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金榜題名的故事,禹錫已經聽說過許多了。因為家住在“嘉禾驛”附近,禹錫經常到驛站中去看那些南來北往的官員,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有過金榜題名的榮耀的。

這天傍晚,有位三十歲光景的青年朝官前來驛站投宿,驛站的役吏前趨后奉,對他恭敬有加。相形之下,對官階要高于他的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朝官,則顯得有些怠慢了。奇怪的是,這位中年朝官似乎并不在乎役吏的“厚此薄彼”。

禹錫大感困惑,便拉過一位相熟的役吏,問是怎么回事。

“告訴你吧,那個年紀小的是‘進士’出身,年紀大的卻是‘明經’出身。出身不同,接待規格當然也要有所區別啰!”役吏倒是坦直相告。

“那么,‘進士’與‘明經’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禹錫想問個究竟。

“這就說來話長了。好,我看你這孩子挺愛琢磨的,將來沒準有大出息,我就先給你開開竅吧!”役吏樂得賣弄一下自己的見識,便滔滔不絕地說開了:

“我朝繼承隋朝的做法,實行科舉制度,通過考試來選拔英才,比起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實在要公正開明得多。科舉項目五花八門,但最常見的就是明經科和進士科。你數數,當今朝中的名紳顯宦有多少不是由明經科和進士科釋褐入仕的?”

“但明經科與進士科相比,又是進士科更為光彩了。考取進士,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不光可以參加皇上主持的曲江游宴,還能夠探花于名園、題名于雁塔呢!真是要多威風,有多威風!”

“如果不是進士出身,即使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那也是憾事。你聽說過高宗朝的名相薛元超嗎?這個老兒一輩子夠風光的了。但他曾經對手下說:‘吾不才,富貴過分,然生平有三恨。’這其中的第一恨,你猜猜是什么?噢,對了,就是‘始不以進士擢第’。你瞧瞧,這‘進士’竟讓他撓心到這般地步?”

“既然進士科這般為人所看重,競爭不激烈才怪呢!有句俗話叫‘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說到這里,滿臉得意的役吏故意賣個關子,想吊起禹錫的胃口。不等禹錫回答,他便又興奮地說下去:

“這話的意思是,五十歲考取了進士科還算年輕的,三十歲考取了明經科就該算是年老的了。你想想,這進士科該有多么難考啊!”

禹錫完全明白了:原來驛站的役吏是依據“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的流行說法,對前來投宿的官員分出了厚薄。

這時,他還不知道,被世人炒熱的“進士”科,到后來身價益高,乃致發生了這樣一件令文壇為之悚然的事情——

明經科出身的元稹當上宰相后,為了表示自己的禮賢下士,不惜屈尊趕往郊外去拜訪還是布衣之士的李賀。他滿以為李賀會受寵若驚。誰知他預想中的激動人心的場面并沒有出現。李賀竟干脆把他拒之門外,理由很簡單:“明經及第,何來謁我?”元稹差點被氣得個半死。但事情的經過卻被世人傳為美談,而且,輿論并沒有怪罪李賀無禮或無知的意思。

李賀自己并沒有進士及第,卻可以傲視明經及第而身為宰相的元稹。這種極端的例子不可能是經常發生的,但只要發生一次也就夠了,士人的價值取向不是可以從中看得一清二楚嗎?

與元稹活動于同一時期的禹錫并不知道這一“前車之鑒”,但驛站役吏所說的與所做的,已足以使他了解到科場的時尚了。他雖然反感役吏的勢利,卻在心田里種植下一個信念,那就是:將來我一定要進士及第!不為別的,光為看看那些勢利的役吏將來對自己脅肩諂笑的媚態,好痛痛快快地把他們嘲弄一番,也要進士及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鸭山市| 奉化市| 信阳市| 理塘县| 行唐县| 阳江市| 东城区| 安丘市| 桐梓县| 卓尼县| 香港 | 榆中县| 安溪县| 喜德县| 同心县| 乐亭县| 临城县| 龙井市| 五大连池市| 衡山县| 广水市| 霍邱县| 闽清县| 德清县| 大邑县| 博湖县| 金阳县| 缙云县| 旅游| 桐梓县| 丽水市| 福泉市| 奉贤区| 镇安县| 缙云县| 六盘水市| 西乌珠穆沁旗| 屏东市| 永兴县| 沙雅县|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