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導論
學習目標

知識結構

導入案例
從布匹經營到日本零售業王者之路
日本三重縣的三井高利立志要做一位布商,于是他赤手空拳前往東京闖天下,可是很長時間一直沒有起色。正當他打算關店回故鄉的時候,一天,他在澡堂里聽到幾個手藝人在高聲談論,準備穿一條新丁字褲(兜襠布)去參加廟會,可是卻湊不齊人數合伙去買,為此煩惱不已。
湊齊人數合伙去買新的丁字褲,這是怎么回事?三井高利一邊沖洗著一邊在想。“啊,對了,原來是這樣!”他拍了一下大腿。原來,在當時的商業習慣是湊齊幾個人去買一匹漂白布,可是人數卻不易湊齊。
用現在的話來說,當時布料只以匹為單位出售,是“不符合顧客需求的”。于是第二天,三井高利便在店門口貼上了這樣一張紙條:“布匹不論多少都可以剪下來賣。”昨天在澡堂里遇到的手藝人看了這張紙條飛奔進來:“買夠做一條新丁字褲的漂白布。”
在接近廟會的這段日子里,有相同需求的人一定非常多。許許多多的女孩子和附近的太太們都擁到店里來買零布頭。三井高利的店門口連日來熱鬧非凡。
三井高利領悟到做生意傾聽顧客心聲的好處,樂不可支。他把吃飯的時間都節省下來站在店門口接待顧客,由此又獲得很多啟示。
布店主要的顧客是女性,但女性買東西買得最多的時候,是女兒出嫁時。可是,出嫁時所需要的東西,不僅僅是衣服,還要備齊放衣服的衣櫥、包綢緞即和服的紙、梳子、簪子、鞋箱、餐具等東西。因此,新娘和她的母親必須東一家西一家地去選購。但是,如果這些東西可以在一個地方一次買到,對顧客來說多方便呀!于是,三井高利馬上將其付諸實施,很快誕生了日本的第一家百貨公司——“三越”。
百貨公司之所以能以壓倒競爭對手的優勢成為零售業的王者,乃是由于其苦心謀求方便顧客的方法。之后,有能力的布店很多都學“三越”的做法,擴充店面,引來了許多買東西的顧客。
(資料來源:徐億軍.市場營銷學.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