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卷

卷首語

有關金融市場方面的書……我個人的圖書館里至少有1200本。它們主要是討論證券分析、期權策略、期貨策略、技術分析以及其他相關方面的書。這些書大多都包含相當不錯的構想,其中約2%是真正優秀的作品。然而,它們大多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試圖推銷一種“戰勝市場”的方法,很多方法甚至沒有經過實際市場的完整測試。另一些書的內容非常專業,除非讀者已經擁有相當充分的相關知識與多年經驗,否則根本就無法了解。

市場新手或專業老手都通過試錯,花費大量的寶貴時間來學習有關市場的知識,或試圖將某種方法運用到市場中。我希望尋找一本可以避免上述無謂浪費的書,它包含所有的市場基本觀念與獲利知識。結果,我卻找不到一本合適的書,所以我決定自己寫一本。另外,我也希望為讀者提供我對市場的觀察與發現,它們協助我在10年內,創出每年平均70.7%的名義回報率,而且其中任何一年都未發生過虧損(見表0-1)。

表0-1 維克托·斯波朗迪的投資年回報率

①維克托·斯波朗迪的10年期名義年回報率為70.71%(不包括現金的利息)。

②S&P 500的10年期名義年回報率為11.5%(包括股息)。

在華爾街的交易生涯中,我總結出一種獨特的方法來整合各方面的知識,包括:勝算、市場與交易工具、技術分析、統計概率、經濟學、政治學以及人類心理學。大多數市場玩家都依賴其中1~3個領域內的知識,我卻結合這些領域的知識試圖從各個角度來評估風險與回報的關系,以確實掌握自己的勝算。這看起來似乎相當復雜與煩瑣,實際上并非如此。將所有領域的相關知識濃縮為可以直接運用于市場的原則,復雜的體系可以簡化為相對單純、易于操作的基本思想。本書便是希望闡述這些基本思想,它適用于像我這類以書籍作為主要信息來源的市場玩家。

孩童時代,我閱讀的第一本書是有關棒球選手的書。我非常熱愛棒球,并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為頂尖級的職業選手。于是,我閱讀著名運動員的故事——“名人堂”內的選手,如泰·科布(Ty Cobb)。我模仿他們,學習他們的打擊與防守風格,如此不斷地練習,直至有一天,我發現我已經不再模仿了,因為我已經掌握了這些技巧。我的一生都以這種模式學習:選定一個目標,閱讀與觀察這些專業人士的教誨,通過模仿而不斷地練習,最后我可以形成一種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

然而,情況已經有了改變。我在孩童時代的愿望是成為英雄——成為另一個泰·科布,希望在奧運會上贏得金牌……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的某一階段,你總是必須放棄這種追求榮耀的想法。

社會上普遍存在一種看法,在美國尤其如此:如果你在你所處的領域內不是第一,則你就必然有所欠缺。可是,位于第一的僅有一人,我認為如果人們以成為第一為主要目標,這相當于在追求挫折的人生,即使他們確實可以達到目標。以西部時代的快槍手為例,一旦你被公認為是最快的槍手,你也是眾人希望擊倒的對象,最后當你被擊倒時,你還擁有什么呢?唯有在可以持續的情況下,榮耀才是美好的(當然你首先必須擁有它),但榮耀通常無法持續很久。以我最近觀賞的美國網球公開賽為例,某位評論家引用施特菲·格拉芙(Steffi Graf)的說法,她在每30場的比賽中僅對其中的一場感到滿意。格拉芙是最杰出的網球選手之一,在最近三年的比賽中,她的勝率高達97%,但她對自己的比賽基本上都不滿意。這非常不幸,像格拉芙這樣擁有很大成就的選手,她對自己的表現卻基本上不滿意。

成功與快樂來自自我潛能的實現,并認識到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過程,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在這個前提之下,我撰寫本書是為了協助人們在金融市場中追求最大的人生意義:自我滿足。

類似泰·科布、巴比·魯斯(Babe Ruth)、威利·梅斯(Willie Mays)、米基·曼特爾(Mickey Mantle)以及其他當代著名選手,他們都成為孩童心目中的偶像,從而讓孩童與成人都將運動視為一個綻放榮耀的領域。然而,每位優秀的職業球員都有一段非凡的經歷。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他們以經年累月的一貫性表現脫穎而出。這群歷經考驗的職業選手,對孩童的影響可能更勝過電影明星。近年來,許多頂尖級的職業選手喪失對自我的控制而沉迷于藥物之中,這些通常都是榮耀帶來的不好的結果。

我是一位市場專家(如果你認可的話,我稱得上是一位大聯盟的“球員”),是這個領域內的頂尖專家之一。然而,如果存在所謂的“交易名人堂”(Trader’s Hall of Fame)的話,我想我可能無法入選。在任何特定的期間內,許多市場玩家都比我賺的錢要多。某些人曾經贏得交易競賽,某些人曾經大賭一番而獲勝。許多人曾經頂著榮耀的光環,但隨后又黯然失色。我從來沒有參加過交易競賽,也從不參與我輸不起的賭局。我想我最大的長處就是我的一致性表現。就如同那些榮耀焦點以外的棒球選手一樣,我引以為豪的是我可以一直留在場內比賽,并持續地提升自己的技巧,或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調整自己。

在閱讀任何領域的書時,我總是要求該書的作者或討論的對象擁有公認的成就。所以,如果我宣稱自己擁有一致性的表現,我就應該拿出證明。

我的交易生涯起始于1966年,當時我在華爾街擔任報價的工作。我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在非常穩定的情況下,經年累月地賺錢。從1971年開始獨立交易以來,截至1988年1月停止從事例行的盤中交易為止,我的交易賬戶不曾在任何一年發生虧損。在1972年7月1日至1987年12月31日之間,我為自己與我所管理的賬戶總共贏得1000萬美元的毛利。[1]在這些賬戶中,我必須對盈虧承擔至少一半的責任。

表0-2列出了我在1972~1987年的業績。我在州際證券公司服務時,也通過自己在雨果證券公司的賬戶交易,這部分交易并沒有列入表0-2中。我在雨果證券公司的交易業績大致與在州際證券公司的交易業績相同,所以表0-2中的總業績實際上應該增加1倍。然而,為了避免混淆,我并沒有計入這段時間在雨果證券公司的交易記錄,因為這些業績除了來自個人的操作外,其中還包括我所委托的交易者的交易業績。即使不考慮這部分業績,我想表0-2中所列的數據應該也可以代表相當不錯的平均交易業績,足以讓我向人們傳授一些交易技巧。

表0-2 凈業績記錄:交易月盈虧①

注:各個期間的交易資本:1972~1976年為25萬美元;1977年為50萬美元;1978~1986年為200萬美元;1987年為10萬美元。

①數據代表交易的凈盈虧,但未扣除交易費用。

②表示1972年7月開始交易雷納(Ragnar)的公司賬戶。

③表示這段時間沒有交易——雷納期權公司(Ragnar Options Corp.)重整。

④表示沒有交易——雷納期權公司解散,準備前往威登公司。

⑤表示暫時休息,準備前往州際證券公司。

然而,除了基本的交易知識以外,你還需要學習許多相關技巧。即使是最優秀的交易者也有陷入低潮的時候,比如一些才華橫溢的大學生交易者始終不能躋身進入大聯盟。如果我在交易生涯中學到了什么,那便是:知識本身絕對不是成功的保證。除了知識,你還需要一套執行知識的管理計劃以及嚴格遵守計劃的心理素質,這樣才可以免除情緒的干擾。這便是本書將要討論的內容:在心理上與財務上界定一種從市場中獲得成功的方法。

由于篇幅有限,我必須假定讀者對金融市場的運作已經具備一定的基本知識。我撰寫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某些初學的專業交易員可以在校園外攻讀“投機學”的博士學位;某些業余人士如果不希望將所有的市場決策交付給經紀人或基金經理人,則可以從本書中獲得完整的交易技巧;對于某些專業老手,如果他們希望了解如何預測經濟與市場,也可以從本書中獲得一些幫助。

在股票與商品之中,都有所謂的市場玩家(market player,有時也可譯為行情玩家)與價值玩家(value player)。市場玩家基本上是根據他對市場價格走勢的知識來交易的。價值取向的玩家,則是買進價格被低估的股票或商品,并持有相當一段時間以等待升值。就大多數成功的交易者來說,他們都同時具有這兩種取向,但前者多于后者。我的情況也是如此,主要是以市場行情為取向。所以,本書的重點在于:如何預測市場的價格走勢,以及如何管理市場、股票或商品的風險。至于如何選擇值得進一步分析的類股,并解釋個股在何種條件下可以上漲,這在本書中僅居于次要的地位。有關如何詳細分析個股,讀者可以參考許多選股策略的好書,以及許多專業分析師在這方面的著述。非常感謝這些分析師,因為他們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雖然這些信息經常相互矛盾。

我的市場經驗可以回溯到1966年。到目前為止,我對我的交易業績頗引以為豪。我總結出一套在金融市場中穩定獲利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埋頭于無數的公司財務報表,也不需要綜合評估許多“專家”的分歧意見。[2]本書上卷將解釋我所使用的方法的基本知識,這部分較為簡單。下卷將解釋如何綜合這些知識,并讓它們發揮應有的作用,這部分較難。

自從本書上卷1991年首次出版以來,市場出現了一種不尋常而又普遍的現象:市場總是具有相同的性質,因為它們都始終不斷地變化。股票市場已經成為一種“機制性的泡沫”交易工具。我開始學習交易的時候,市場起伏不定而且波動相當劇烈。1966~1974年,有4年呈現上漲的行情,5年呈現下跌的行情。然而,自從1974年以來,則有15年上漲而僅有3年下跌。這三次下跌的幅度都相當有限,分別為1977年的7.1%、1981年的4.9%以及1990年的3.1%(這里以S&P 500為準)。最近10年,S&P 500的年回報率平均為19.1%。猶如20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房地產市場一樣,股票市場已經成為“有保證”的投資渠道。

基于這個緣故,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投資者紛紛轉入股票市場,因為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3%的收益率顯然不具吸引力。一般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抱著這種“絕對不會虧損”的心理,終將導致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最大財富損失。其原因并不難發現,1975年聯邦儲備銀行與卡特總統選擇以通貨膨脹為手段,促進美國經濟恢復“增長”;20世紀80年代預算赤字取代通貨膨脹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20世紀90年代克林頓總統又回過頭來選擇通貨膨脹。1991~1993年,股票市場的表現如此耀眼,其原因很簡單:

1.調降公司所得稅,平均稅率由43%降為37%。

2.利率水平下滑,聯邦基金的利率由1989年3月的10%,降為1992年第二季度的3%。這可以保證公司的盈余得到改善。請注意,美國是一個信用高度擴張的國家——在創造每一美元的稅前盈余時,企業界在1990年需要支付70美分的利息費用,現在僅需要支付50美分。

3.提高生產力(企業界大量裁員)!

這并不代表美國經濟的增長,而僅是公司盈余的暫時性增加。在克林頓執政期間,當利率與稅率調高時,公司的盈余將遭受致命的打擊!我建議你仔細閱讀第9章與第10章,以了解經濟體系目前的基本情況。另外,第6章與第7章的技術分析內容也完全適用于現今的市場。

我真心希望本書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并祝福你一切幸運。根據我個人的看法,在世紀的交替之際,你確實需要本書的協助和我的祝福。

[1] 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曾經管理一個發生虧損的基金Victory Partners,但當時情況非常特殊,詳細情況請參考第1章。

[2] 這句陳述并不意味著公司財務報表無助于分析證券,我完全沒有這個意思。我所強調的重點是,本書所討論的知識可以增加你在市場中勝算的機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南郑县| 阿尔山市| 罗平县| 太仓市| 灵璧县| 莱西市| 灌阳县| 大邑县| 钟祥市| 蓝田县| 华坪县| 庆阳市| 开江县| 武汉市| 边坝县| 通城县| 齐齐哈尔市| 长宁区| 曲靖市| 会理县| 新昌县| 科技| 涟源市| 武功县| 星子县| 察哈| 上思县| 九龙城区| 宁远县| 新绛县| 沅江市| 深泽县| 孟津县| 习水县| 商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浑源县| 扬州市| 大埔区| 尖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