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科學發展觀與大學建設本文是2004年9月4日聶秋華在全校處級以上干部暑期研討會上的講話

——學校的發展必須與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相結合,學科建設必須與教學建設相結合,師資隊伍建設必須與教職工個人發展相結合,學生工作必須與學校的發展目標相結合,必須在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服務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首先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談談我對科學發展觀內涵的認識和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涵蓋了五個方面:

第一,科學發展觀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首先,以人為本強調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出發點,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落腳點。這既是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之一,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其次,它強調要為人的發展創造環境和條件。第三,以人為本就是要保障人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合法權益。從執政角度講,把人的發展作為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本質,是符合“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我們社會發展的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人。社會要發展,它的動力也是來自于人。人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將會對社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關于人的發展,我舉一個大家最熟悉的劉邦與韓信的例子。韓信因為在項羽那里得不到個人發展,所以跑到劉邦那兒去了。在蕭何的極力舉薦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韓信的個人才能得到了充分發揮,干勁很大,為劉邦掃平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占據了山東以后,韓信希望劉邦封自己為假齊王。當時,劉邦正被項羽打得狼狽,一聽就火了,正要發作,張良趕緊踩了劉邦的腳一下,劉邦馬上意識到了現在正是自己用人之際,立刻封韓信一個真齊王,并依靠韓信的幫助,打敗項羽,成就了漢室江山。蕭何一張嘴,張良一條腿,使劉邦解決了韓信的個人發展問題。一旦人的發展問題解決了,就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來推動事業的發展。再以我們的輔導員隊伍為例,過去大家都不愿當輔導員,認為輔導員出路很窄。現在我們為輔導員提供了許多個人發展的途徑,幫助他們解決了學習、提高和培養的問題,這支隊伍就逐漸穩定下來了,今年還有2位輔導員考上了博士研究生。他們的個人發展問題解決好了,在學生工作中就會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結合我們學校實際,堅持“以人為本”,首先就是堅持以教職工為本,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過去幾年,在這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還要進一步營造這種氛圍。學校只關注高層次人才還不夠,各級組織和領導要對各個層次、各個層面的教職工給予關注,才能使教職工更加關注學校的發展。其次,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這幾年學校對教師的個人發展做了充分的考慮,為教職工提供了讀學位、進修、培訓和晉升職稱的各種發展機會,這些措施深受大家歡迎。再次,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把教職工的個人發展與學校的發展有機結合,調動廣大教職工建設寧大的積極性。這次研討會請大家討論下一輪崗位聘任,也就是讓大家開動腦筋,探討如何調動各個方面、各個層面教職工積極性的問題。崗位聘任制度實行幾年,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一方面是物質激勵,干得多干得好,就會拿到更多的報酬。另一方面也是精神激勵,這一輪評一級崗,很光榮,下一輪如果評不上,對大家是一種壓力,這也是一種激勵,干得多干得好,就會獲得更廣泛的尊重和贊譽。我們之所以推出了浙東學者計劃,也是要為我們的教師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對于學生,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進一步營造全員育人的良好環境,調動廣大學生參與寧大的建設。我們的學生在社會上的影響、在寧波地區的影響,一年比一年大,在寧波市的社區建設、社會發展方面,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給學校帶來了很好的影響和聲譽。另外,堅持以學生為本還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我們現在實施的基于“平臺+模塊”課程結構體系的人才培養模式等教學改革,包括教學評估,都是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成才和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綜上所述,在堅持以人為本這個問題上,結合學校的實際,我們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以教職工為本這樣一種理念來指導工作,因為寧波大學新的發展需要依靠我們每一個教職工和每一個學生的努力。光靠學校領導,光靠中層干部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就是要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就是要從個人發展的深層次上調動廣大教職工和學生建設并發展寧大的積極性。

第二,科學發展觀是全面的發展觀。

學校的全面發展與大學的功能定位有關系。大學有三大功能:第一是培養人才,第二是創造知識,第三是服務社會。從我們學校整體上來看,這三方面都在發展。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著重解決好幾個問題。第一是提高質量,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通過教學評估,學校的教學工作有了明顯的進步,但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在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第二是培育特色。在推進教學現代化的過程當中,要注意形成特色,應該有重點,在解決社會對于用人的要求方面、在學生發展和就業方面形成我們寧大的特色。第三是在學科建設上形成優勢。這個問題大家在討論中也非常關注。我們應首先在一兩個學科上形成一定的優勢,這一點我看大家都比較認同。優勢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對于帶動整個學校的學科建設、對于學校申請博士點的突破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第四,學校在發展的同時,要注重服務地方。在這方面,學校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但還遠遠不夠,今后要繼續增強為地方服務的意識,應該不斷提高服務地方的能力。

第三,科學發展觀是協調的發展觀。

從外部環境來看,我校的發展首先要與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寧波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城市,發展迅速,使我校受益匪淺。但我們必須承認學校目前的狀況與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水平不是很協調。我們必須奮起直追,努力改變這種不協調的狀況。從內部來看,協調的發展觀并不是齊頭并進、整齊劃一,要突出重點來帶動全局。齊頭并進不是真正的協調。比如學科建設,不能把有限的資源全部分散,要集中力量,保證重點,有輕重緩急,這才是協調的發展觀,這樣才能發展得更快。各個學院發展也要有多種模式,要因時因地因部門制宜,盡量避免單一模式。各學院要根據自己的專業、學科特點,尋求自己的特色,尋求最符合自己發展的模式。

第四,科學發展觀是開放的發展觀。

樹立開放的發展觀,首先要解放思想,要突破一些條條框框的限制,開拓我們的視野,敢于創新,敢為人先。第二是借助外力,達到雙贏。寧波大學首先要向寧波市開放,而且是全方位的開放,有形的包括實驗室和教學設施,無形的包括我們的知識、我們的服務,都應該向寧波市全方位開放,因為這對于我們轉變思想觀念、擴大學校影響、提高學校聲譽、獲取外部資源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三,還要向世界、向國際教育機構、大學開放。我們正在嘗試與境外或國外高校合作辦一個專業,這個專業采用全英語教學,爭取明年把牌子打出去,通過這個專業來學習、借鑒、吸收國外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這樣,在離自己最近的地方有一個樣板,大家就可以去琢磨,去學習。另外,學校也在考慮我們某一個學院能不能與國外某個知名大學合作,進一步達到聯合辦學的目的。總之,學校正在做這方面的探索,把寧波大學真正放在寧波和整個國際大背景、大環境中去考慮,真正做到開放式發展。

第五,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觀。

對學校來講,發展必須與資源相匹配,過度的擴張不利于學校長遠的發展。要處理好規模和質量的關系,今后一個時期,寧波大學新的增長點是發展研究生教育,因此要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這一新的增長點上,要控制本科生的規模。發展必須考慮結構與效益。例如,科技學院學生到底招多少為宜?是不是越多越好?必須認真考慮一本和三本學生的比例問題。可持續發展需要人力資源不斷增值。應該使我們的學校成為學習性的組織,努力提高干部、教職工的工作能力與水平,通過使現有人力資源不斷增值,保證學校長遠發展的后勁。我們校領導和中層干部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帶頭學習。可持續發展需要充足的資源支撐,在目前辦學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大家要共同想辦法,利用地處沿海發達地區的有利條件,通過與地方的結合來爭取辦學資源,保證學校可持續發展。

歸納起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就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開放和可持續發展這五個方面,而且具有四個特點:一是人文精神。發展是為了人,更加注重人的發展,是為了更進一步調動人的積極性。第二是整體協調,突出重點,帶動全局快速發展。第三是持久有序,要為學校長遠的發展著想,要合理使用有限的資源。第四是要體現多樣化,因地制宜,不搞單一模式。這些思想和觀點對我們學校的科學發展、學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要根據學校發展的實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概括起來是“四個結合”和“一個突破”:

第一,寧大的發展必須與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相結合,而且是全方位的結合。

首先,我校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要與地方經濟建設相結合,根據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來進行專業的調整與設置,培養地方急需的人才。其次,我們的學科建設一定要與地方經濟建設相結合。基礎研究要搞,但更要重視應用研究。例如理學院的基礎學科,現在向新材料的應用方向努力,材料的研究一旦與地方經濟相結合,這個學科點就一定會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特色。我們還要通過主動服務與地方密切結合。例如水產養殖,這個學科就有特色,為寧波地區的養殖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也擴大了寧大的社會影響。不能簡單認為它檔次太低,沒什么學術價值,只是賺點錢。而應當必須盡我們所能,服務地方,擴大影響,獲取資源。

第二,學科建設必須與教學建設相結合。

應該努力使學科建設和教學工作有機結合。教學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強校之路。學科對教學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水平高的學科帶頭人帶出來的畢業設計,其水平也比較高。同時,教學也為學科提供了基礎,因為學科也是在其中生長起來的。我們的學位點、我們的研究生教育,都需要本科教育的支撐,兩者密不可分。教學和學科建設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人才培養,但它們也有各自的特點,如何處理好兩者的關系,需要認真地探討。首先是機構設置。教學、科研最基本的單元是什么?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們,系與研究所是什么關系?如果不從這個基本單元上解決問題,這個矛盾就始終存在,兩者對優質人力資源的需求矛盾很難得到有效解決。在下一輪專業和學科建設中我們要不要把兩者合二為一,這個問題要慎重地進行研究。其次是設崗問題。到底要不要設教學型崗位,教學型崗位的提法從長遠看是不合適的,作為一個教師,科研和教學都要搞。針對學校目前的實際情況還要不要設教學型崗位,還是對教學科研崗位的教師既提出科研方面的要求,也提出教學方面的要求,必須承擔包括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方面的教學建設任務?這些問題還需要作進一步的討論和研究。我們只有將專業和學科這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使其成為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堅強雙翼。

第三,師資隊伍建設、教職工隊伍建設必須與教職工個人發展相結合。

我們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已經體現了這樣一種“以人為本”的思想,但是還應該在更廣泛、更深入、更具體上下功夫。在學校的層面上,要對下一輪人事制度改革中校聘崗位和中層干部的聘任、管理、考核作認真的研究,要考慮這些人員中不同層次、不同類別人員的個人發展需要。從學院的層面上,是如何設置好院聘崗位的問題,如何更好地調動學院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從學科這個層面上,我們的學科帶頭人也要考慮培養人,學科帶頭人也要認識到除了自己的發展外,還要更多地考慮學科中每個人的發展,這樣才能調動學科中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學科和學科梯隊的建設與快速發展。

第四,學生工作必須與學校的發展目標相結合。

學生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學校的發展目標,這是毫無疑問的。近年來,學校學生工作做得非常出色,為學校在社會上贏得了很好的聲譽。但要把學生工作做得更好、更深入,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是要找準結合節點,應該首先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結合,在提高學生素質、提高學生為社會服務的能力上下功夫。二是擴大服務層面。第一個服務層面是為學生。我們學校有三個服務中心,幫困助學、心理咨詢、就業指導都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服務,但還要不斷地了解學生的需求,擴大服務面,例如為學生考研提供服務等。第二個服務層面是為社會。學生工作為社會服務的層面要擴大。我們的社區服務,其服務層面如何再擴大?如何由市區擴大到縣區,由縣擴大到中心城鎮,進一步提高我們學生工作的輻射能力?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三是培育有效載體。學生工作的載體有很多,黨團組織、學生會,還有眾多的社團,開展了很多積極有效的工作。但是,我們的第二課堂一直比較薄弱,實際上第二課堂是我校人才培養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如何把第二課堂搞起來,把學科競賽搞上去?如何在這個過程當中來培養我們學生的創新能力?這都需要我們再建設、再培育更多、更有效的新載體。四是結成統一陣線。要求我們全體教職員工參與和關心學生工作。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學校能形成一個全員共同關心學生成才的局面,我們的學生工作就會取得更大的成績,更好地促進學校的快速發展。

一直以來,為了學校的快速發展,我們都在苦苦思索、尋求突破。通過大家的討論,漸漸清晰起來,為學校的長遠發展計,我們必須在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服務方面實現重大突破。為地方服務,本來就是我校的辦學宗旨,歷任校領導都非常重視,我們學校也確實為寧波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過一些貢獻,但是無論從影響還是從我們服務的能力、水平來看,還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們所謂重大突破的標志是什么?怎么才叫重大突破?我想至少在四個方面產生了作用才叫突破。第一,我們廣大教職工要有這樣的共識,即認為寧大的發展必須與寧波的發展緊密結合,寧波的發展是推動我們寧大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學校發展急需的首要資源之源。第二,應該有幾項標志性的成果。我們寄希望于我們的學院,我們的學科,通過不懈的努力,在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突出的標志性成果。第三,讓寧波市的領導有強烈的感受,寧波大學的發展的確為寧波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第四,獲得社會的高度認可,特別是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考慮人才培養和技術、知識支持時首先想到寧波大學。要取得以上所說的重大突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必須從制度、政策、機構設置、隊伍組織等多方面進行系統的研究,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綜合考慮,為寧波大學的重大突破尋找方向,整合力量,只有真正取得了突破,才能為寧波大學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才是事關寧波大學發展的長遠大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闻县| 辽宁省| 浦东新区| 龙陵县| 黑水县| 三亚市| 永顺县| 吉首市| 武平县| 霸州市| 静海县| 平南县| 南靖县| 托克托县| 页游| 措勤县| 肥城市| 丹东市| 潼关县| 驻马店市| 屯门区| 泌阳县| 宣武区| 宁安市| 芒康县| 大庆市| 信阳市| 临沭县| 灵川县| 重庆市| 河间市| 茌平县| 黎平县| 宣化县| 岳阳市| 葵青区| 清苑县| 肥乡县| 报价| 白山市| 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