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教學目標的含義及內容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相關,但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教學目標支配著教學的全過程,主要由教學理念、社會需要、文化傳遞、課程目標、學科特點、學生個性需求等幾個方面決定。

教學目標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人才培養目標;二是課程目標;三是課堂教學目標。狹義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目標。

心理導向教學的課堂教學目標與傳統課堂不同,心理導向教學的課堂教學目標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既關注學生的眼前利益,又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

就廣義的教學目標而言,中職會計心理導向教學的教學目標有以下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指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一定的綜合素質、一定基礎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職業能力的技能人才。職業能力包括行業通用能力、會計崗位能力、跨行業職業能力、繼續學習的能力。

第二層次是指課程標準,實際上就是教育部或省教育廳要求各個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關注的內容。如浙江省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省編教材《記賬憑證的填制與審核》的課程標準為:通過對記賬憑證的填制與審核的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綜合素養。

1.專業能力

(1)具備根據原始憑證分析經濟業務的能力;

(2)具備填制記賬憑證的能力;

(3)具備審核記賬憑證的能力。

2.社會能力

(1)具備謹慎、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

(2)具有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

(3)具有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

3.綜合素養

(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2)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

第三層次是指課堂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是將課程目標分解、細化后的部分。在完成和落實每個課堂教學目標的同時,課程需要關注的大目標也就實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課程改革的終極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地發展,而這種發展必須落實到每堂課具體的教學目標上。教學目標是課程的靈魂,它反映教師對學生在已有基礎上要取得哪些進步與發展的期望與追求,并且課的一切方面、組成部分和階段都必須服從它。

教學目標要全面、具體、適宜。教學目標分總目標、學段目標、模塊目標、課堂目標。教學目標的制訂,要關聯總目標,體現學段目標,緊扣模塊目標,突出課堂目標。全面分析、理解并準確把握課程內容是制訂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深入挖掘十個教學著力點:一是目標基準點;二是內容重難點;三是興趣激發點;四是心理滿足點;五是技能訓練點;六是思維發展點;七是方法操作點;八是素養滲透點;九是知識拓展點;十是生活聯系點。并在此基礎上,準確制訂學生的能力目標、素養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昌平区| 延吉市| 韶山市| 温宿县| 日喀则市| 中西区| 林口县| 大庆市| 高邑县| 合作市| 北碚区| 潍坊市| 江川县| 安龙县| 湘潭县| 阜康市| 鄂州市| 高密市| 柞水县| 黎川县| 阳西县| 博湖县| 泌阳县| 大埔区| 九龙城区| 乾安县| 无棣县| 吴忠市| 隆德县| 清新县| 仲巴县| 黄骅市| 托克逊县| 漠河县| 延庆县| 清原| 马边| 大城县| 锡林浩特市|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