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省管縣體制研究:以浙江、寧夏為例
- 錢滔
- 806字
- 2019-12-06 15:59:14
1.3.1 浙江
1980—1993年的分灶吃飯時期,浙江省對市縣的財政體制經歷了四次變革(參見表1-3)。
表1-3 分灶吃飯時期浙江省財政體制的變革(1980—1993年)

① 各級財政收入劃分:省屬的企業收入、省級的其他收入。按規定應上繳省地方收入以及有上繳任務的市(地)、縣(市)工商稅中的13%歸省級財政收入;市(地)、縣(市)屬的企業收入,鹽稅、農業稅、工商所得稅、其他工商稅和其他收入(以上6項收入應扣除按規定需上繳省的收入和留歸地方財政的縣屬工業分成收入部分),省補助地、市、縣的收入,以及從留省的工商稅中補助給縣的部分,歸市(地)、縣(市)級財政收入。各級財政支出劃分:省統籌安排的基本建設投資、地方企業流動資金,省下達項目的挖潛改造資金和新產品試制費、支援人民公社投資、社隊造林補助、水產養殖補助費、公社開荒經費,重點小型水利一次性補助,防汛歲修經費,以及省直屬的事業和省級機關行政經費,歸省財政開支;各市(地)、縣(市)除中央和省撥款以外,各項支出均按企業、事業、行政單位隸屬關系,分別歸市(地)、縣(市)級財政開支。
資料來源:翁禮華主編:《浙江省財政稅務志》,中華書局,2002年版;翁禮華著:《五十而知天命——財稅改革隨筆》,中國稅務出版社,1999年版。
從表1-3中可以看出,分灶吃飯時期的浙江省財政體制開始了對縣市的政府間財政分權,不但從財政收入范圍上擴大了縣市的收入,也增強了縣市對自有財力的支配權力,極大地改善了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激勵條件。在此期間,浙江省在市場化進程中出現了大量制度創新,以農村工業化為主體的縣域經濟保持了快速穩定的增長,使得浙江經濟成為全國制度創新和經濟發展的先行地區。然而,在分灶吃飯時期的財政體制,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實際擁有稅收征管的控制權,有著很強的保留稅收自用的激勵,對中央政府財力和國家對宏觀經濟的調控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各級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減免稅政策,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全國統一的規范的稅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