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漫長求索:章楚藩散文隨筆集
- 章楚藩
- 2699字
- 2020-02-21 17:48:52
夏威夷游記(下)
夏威夷群島自東南至西北有2400千米長,我們所游的三島,只能乘飛機往返。第4天我們乘飛機到茂伊(Maui)島,在導游的陪同下,先游覽了著名的伊奧山谷(Iao Valley)。這是一片翠綠的峽谷地帶,峽谷的兩旁,左邊稱為陰山,右邊稱為陽山,因右邊山旁有一奇特的山峰,是針狀的火山錐,英語稱Iao Needle,英文needle就是針字,華人以其像男人的生殖器,就徑直呼之為“陽具山”,可見華人想象力之豐富。我們從谷地沿山坡拾級而上,登高而望,見伊奧山谷兩旁山峰壁立,峻拔陡峭,翠綠樹叢間時顯溪流飛瀑,山谷既壯觀又柔美的景色,盡收眼底,意趣無窮。
在一個臨海小鎮(zhèn)的一家中國餐館里吃了午餐后,我們又游覽了“熱帶植物園”“2003年最佳海濱浴場”“鯨魚博物館”等幾個景點。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熱帶雨林、草原風光、海岸沙灘。這里地處熱帶海洋,陽光雨水充足,植被特別繁茂。如椰樹、瓶狀棕櫚、榕樹、行走樹、南洋杉、火山花、雞蛋花、州花扶桑等等,形狀奇特,品目繁多,記也記不住,幸好我們用相機一一拍攝了下來。如一種我們從未見到過的榕樹,有許多根入地的氣根,樹身很大,枝葉繁茂。還有一種樹形同榕樹差不多,但要矮小得多,叫做“行走樹”(walking tree)。這種樹會挪動自己的位置,要移動時,它先在樹干的下端朝該方向伸出一枝根來,斜斜地向下進入土中,等它長到有足夠的支持力時,對側(cè)的根就死去,樹的位置就這樣向前移動一步。在一旁看,這株小樹確實像抬腿前行一樣。
在鯨魚博物館所在的小鎮(zhèn)旁,我看到一個場景,有幾棵不知名稱的大樹,樹枝橫向伸展,組成一個大涼棚,大到足足覆蓋了一個商場,乃平生所未見。
在一片海邊的草原上,有一排排青翠整齊的南洋杉延伸到海天相連的遠方,更顯熱帶草原的繁茂寬廣。
茂伊島東南有一座雄偉的哈里亞卡拉休火山,有時頂峰會覆蓋著白雪,從山頂火山口看見的日出,是該島最壯觀的美景。因我們不在茂伊島宿夜,故不可能往瞻,好在我們?nèi)ゴ髰u可以見到世界上最著名的活火山的壯觀景觀。
茂伊島
峽谷險峰瀑布飛,雨林草原海灘奇。
陰陽山水互化合,萬千風情集茂伊。
大島是夏威夷群島中面積最大的,是其他島嶼面積總和的兩倍,也是最年輕的島嶼。我們知道,夏威夷群島是由火山噴發(fā)造成的。就在群島海底深處,地幔(又稱地函,位于地殼之下)的下方,有一個地質(zhì)學稱之為熱點(hot spot)之處,它的溫度異常的高,能把它上面地幔中的巖石熔化成巖漿,巖漿溢出地表后,遇到海水,冷卻成地。巖漿從地殼裂縫不斷溢出,新地也就不斷形成,層層加疊,不斷增加高度,最后高出海面,而且增大體積,其中大者成島,小者為礁,只是這個過程是以百萬年甚至千萬年來計算的。
大島上現(xiàn)在還有世界上最活躍、最著名的兩座活火山,一座是海拔4170米高的冒納羅亞火山(Maunaloa Volcano);另一座是海拔1219米的啟勞亞火山(Kilaua Volcano)。與地中海及太平洋邊緣的火山噴發(fā)不同的是,這兩座活火山噴發(fā)不太危險,氣體緩緩釋放,紅色熔巖卻如細水長流,反而吸引游客前往觀賞。兩座活火山的形狀也不像日本富士山那樣呈圓錐狀,而是從海平面上緩緩升起直至山頂火山口,被稱為“盾狀火山”,如古代戰(zhàn)士的盾牌覆蓋于地上。


啟勞亞火山的活動尤為頻繁,山名的意思就是“吐出許多”,曾經(jīng)有過30年噴發(fā)50次的記錄。從1983年年初到1984年4月的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居然發(fā)生了17次噴發(fā),最近的一次是在2002年,其活動之頻繁,實屬罕見。相傳在夏威夷大島火山居住著一位火山女神佩莉,她時常云游太平洋諸島,啟勞亞火山的爆發(fā)就是為了迎接女神遠游歸來。
女導游陪同我們乘車去看啟勞亞火山口,將到目的地的前方就看到一團白色的煙霧在飄蕩。走近一看,哇!原來是一個很大的塌陷口,長約4千米,寬約3.2千米,深約120米,四周的峭壁上猶如階梯一般的斷層巖塊堆積向上。這是在一次大的噴發(fā)時,火山內(nèi)部巖漿盡出,底部呈空虛狀態(tài),那頂端的部分缺乏支撐,便坍陷下來而造成的。在塌陷口的一角,地面上有一條裂隙,我們先前看到的白色煙霧便是從其中飄逸出來的。我問導游“為什么看不見熔巖欲出的紅色火焰?”她回答說:“這是因為白天的陽光太強,使紅色火焰相形失色的緣故,在夜晚是可以看到的。”我很想在夜間來觀看這特異的景象,導游說,因這里距我們所住旅館路程較遠,且要有一定人數(shù)組團才行,我的這個愿望也就落空了。
啟勞亞活火山邊有一個“瑟斯頓熔巖管”(Thurston Lave Tube),它是怎么形成的呢?當火山爆發(fā)時,有一大股熾熱的巖漿像河水一樣,涌進一條溝壑,巖漿的外層已經(jīng)冷卻變硬,可內(nèi)部的熔巖還在高溫流動,很快這流動的一部分就順地勢流淌出去,剩下來已經(jīng)凝固的熔巖就成了一個大空管。這個“熔巖管”內(nèi)徑有三米多高,五六十米長,我們就從這熔巖管步行穿過,再去看另外的景點。
在附近地區(qū)我們又看見另一個火山口,塌陷底部還有人在走動。以前從塌陷口噴發(fā)出來的熔巖,流到坡地上,現(xiàn)在成了各種奇形怪狀的黑色巖石;有條公路的一段,被熔巖覆蓋,現(xiàn)在汽車也通不過去了。如果熔巖流到海里,就可以看到柱狀的蒸汽向上竄起的奇景。如今海邊黑色的礁石群,受海水沖激,浪花飛騰,亦不失壯觀。

冒納羅亞活火山,就在啟勞亞火山不遠的西北方,導游指給我們看:“那便是世界‘第一’的高山。”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冒納羅亞山的高度是從它的海底部分量起,它是海底火山噴發(fā)的熔巖一層層疊加起來造成的;而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從海平面算起,它是兩塊板塊相撞而成的。冒納羅亞山在海平面上的部分不過4170米,但加上它從海底山腳到海平面的高度6000米,便有足足10170米,比陸地上8844.43米的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還高過1325.57米。冒納羅亞火山在過去的150年里,已經(jīng)爆發(fā)了33次,至今山頂上還留著火山口。火山爆發(fā)時,大量熔巖不斷地傾瀉出來,使山體不斷增大,被稱為“偉大的建筑師”。冒納羅亞火山還是地球上占地最大的山,有16000平方千米。這個火山口在1984年4月再次噴發(fā),熔巖向夏威夷大島首府希洛方向流瀉了17千米。大噴發(fā)前,在火山上空出現(xiàn)了巨大的熱浪,附近的人先看到了滾滾烏云,接著是電閃雷鳴,隨即下起了大雨,紅色熔巖也就噴瀉而出滾滾流淌。這是海底火山爆發(fā)的情景,比起其他地上火山的猛烈爆發(fā),相對較為安全,也較為溫和美觀。
我游夏威夷最喜歡觀看各式各樣的休眠火山和活火山,而且欲以《易經(jīng)》的一陰一陽之為道、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來實地考察體驗。如水在火上,水火相交,則成《既濟》卦的海底火山;若火在水上,水火不能交融則為《未濟》卦。若山上有火,則為第五十六的《旅》卦,揭示出旅居及旅行須遵循的規(guī)則和哲理。我于是又作小詩二首,以結(jié)束此次令人激動興奮、輕松愉快、意趣無窮的旅程。
海底火山
水在火上成既濟,海底火山夏威夷。
冒納羅亞火山高,珠穆朗瑪萬仞低。
火山旅
山上有火為旅卦,活火山口見煙霞。
熔巖入海呈壯觀,旅游勝地眾口夸。
2014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