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布鞋院士令人起敬黃老邪

“布鞋院士”的稱呼,始于李小文院士有次去中科院講座。那次他赤腳穿了一雙布鞋,照片發出后一時風靡全國。其實小文老師在他活躍的科學網上,自稱為“黃老邪”,就是金庸武俠小說里的那個東邪黃藥師。雖說小文老師并沒黃藥師那么“邪乎”,但是他的大學問和真性情,以及蔑視虛偽的風骨,都堪稱一代俠義風范。我在科學網上曾多次和小文老師交互,前后還為此寫過幾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寫在2008年6月22日。此前我曾在一篇網文中提及,大學本科時候聽蔣禮鴻教授講杜牧的《遣懷》,謂詩中“楚腰纖細掌中輕”,當為“楚腰腸斷掌中輕”。在文章中說道:我依然認為“楚腰纖細”要比“楚腰腸斷”更加入詩,杜牧寫詩就應該用“纖細”而不用“腸斷”,雖然典故是“楚王好細腰,宮中多斷腸”云云。

文章發出次日,即看到有評論曰“請教”:典故是“楚王好細腰,宮中多斷腸”,能提示一下出處嗎?我也未及細細思量,便隨手回復:此事先秦典籍多有記載,如《戰國策》《墨子》等,后世更多。次日再看評論,卻又有“再請教”云:那些書好像我也看過。只知道“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之類的話。第一次聽說“楚王好細腰,宮中多斷腸”。用減食來減肥,餓死,可以理解。用束腰而致斷腸,難理解。原本是隨手寫的文字,但是這么一來就不敢怠慢了,查找文獻發現自己確有疏忽,于是只好老老實實地回復:

 

樓上所言極是,先秦典故只說“餓死”未言“斷腸”。全唐詩“楚腰腸斷掌中輕”,與尋常“楚腰纖細”異文,當年蔣禮鴻先生確曾課堂考證應為“腸斷”。因為我對文字訓詁不感興趣,加之后來專業營銷廣告,所以不記得先生所說來龍去脈了。我想蔣先生的論著里或許會談到這個問題,有機會我問一下當年感興趣的同學或可作答。據查,關于“腸斷”的理解,唐宋以降,“斷腸”又常常被用作“可愛”詮解。蔣禮鴻先生總結說:“傷心、腸斷,此愁苦之詞,而唐人或以為歡快娛情解。……杜牧《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韋莊《丙辰年漉洲逢寒食城外醉吟》:‘雕陰寒食足游人,金風羅衣濕麝熏。腸斷入城芳草路,淡紅香白一群群。’所詠固皆歡快娛情之物與事也。昧者不知,則改牧之腸斷為纖細。《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十五所引固不爾也。李商隱《柳》:‘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表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前二句寫春柳之敷榮,后二句寫春柳之凋悴。樂游句與李白詩‘桃李斷腸’何異!”(蔣禮鴻《懷任齋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頁)可見,“斷腸”可以反訓,解作“可愛”。

 

用自己不感興趣文字訓詁之學解釋,顯然是對不知其然的一種自我辯解和開脫。不過最令人值得反省的還是那位提出問題的,我從他的博客上發現提問題的原來是遙感研究專家李小文院士。雖然對李院士的研究領域一無所知,但是卻知道他是一位享有盛譽的科學家。更重要的是在李小文院士的問題中,感受到一流科學家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以及對問題本原的探究精神。我一向以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自許,自以為對詩詞頗能感悟,然而“腸斷”一句出典的追究,卻暴露出一種專業的粗疏和淺嘗輒止。

在另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及年輕時考據裴行儉對“初唐四杰”的評價:“士先器識而后文藝。”其中講到:時人對“四杰”的評價并不好,杜甫在《戲為六絕句》中已經提到,“四杰”之作在當時被看作“輕薄為文哂未休”。小文老師讀后評論直言:“這話欠通吧。”可能是我的半文不白的語言習慣引起了誤解,這句話引用杜甫原句,引號標點可能會引起歧義。本意是想說:四杰之詩在當時還被看作輕薄為作,難免受到當時人們的嘲笑。所采用的是郭紹虞先生的解釋:“四杰詩文仍未完全擺脫六朝華藻余習。輕薄為文是說當時人譏笑其文體輕薄。”未幾李小文院士謙稱“承教了”,并專為我鏈接了一篇考證這句話的網文,《“輕薄為文哂未休”別解》,并笑言此作者好像也有考據癖。

學術展示的是一種胸襟。李小文院士博學通識而又學風嚴謹,不僅表現了一個科學家的深邃,也是展示出一種深具人文意識的學者情懷,在一定程度上令人一窺當今罕見的名家風范。沒想到另一篇專寫小文老師的文章,卻是在七年之后的2015年1月11日,是小文老師辭世后的第二天。

因為前一天是周六,加班一天直到晚餐時才看到小文老師病逝的消息。一起吃飯的學院創業有成的學生和李院士并無交集,所以也不知道。竟有一會兒時間,我在大家談論之際有一些神思游離。李小文院士是那種有大智慧的科學家,極具個性而又富有社會責任感,淵智博學卻又平易淺近。我在博客上和他的交集始于7年前的一篇文章,其中講到杜牧詩“楚腰腸斷掌中輕”典故的意思。那時候并不知道,這個和我討論的人是個院士。經過幾次交互之后,深感小文老師嚴謹的研究態度,并為此還專門寫過文章《院士的認真令人肅然起敬》。再后來漸漸交集多了一些,往往涉及歷史文化、社會人物,當然也有學術研究。最近一次和小文老師的交流,大概是關于隋煬帝的評價吧,他為此還寫了一篇《蕭后與婦好》的文章。

在我的感覺里,小文老師是屬于那種高山仰止的學者,這不是講他的世俗地位和學術成就,而是講他在與人交往中所表現出的那種人格風范。記得五年前胡耀邦忌日我著文懷念,李老師當即表示支持:“今日懷念耀邦,此文第一。”我文章中有提及:《左傳》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立功立言耀邦都堪稱楷模,一個人在失去大位之后威望不減反增,這在中共黨內唯有耀邦;一個人在淡出政治中心故世20多年后,還有普通百姓懷念他,大概也只有耀邦了。現在想到這段文字,若以“立德立功立言”論人,李小文院士又何嘗不是呢?先生已矣,風范長在,謹為七律一首,聊表悼念之情。

 

凍云無奈瑤山路,仙客辭歸入九重。

遙感常言天地遠,近承愈覺心懷豐。

楚宮腰細知腸斷,隋帝身殘嘆命兇。

書史千秋人去后,衣襟總憶舊顏容。

2015-1-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寿宁县| 梁河县| 瑞昌市| 武川县| 疏附县| 天镇县| 宁夏| 嘉义县| 清流县| 荣昌县| 盐城市| 罗定市| 高碑店市| 铜梁县| 桑日县| 克什克腾旗| 子洲县| 鄂托克前旗| 木兰县| 泉州市| 瑞昌市| 阜宁县| 法库县| 绥中县| 融水| 柯坪县| 滨州市| 资溪县| 农安县| 九台市| 临高县| 台山市| 涡阳县| 宁海县| 新宾| 隆德县| 江油市| 平度市| 工布江达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