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遇
- 蘇北的姑娘
- 作家方北
- 1894字
- 2019-04-14 22:21:53
一個風寒料峭的正月初十,年味還未散去。“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紋,短日有冷光。”萬木依舊凋零,坡上更不見青青草,只有一叢叢被寒冬侵蝕得枯黃的蘆葦在風中瑟瑟作響,所剩無幾的蘆花隨風飄舞,顯得勢單力薄,又無可奈何。雖然春節過后花花草草還沒有恢復往日俏麗的容顏,一樣的陽光,普照蒼茫大地,總有幾許溫暖。麥子們正安分守已地在麥田里打盹,全然不顧大自然的冷漠,與其同在的油菜則多少有點弱不禁風,那就苫上一些稻草吧,權當御寒的冬衣。
雖然是春天,但天氣異常的寒冷,氣溫在零下十幾度,恰好春節前下了一場大雪,雪一融化,地面結上一層薄薄的冰,而河面卻厚可行人了。
然而,再冷的天氣對于淘氣的男孩來說也是無關痛癢,怎么也減不了玩耍的興致與樂趣。而此番時節的樂趣就是用木疙瘩做成“黃牛”,放在光滑的冰面上用鞭子抽打它,“黃牛”如陀螺般旋轉,就是蘇北的傳統民間游戲“抽黃牛”了。
今天正是新學期開始的日子,巧云在大隊學校上完了兩年的初中,聰慧而上進的她自然是名列前茅,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公社高中。公社中學離巧云家十幾里路程,要路過三個村莊、幾座小橋和打谷場,步行一個小時左右。
早晨,巧云挎著自己做的紅書包,懷揣著錄取通知書和母親給的五元錢學費,踏上了上學之路,道路雖泥濘,心情卻很愉悅,穿過了小村莊,跨過了獨木橋,越過了打谷場,到了學校。只見學校大門朝南,鐵門門樓上掛立著***像,下方是“***萬歲”五個大字,左側是吳橋中學的木匾。
穿過校門,映人眼目的是八幢平房校舍,高矮不齊,排列錯落。空地上間雜地生長著不知名的花樹,一片衰殘景象,尚有點點薄雪殘留,與屋頂和球場、空地上的成片的白連成一片,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十分剌眼。日頭升高,校園也漸漸熱鬧了起來。
巧云來到自己所屬的高一(三)班,一進教室,就看到了黑板上寫著的:“歡迎新同學!”
幾個粗大有力的大字,講臺上圍滿了報名登記的同學,中間則坐著一個戴著眼鏡,身穿灰咔嘰布上衣的四十多歲的男老師,正在給核對錄取通知書的報名同學花名冊打記號,開五元錢學費的收據。巧云見同學們報名的人差不多了,從包里掏出錄取通知書和學費放老師的面前。看到錄取通知書上沈巧云的名字,老師不急不慢將眼鏡向上推了一下,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拿著巧云的錄取書同花名冊核對了了一下,然后打了勾,帶有一口上海腔的語調問道:“你是沈巧云?”
巧云靦腆的回答:“老師,我就是沈巧云。”就算是認可了巧云的高中生身份。老師將學費收下并開了收據,巧云拿著收據到教務處領書本,課本有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政治等課本。拿到嶄新的課本,巧云心中有著一份說不上來的親切與感動。
今天是報名領書的一天,領取完書后,巧云便肩挎書包急匆匆往家中趕。剛出校門,便聽到后面有個人問道:“你今年也上高中一年級?”
回頭看去,有一個長相憨厚的男孩同樣挎著黃書包,正滑著泥濘快步往前趕。靦腆地回答說:
“是的。”
“我也是今年報名的學生,在高中一年級二班。”
巧云這才鼓起勇氣仔細端詳了一下男孩,一米七左右的身材,國字臉、大眼晴,雙眼皮,憨笑的臉上透著一份親切。全身著灰色的補了又補縫了又縫的工作服,腳下是一雙草編的棉鞋,卻也干凈整潔,全身上下流露著一份精神氣,顯得很有活力。
“你叫什么名字?”
“沈巧云,家住在燕子角大隊第三生產隊,就在前面村莊,高中一年級三班。”
“我叫耿彪,家住在新北大隊第二生產隊,我路過你們隊”。
就這樣從認識到熟悉,兩個人邊走邊聊,當要過到一個由木樁組成的的五六米長左右的小橋上時,看著顫顫巍巍的濕滑的橋面,早上來的時候橋面上泥土凍上,走上去還可以,可是由于太陽的照耀加上來來往往的行走,橋面顯得濕滑了,當巧云看到橋面這樣有一絲害怕,有心想讓耿彪先過去,等一會兒耿彪過去自己再慢慢過橋,可心細的男孩還是看出了巧云的心思,便大大咧咧地向巧云伸出了手。
“來,我幫你一塊過去”。
巧云不好意思,臉一下子紅了,望后退了一步,耿彪便笑道“不要緊,我挽你過橋不要怕”。
巧云更是過意不去了,臉上有種辣辣的感覺,猶豫了一下便拉住了耿彪伸了半天的手。就在兩手相觸的剎那,全身好想過了電一般,一股熱流席卷而過,巧云忽然感到一陣眩暈。過了橋后,急忙松開了手,連聲謝謝都難以說出口。就這樣,不知不覺來到了巧云家方向的一個十字路口,兩人就要分手了,到底還是耿彪先開了口:
“明天,我在這里等你?”
這時巧云倒好像來了勇氣:“不要麻煩了,今天謝謝你了。”說完向家的方向走去,寒風正勁,可臉上那份潮紅與熱辣的感覺卻始終無法褪去。等跑遠了卻又忍不住地又回頭看了一眼,耿彪早已離去,但似乎那個熟悉的長著一棵破敗的槐樹的村口,變得可愛了起來,突然有了點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