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普陀山仙道文化對于普陀山文化系統構建的價值

雖然有關安期生、梅福與普陀山關系的故事,都是傳說,但是從普陀山文化構建的角度來說,由這些傳說所營造而成的仙道文化,仍然具有巨大的價值。

1.仙道文化有機地促進了普陀山祈福文化中的福壽因素的發展

福壽思想是中國亙古以來就存在的普遍心理。這種思想的產生和形成,聞一多曾經有過研究。他在仔細研究了大量青銅器等文物后指出:


最大多數銅器銘文的共同點,除了一套表示祈眉壽一類的嘏詞,……而《洪范》五福第一便是壽。這表明為壽為目的……是古代人生觀最大特色。……而祈眉壽歸根無非是“救命”的呼聲。那么祈壽的最大愿望度是什么呢?


聞一多指出,是“令終”。“五福之五為‘考終命’,皆以善終為福。曰‘眉壽’,曰‘令終’,可見那時的人只求緩死,求正死,不作任何非分之想。”聞一多:《神仙考》,《聞一多神話與詩》,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43頁。只是到了后來,這種求善終的愿望,發展成為對于長壽乃至不死的追求。

聞一多在《道教的精神》一文中還指出:


靈魂不死的信念,是宗教的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我們現在也可就宗教思想的立場,說莊子的神秘色彩最重,與宗教最接近,老子次之,楊朱最切近現實,離宗教也最遠。由楊朱進一步,變成神仙房中諸養形的方技;再進一步,連用“漸”的方式來“養”形都不肯干,最好有種一服而“頓”即“變”形的方藥,那便到了秦王漢武輩派人求“不死藥”的勾當了。莊和老是養神,楊朱可謂養生,神仙家中一派是養形……這樣由求靈魂不死變化到求肉體不死,其手段由內功到外功,外功中又由漸以至頓……這便包括了戰國、秦漢間大部分的道術和方技,而溯其最初的根源,卻是一種宗教的信仰。聞一多:《道教的精神》,《聞一多神話與詩》,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37頁。


這段話簡直就是針對普陀山的仙道文化現象而言的。到普陀山來的安期生、梅福和明代時期開始進入普陀山的葛洪,都是講究養生、養性、煉丹、追求不死,最終都羽化而仙的。而其根源,都是一種宗教式的信奉,而非胡亂實踐。

可見祈壽是祈福的核心內容之一,自古如此,普遍如此,佛法中,也有很多保護眾生福壽的內容,觀音消弭眾生的一切災難,實際上就是保護眾生福壽的體現。因此仙道文化在福壽的態度上與觀音文化是一致的。

其實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在普陀山,而且還體現在整個中國佛教史當中。正如有學者所指出,佛教傳入中國后,曾經有過一段對于所謂黃老神仙方術依附的歷史。“在佛教來華之時,正值中土神仙方術盛行之際,人們把佛教理解為是黃老神仙方術的一種,往往把黃老與浮屠并提,這一方面是由于人們對佛教缺乏了解,難免以自己固有的眼光去看待一種外來的文化現象,另一方面也與佛教有意迎合并依附黃老方術有關。例如,早期佛教宣傳的許多內容就為這種依附大開了方便之門。”洪修平:《中國佛教文化歷程(第2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3頁。佛教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快速傳播并生根開花,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2.仙道文化大大豐富了普陀山宗教文化的多元性

宗教文化是一種系統性文化。各種宗教文化各有自己的教義體系,他們之間雖然相互容納和促進,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互獨立的,尤其是教務活動場所,大多體現為類似于“一山不容二虎”的排斥性。普陀山是觀音道場,是純粹的佛教圣地,按常理來分析,它是不會容忍其他教義遺跡的存在的。可是普陀山在成為觀音道場后,不但保留了梅福庵等許多道家修煉遺跡,而且還增加了葛洪井等后世所附會和“增補”的仙道文化因子。這使得普陀山的文化系統非常具有多元性,滿足了多方面的人的心理需求。

3.仙道文化奠定了普陀山文化的飄逸特質

普陀山道場的創建者真歇大師初到普陀山的時候,普陀山還是一片荒蕪,在這里生活非常艱難,所以他把自己挖掘水井和用于修煉的草庵所在的地,題為“海岸孤絕處”。這題詞一脈連接古印度南部海邊的“補陀洛迦山”,一脈喻示當初的普陀山天荒地遠,又孤又絕。此中堅持和開拓所需要的毅力與凄苦,也只有他自己才能深切體會了。但是他并沒有做一個苦行僧式的清修者。在奠定普陀山觀音道場的過程中,他日日夜夜戒法、戒體、戒行、戒相,用這樣的“四分律宗”來構筑防非止惡的四大防線。可是面對朝陽洞東部的旭日和磐陀石西面的晚霞,以及吹動樹葉的簌簌風吟,他總覺得普陀山的一切,都與他出家的四川圣果寺和修煉多年的峨嵋(今作峨眉)、五臺等地不同,他時時刻刻總是感到普陀山的海在動,云在動,風在動,一切草木都在動——動中有靜,靜即是動。

可見佛家如真歇大師,體會到的普陀山文化特質,并不完全是森嚴的戒律、死板的苦修,而是富有詩意的靈動。這種靈動傳承的正是普陀山文化的傳統。這種傳統是由安期生、梅福等仙道人物奠定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宁德市| 阜新| 普兰店市| 阳山县| 屏东县| 遂昌县| 中牟县| 娄底市| 台东市| 水城县| 神木县| 吴堡县| 曲水县| 类乌齐县| 宁晋县| 手游| 宕昌县| 镇安县| 德江县| 古丈县| 婺源县| 正镶白旗| 娄烦县| 佛冈县| 常熟市| 元江| 炎陵县| 澳门| 合江县| 广南县| 峨眉山市| 弥渡县| 西畴县| 康保县| 通河县| 巴里| 龙胜| 宁波市| 安化县|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