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的理論與實踐:基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探索
- 王勇
- 1271字
- 2019-12-06 15:35:08
三、翻轉課堂的特點
利用視頻來實施教學,在多年以前人們就進行過探索。在20世紀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國家所進行的廣播電視教育就是明證。為什么當年所做的探索沒有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多大的影響,而“翻轉課堂”卻備受關注呢?這是因為“翻轉課堂”有如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一)教學視頻短小精悍
教學視頻共同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大多數的視頻都只有幾分鐘的時間,比較長的視頻也只有十幾分鐘。每一個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有較強的針對性,查找起來也比較方便;視頻的長度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通過網絡發布的視頻,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教學信息清晰明確
“翻轉課堂”的教學視頻與傳統的教學錄像的不同之處在于,視頻中出現的教師的頭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種物品擺設,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因此翻轉課堂的教學視頻強調錄像環境不要有干擾因素,應采用一對一講解方式,讓學生感覺教師只是給他一個人在講課。
(三)重新建構學習流程
教學流程的顛倒無疑是翻轉課堂最明顯也是最外化的標志。通常情況下,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個階段是“信息傳遞”,是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實現的;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內化”,是在課后由學生自己來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師的支持和同伴的幫助,“吸收內化”階段常常會讓學生感到挫敗,喪失學習的動機和成就感。“翻轉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信息傳遞”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老師不僅提供了視頻,還可以提供在線的輔導;“吸收內化”是在課堂上通過互動來完成的,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
(四)師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教學流程的翻轉及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都引發了師生角色的改變。教師變成了學習的設計者和推動者,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和中心。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作用的弱化,相反,教師是決定翻轉課堂的關鍵因素,其作用更加重要。
(五)對信息技術依賴程度的增強
學生在課外學習如果沒有信息技術的支持,就難以得到教師的幫助,影響學習效果。無論是教學課件還是教學視頻,都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才能方便有效地傳遞給學生。而對于學生課前學習效果的檢測,更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斷學習信息知識,提高操作能力。
(六)復習檢測方便快捷
學生觀看了教學視頻之后,是否理解了學習的內容,視頻后面緊跟著的四到五個小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檢測,并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判斷。如果發現幾個問題回答得不好,學生可以回過頭來再看一遍,仔細思考哪些方面出了問題。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能夠及時地通過云平臺進行匯總處理,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學視頻另外一個優點,就是便于學生一段時間學習之后的復習和鞏固。評價技術的跟進,使得學生學習的相關環節能夠得到實證性的資料,有利于教師真正了解學生。
正因為翻轉課堂的這些特點,所以它才這么備受關注,它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