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版本源流和文采
- 戴英馬
- 4036字
- 2020-02-21 17:50:30
第二十三回異文對比
鄭藏本:賈珍率領賈蓉賈萍等監工因賈義管理著文官等十二個女戲并行頭等事不大得便因此賈義又將賈菖賈菱喚來監工;庚辰本:賈珍率領蓉萍等監工因賈薔又管理著文官等十二個女戲并行頭等事不大得便因此賈珍又將賈菖賈菱喚來監工。
賈義之名僅見于鄭藏本,庚辰本及其他本子都作賈薔。更重要的是,從《紅樓夢》已知各重要本子的人物關系可以得出結論:修建大觀園需要增加監工,不可能由賈薔(賈義)決定誰來充任,庚辰本等本子是“賈珍又將賈菖賈菱喚來監工”,這才與《紅樓夢》描寫的人物地位相稱。鄭藏本此處涉及的人物關系不同于其他本子。
鄭藏本:賈芹之母袁氏正盤算要到賈政這邊謀一個大小事務與兒子管管;庚辰本:賈芹之母周氏正盤算著也要到賈政這邊謀一個大小事務與兒子管管。
賈芹之母“袁氏”,對比已知脂抄本及程刻本,可知屬鄭藏本獨有。
鄭藏本:賈璉便依了鳳姐主意說道如今看來芹兒大大出息了這件事交與他去管辦橫豎照著里頭的規例;庚辰本:賈璉便依了鳳姐主意說道如今看來芹兒倒大大的出息了這件事竟交與他去管辦橫豎照在里頭的規例。
鄭藏本“芹兒大大出息了,這件事交與他去管辦”,庚辰本等本子修改為“芹兒倒大大的出息了,這件事竟交與他去管辦”。庚辰本等本子在關鍵處增加了“倒”字和“竟”字,話語力度隨之顯著增強。
鄭藏本:與母親商議商議當時雇了個大轎驢自己騎上又雇了幾輛車子;庚辰本:與母親商議登時雇了個大腳驢自己騎上又雇了幾輛車。
庚辰本等本子的“登時”明顯優于鄭藏本的“當時”。
鄭藏本:賈元春因在宮中自編大觀園題詠之后思想那大觀園中景致自己幸過賈政必定敬謹封鎖不敢使人進去搔擾不免寥落;庚辰本:賈元春因在宮中自編大觀園題詠之后忽想起那大觀園中景致自己幸過之后賈政必定敬謹封鎖不敢使人進去搔擾豈不寥落。
鄭藏本“思想那大觀園中景致”,庚辰本和其他重要本子修改為“忽想起那大觀園中景致”。鄭藏本“不免寥落”,庚辰本和其他重要本子修改為“豈不寥落”。文章由此增色,也更自然了。
鄭藏本:金釧彩霞繡鸞繡鳳等眾丫頭都在廊檐下站著呢一見寶玉來都抿著嘴兒笑金釧一把拉住寶玉瞧瞧笑道我這嘴上是才擦的香侵胭脂這會子你可擦不擦了繡鳳一把推開金釧笑道人家心里正不自在;庚辰本:金釧兒彩云彩霞繡鸞繡鳳等眾丫環都在廊檐上站著呢一見寶玉來抿著嘴笑金釧一把拉住寶玉悄悄的笑道我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這會子可吃不吃了彩云一把推開金釧笑道人家正心里不自在。
除了文字上的較細小差別,鄭藏本此處列出的丫環共四名,其中并無彩云,所以,鄭藏本中推開金釧的是繡鳳,不可能是不在場的彩云。庚辰本及其他本子是五名丫環,增加的正是彩云,庚辰本及其他本子中推開金釧的是彩云,合理。
鄭藏本:原來賈政和王夫人都在里間呢趙姨打起簾子寶玉恭身挨入;庚辰本:原來賈政和王夫人都在里間呢趙姨娘打起簾子寶玉躬身進去。
通觀庚辰本或己卯本的描寫,準確、細致、高度真實,是極其重要的特征。絕大多數人不僅難做到,而且難體會細致描寫的必要性。鄭藏本“恭身挨入”,庚辰本等本子修改為“躬身進去”,既和寶玉的身份決定的禮節有關,還因為寶玉已進入門內,要進去的是里間。
鄭藏本: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賈環四個人都坐在那里一見他進來都站了起來;庚辰本: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賈環四個人都坐在那里一見他進來惟有探春和惜春賈環站了起來。
當寶玉進入房中時,鄭藏本的寫法,站起來的可以理解為是迎春探春惜春賈環四個人,所以也說得通。庚辰本等本子修改后更加明確:“一見他進來,惟有探春和惜春賈環站了起來。”
鄭藏本:因見這個丫頭姓花便隨口起了這丫頭為名字,庚辰本:因這個丫頭姓花便隨口起了這個。
鄭藏本此處“見這個丫頭姓花,便隨口起了這丫頭為名字”;庚辰本“這個丫頭姓花,便隨口起了這個”,其他本子此句與庚辰本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鄭藏本與庚辰本此句是結構不同的兩種語句。
鄭藏本:剛到穿堂門前見襲人旁門立在那里;庚辰本:剛至穿堂門前只見襲人倚門立在那里。
寶玉去見他父親,襲人也擔著心。庚辰本等本子增加“只見”兩字,襯托出此種情狀。“襲人倚門”的摹寫無疑勝過“襲人旁門”。
鄭藏本:林黛玉正心里盤算這件事忽見寶玉問他便笑道我心里想著瀟湘館好我愛那幾根竹子;庚辰本:林黛玉正心里盤算這事忽見寶玉問他便笑道我心里想著瀟湘館好愛那幾竿竹子。
庚辰本等本子的“幾竿竹子”顯然優于鄭藏本的“幾根竹子”。
寶玉即事詩詩句。鄭藏本:露綃云屋任鋪陳隔岸鼉更聽未真……默默花愁為我嗔……擁衾不耐笑聲頻……玻璃檻納柳風香 ……抱琴婢至舒金鳳……錦罽霜衾睡未成;庚辰本:霞綃云屋任鋪陳隔巷蟆更聽未真……點點花愁為我嗔……擁衾不耐笑言頻……玻璃檻納柳風涼……抱衾婢至舒金鳳……錦罽鸘衾睡未成。
鄭藏本上列7句詩里的6處異字為鄭藏本獨有,已知的其他脂抄本與庚辰本相同。鄭藏本與其他本子相比,特異性無疑極為鮮明。另外,詩句“默默花愁為我嗔”,各本均同鄭藏本,庚辰本“點點花愁為我嗔”也只其一本,此句應是作者最后時期的修改結果。
鄭藏本:出來進去坐臥不安嘻笑無心那里知寶玉此時的心事那寶玉此時的心里不自在便懶在園內只在外頭鬼混;庚辰本:出來進去只是悶悶的園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兒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爛漫之時坐臥不避嘻笑無心那里知寶玉此時的心事那寶玉心內不自在便懶在園內只在外頭鬼混。
這個修改相當重要。當沒有庚辰本等本子的一長句“只是悶悶的,園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兒,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爛漫之時,坐臥不避”,寶玉的“心內不自在”只是自個感受。有了這一長句后,就與其特殊的生活居住環境聯系起來了。其次,這一增加的長句還別有深意。寶玉此時得的就是現在講的“青春期綜合癥”。那些女孩子們雖不知寶玉的心事,寶玉的小廝培茗卻。、 、。
鄭藏本: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這里水干凈只一流到有人家的地方臟的臭的仍舊把花遭塌了;庚辰本: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這里的水干凈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臟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遭塌了。
鄭藏本沒有的“混倒”,形容生動。
鄭藏本:寶玉見問慌之不迭說道不過是中庸大學黛玉笑道你在我跟前弄鬼;庚辰本:寶玉見問慌的藏之不迭說道不過是中庸大學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
鄭藏本“慌之不迭”,庚辰本等本子修改為“慌的藏之不迭”。“你又在我跟前弄鬼”,庚辰本等本子比鄭藏本多“又”字,可見類似的事情還有。
鄭藏本:瞪了兩只似睜非睜的眼香腮帶怒嬌面含嗔用手指著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庚辰本:瞪兩只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薄面含嗔指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
“香腮”改為“微腮”,“嬌面”改為“薄面”。
鄭藏本:只見襲人走來說道那里沒尋到卻在這里;庚辰本:只見襲人走來說道那里沒找到摸在這里來。
庚辰本等本子此處用詞“摸在這里來”,無疑極為生動傳神。鄭藏本卻還是較常見的“卻在這里”。神來之筆,絕非輕易達到。“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是真情感慨之言。
鄭藏本 這里黛玉見寶玉去了又聽見眾姊妹也不在房自己悶悶的便要回房走至梨香院墻下忽想起前日古人詩中有水流花謝兩無情之句又詞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之句又兼方才所見西廂記中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之句都一時想起來湊聚在一處仔細忖度不覺神馳心痛;庚辰本:這里林黛玉見寶玉去了又聽見眾姊妹也不在房自己悶悶的正欲回房剛走到梨香院墻角上只聽墻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個女孩子演習戲文呢只是林黛玉素習不大喜看戲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兩句吹到耳內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林黛玉聽了倒也十分感慨纏綿便止步側耳細聽又聽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聽了這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心下自思道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略這其中的趣味想畢又后悔不該胡想耽誤了聽曲子又側耳時只聽唱道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聽了這兩句上不覺心動神搖又聽道你在幽閨自憐等句亦發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見古人詩中有水流花謝兩無情之句再又有詞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之句又兼方才所見西廂記中花落水流閑情萬種之句都一時想起來湊趣在一處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癡。
鄭藏本與庚辰本及其他重要本子相比,這段文字差異非常突出,也十分重要。略為揣摩兩者的具體差異,庚辰本及其他本子在鄭藏本類型本子的基礎上所作修改、優化關系,實際相當清晰。鄭藏本第二十四回末尾也有類似的大段差異文字,這絕非偶然。
此處的描寫,鄭藏本和其他本子相比,除了詳略不同,情節方面也有重要差異。鄭藏本中,黛玉“走至梨香院墻下,忽想起前日古人詩中有水流花謝兩無情……”,情節的轉變不夠自然。庚辰本等本子增加了黛玉先聽到梨香院女孩子演習戲文時動人唱詞的新情節,由此引出對黛玉大量心理活動的描寫。“‘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閨自憐’等句,亦發如醉如癡”,此情此景下黛玉的聯想十分自然,“忽又想起,前日見古人詩中有‘水流花謝兩無情’……”。
從上面列出的對比文字可以看到,鄭藏本的獨特異文數量很大,各段落中幾乎隨處可見。庚辰本及別的重要本子與鄭藏本的對應異文相比,明顯優于后者。就所列出的大量異文而言,鄭藏本抄錄者刪落、改動、抄誤的可能性,雖不能說絕無可能,但可能性確實很小。
但是,為什么鄭藏本這樣很大數量的異文,以往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呢?這是因為,這些文字差異,其中的不少異文涉及的字數并不多,孤立地看會誤以為無關緊要,只有將該差異文字與所在文句、段落的整體內容聯系起來,才明白此種差異的原因和重要性。另一部分異文,屬于《紅樓夢》作者修改早期階段稿本時插入的增加文句,卻又容易與抄誤、遺漏等原因造成的差錯相混淆,甚至認為那是鄭藏本抄寫者刪節的結果,而未意識到這是兩者重大文本差異的關鍵特征。另外,《紅樓夢》文學水準極高,早期階段創作的本子即使小有瑕疵,讀者也很難察覺,更不會像作者那樣,對有待修改的稿本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