑县| 定结县| 定结县| 平定县| 重庆市| 始兴县| 黄浦区| 瑞丽市| 大关县| 乌海市| 陕西省| 张家界市| 茶陵县| 福泉市| 浦北县| 伊金霍洛旗| 高要市| 安宁市| 洞头县| 阜南县| 定南县| 固原市| 阆中市| 达孜县| 甘孜| 饶阳县| 库伦旗| 龙井市| 和硕县| 棋牌| 嘉义市| 新营市| 宁蒗| 麦盖提县| 准格尔旗| 门头沟区| 罗平县| 德格县| 大英县| 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