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機交互概論:從理論到應用
- 程時偉
- 598字
- 2020-02-26 15:10:42
1.2.2 GOMS模型
GOMS模型是由卡德(Card)等人在1983年提出來的。GOMS是交互系統中用于分析用戶復雜性的建模技術,主要用于建立用戶行為模型。它描述任務和用戶執行該任務所需知識的方法,通過目標(Goal)、操作(Operation)、方法(Method)以及選擇規則(Selection Rule)四個方面進行描述,長期以來一直是人機交互領域最重要的模型之一[6]。
(1)“目標”指的是用戶要達到什么目的。如在網頁中查找某項內容。
(2)“操作”指的是為了達到目標而使用的認知過程和物理行為,即用戶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觸發的一系列行為。如先選擇搜索引擎,再思考關鍵字,然后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關鍵字。
(3)“方法”是指目標和操作經仔細設計后得出的序列,是為了達到目標而采用的具體步驟。如使用鼠標單擊輸入域,輸入關鍵字,再單擊“查找”按鈕。
(4)“選擇規則”用于選擇具體方法,適用于任務的某個階段存在多種方法的情形。例如,在搜索引擎的輸入域中輸入了關鍵字之后,用戶可以選擇單擊“返回”按鈕,或者單擊“查找”按鈕,這就要用到選擇規則。
GOMS任務分析模型倡導開發人員,如程序員、設計師,去接觸真實的用戶,采用類似用戶訪談的方式去直接面對用戶,去了解用戶是如何去分解任務的,如何選擇達到目標的操作方法的。選擇方法和規則的起點就是有效地識別用戶的目標。不過認知心理學的一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用戶在很多情況下只能很有限地識別自己的目標、策略和心理過程,所以不能簡單地依靠用戶告訴了開發人員什么,還需要結合自然觀察法等方式,進行有效的彌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