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宋代科舉研究,可以開墾、拓展的領域相當廣闊,而所能獲取的成果又將極為豐碩。但要使探索全面開展,難度也大?!?img alt="傅璇琮:《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序》,載《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秋之卷,第172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F1B64/1354421840316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737572-WWk1017FDrYpjrlX03rLpkegAeo72P6C-0-ac4fe861ed15297493fea599a74808eb">在浩瀚如海的史料中找出一個適度而又有意義的研究方向是關鍵。浙江溫州的文教科舉事業在宋代是歷史上的巔峰,尤其是宋室南渡后,高宗曾駐蹕溫州數月,溫州成為次輔郡。作為宋代“東南小鄒魯”,溫州士風浸盛,“誼理之學甲于東南”
,在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科舉事業等方面所獲成就令人矚目,且登科者在治學和治政方面收獲都頗豐。至乾道、淳熙年間,永嘉學派正式形成,與以朱熹為首的道學派和以陸九淵為首的心學派鼎足而立
。永嘉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又與溫州科舉之興盛有著千絲萬縷的互動關系。同時,宋代溫州文化的興盛、教育的發展、風俗的積淀,無不打上了科舉的烙印。筆者對在唐五代時期還是“僻遠下州”的溫州為什么能在宋代發生波瀾日肆的變化,以及那令人嘆為觀止的舉業盛況和登科士人的軼聞風雅尤感興趣?;诖?,選擇宋代溫州科舉研究為題,試圖通過對宋代溫州進士登科者的逐一梳理,對科舉特征、興盛原因及科舉與永嘉學派的互動關系等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力求真實展示宋代溫州科舉的基本風貌,并從中探尋某些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