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警戒式

2.1 警戒式

在截拳道中進攻和防御的最有效姿勢是警戒式。這種半屈膝的姿勢是格斗的完美姿勢,因為它可使身體始終處于強有力狀態。這一姿勢,無論發起進攻、反擊或防御,都不需要事先做任何調整動作。它是一個既輕松自如,又能保持平衡的姿勢。它能使全身放松,同時又可在一瞬間很快地做出反應。這種姿勢在運動時協調穩固,并能不受任何約束地為下一動作做好準備。這種姿勢還能夠給對手造成錯覺或假象,以便隱蔽自己進攻的意圖。

警戒式對于進攻和防守都是極為有益的。采用這種姿勢可使你在接近對手時能用小碎步做快速移動,并且保持身體平衡,還能幫你掩飾進攻時機。由于前面的手和腳最靠近目標,所以百分之八十的打擊要靠前面的手和腳來完成。李小龍以右手作為主攻手,采用習慣的“左手式”或稱“非慣用式”的姿勢,因為他認為大多數的動作應該由較有力的手和腳來完成。

兩臂、兩腳和頭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以“左手式”為例,下頦與肩部要互相靠攏,右肩抬起4~5厘米,下頦則降低大約同樣的距離。在這個姿勢中,肌肉和骨架結構處于最大可能的協調位置上,以保護下頦的要害部位。在近戰中,頭與下頦要保持垂直,下頦的下緣緊貼在鎖骨上,下頦的一側隱藏于前肩內。但是這一姿勢很少被采用,只是偶爾用在對打最激烈時,因為這種姿勢會改變頭部的角度,使頸部處于不自然的狀態。另外,以這種姿勢對打時,容易使前肩、前臂的肌肉緊張,并妨礙動作,引起肌肉疲勞。

前手伸出的位置,應當稍稍低于肩的高度,如圖2-1和圖2-1A(半身照)。在圖2-2和圖2-2A(側面照)中,要特別注意李小龍左、右手的伸展長度。圖2-3、圖2-3A從背面展示出李小龍的另一種姿勢,對他伸出的手臂可看得更清楚。

圖2-1

圖2-2

圖2-3

在圖2-4中,可看到兩位拳師的防御姿勢都不正確。左邊那位的右腳跨出太大,身體暴露過多。右邊這位的右腳與左腳相距太近,限制了動作,并且容易失去平衡。

圖2-4

有時(但這種情況很少)可以采用低勢,兩手不分前后。因為許多技擊手還沒有做好對付這種防御姿勢的準備。這種類型的姿勢可以迷惑對手,有力地牽制對手,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阻止對手的突然攻擊。這時,暴露的頭部容易成為打擊的目標,但是你可以依靠靈敏性和與對手保持較安全的距離來保護自己。

處于警戒式時,后手同身體要保持10~11厘米的距離,以便保護脆弱的肋骨部位。前臂輕輕地擋著身體,以便保護身體中部。后手同前肩成直線,置于胸前。

前腳控制著身體的姿勢,如果前腳的位置合適,那么整個身體自然會呈現正確的姿勢。前腳同身體成直線是十分重要的,當前腳向內轉時,身體也隨之向同一方向運動,這樣就只向對手暴露出一個較小的部分。如果前腳向外轉,身體成正面,暴露的部分就大些。對于防御來說,暴露得越少就越有利,但是,中正協調的姿勢對發起攻擊更為有利。

正確的姿勢是警戒式的基礎,它可以減少無效的動作,讓你以最小的體力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要減少那些容易引起疲勞的無效運動和肌肉活動,手臂、肩膀都必須充分放松,出拳要像閃電般迅速有力。前手或兩手要不斷地晃動,但是做動作時要掩護好自己。前手不斷地晃動,就像蛇吐信一樣迅速地閃進閃出,隨時準備做出攻擊。這種威脅性的動作,能使對手處于迷惑、慌張的困境。

要牢記,如果你處于緊張狀態,就會失去平衡和靈活性,而這些對于所有精通武術的人來說是最基本的。雖然松弛是一種身體的形態,卻是受精神支配的,所以必須在自覺的努力中學會引導思想和身體去適應這一新的肌肉活動。實際上,放松是肌肉緊張的另一種狀態,無論進行哪一種身體運動,肌肉都有輕度的緊張,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但是對抗肌必須保持低度的緊張,以便進行協調、優雅而有效的運動。通過不斷實踐,就能夠隨意獲得這種放松的感覺。習慣了這種方法后,就應該在可能引起緊張的情況中采取這種方法。

圖2-5

要經常對著鏡子檢查自己的姿勢、手的位置和動作。看你的姿勢是否像一只貓站在那里,弓背、低頦、前肩稍微抬起,隨時準備撲跳。腹肌局部收縮,同時肘部保護側翼,不要給對手留有襲擊的空隙。這種警戒式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姿勢。對于蹬踢、擊打以及給身體提供足夠的力量來說,也都是最有利的姿勢。

圖2-6

以下姿勢中的缺點:

圖2-7:前腳跨出得太遠,妨礙了做動作,把全身重量都放在了后腳。兩拳置于髖部,把上半身和頭部完全暴露給了對手。

圖2-7

圖2-8:姿勢過于端正,容易失去平衡。還擊出拳的時機也被限制了。

圖2-8

圖2-9:前腳跨步過大,身體延伸過度,易受攻擊,特別是身體的前半部給對手造成了進攻的空隙。伸出的手無法靈活機動,而且撤回時會在無意中泄露進攻的意圖。

圖2-9

圖2-10:兩手伸出過多,后臂抬得過高,使身體暴露部分過多。前手過分伸出以至不能進行任何攻擊。

圖2-10

圖2-11:兩腳站位過窄,妨礙了進攻和撤退,也很容易失去平衡。

圖2-11

圖2-12:兩臂位置過低,頭部和上半身都暴露出來了。

圖2-12

圖2-13:身體過分僵硬,進攻的前手伸出得過多,后手又太低。

圖2-13

圖2-14:兩腳站位過寬,無法進行任何形式的變化,采用這種姿勢想發起不暴露意圖的突然進攻是很困難的。下身太暴露,易于被踢中。

圖2-14

圖2-15:右臂抬得過高,使肋部暴露;手臂伸出過長,不易發起攻擊。

圖2-15

圖2-16:這種貓式站立姿勢限制了動作的靈活性,特別是以右前式站立時,向右方做側步是很困難的。其次,以這種姿勢擊出的拳沒有力量,因為身體的全部重量都落在了后腳上。

圖2-16

圖2-17:兩腳站位太窄,失去了步法的彈性。為了具有爆發力和彈跳力,腿應稍微彎曲。

圖2-17

圖2-18:如圖2-16中貓式站立姿勢那樣,身體重量過多地壓在后腳上,這樣就限制了向前運動的靈活性。特別是兩腳站位較寬,當為了打出一拳時,就不得不把身體重心移向前腳,但這就暴露了進攻的意圖。

圖2-18

圖2-19:大部分的身體重量壓在了前腳上,這樣就容易被對方的掃蹚腿掃中而失去平衡。向前跨度太大的站立姿勢,膝和脛部也易于被對方踢傷。

圖2-19

圖2-20:兩手置于髖部,身體和頭部完全暴露,容易被擊中。由于后腳處于十分別扭的位置,使襠部毫無必要地暴露出來。

圖2-20

圖2-21:這種姿勢使身體、臉以及前腿的膝、脛部都易遭受攻擊。此外也限制了自己進攻和防御的靈活性。

圖2-21

2.2 平衡

平衡是警戒式中最重要的方面。如果沒有始終如一的正確平衡,你就會在動作中失去對身體的控制,只有正確、及時地調整身體的重心,你才能保持平衡。雙腳應當位于身體的正下方,兩腿自然、舒適地分開,間距為一自然步,這樣就能站得穩,身體重量可以均勻地落在兩腳或稍偏重于前腳上。前腿膝關節要微微彎曲,身體重心稍前移,但前腳腳跟要輕輕著地,以保持身體平衡和減緩緊張程度。前腿也應該與膝蓋相對成直線,不是鎖定,而是要處于靈活和適度寬松的狀態。雖然以上原則一般是適用的,但并未嚴格規定腳后跟是應該抬起還是放平,這要取決于當時的情況和身體的位置。

出拳時,后腳跟要像彈簧似地抬起,促使身體重心很容易地迅速地移向前腿。在實施打擊時,其對整個身體的作用就像彈簧一般。后腿膝關節應像前腿膝關節一樣稍稍彎曲,但要保持放松和穩定。很難見到一位優秀的拳擊手出拳時,其膝部是直的,甚至在他突然移動時也是如此。警戒式為身體提供了極好的平衡條件,并應該不斷地保持下去。身體向前的一面從前腳腳跟到肩的端部形成了一條垂直線,如圖2-22(正面)和圖2-23(俯視)。在圖2-24中,李小龍的側視姿勢顯示出他兩腳間的正常距離,兩膝關節微微彎曲,后腳腳跟抬起得比前腳腳跟略高。

圖2-22

俯視圖

圖2-23

圖2-24

這種姿勢具有如下幾個優點:快速、輕松,能讓你保持身體平衡、移動自如和出拳有力。

有效的平衡是在任何位置上都能夠通過控制重心來控制身體。即使身體因傾斜或處于不穩定的狀態而失去根基,也能夠迅速地保持和恢復平衡。

在圖2-25中,李小龍在面向對手后退時,仍然保持著穩定的平衡。在圖2-26中,他長擊一拳,但仍控制住了身體,以防對方反擊。

圖2-25

圖2-26

要想在運動中更好地控制身體重心,你就要使用碎步和滑步,而不要用跳步或交叉步。要想移動得迅速,可采用幾個小快步。在同一段距離里用兩個中等步子代替一個長跨步。要根據對手和自己的動作情況來不斷地變換身體的重心。例如:迅速前進時,身體重心就應敏捷地移向前腳,發出快速、短促而突然的一拳,做后撤或迅速后移時,身體重心應稍移向后腳,以便在平衡中躲閃或還擊。

除了在出拳或起腿的時候,你必須避免做大跨步及在運動中不斷把身體重心從一只腳轉向另一只腳的動作。因為在重心轉換那一瞬間的失衡,勢必會使你處于一種容易受到攻擊的位置。這樣不僅會阻礙你強有力的攻擊,而且會給對手提供進攻的機會。

你不僅要在靜止中保持平衡,還應該力求在運動中也保持良好的平衡。特別是在有效地出拳和起腿時,必須力求用完美的平衡狀態來控制身體,因為此時你必須不停地在兩只腳之間轉換重心。在不斷改變身體重心的情況下保持平衡,這的確是一門不易掌握的技藝。

在進攻或防守時,改變戰術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不可過于偏離基本姿勢。圖2-27的姿勢不錯,但身體重心偏前腳多了一點。所以只要他試圖出拳進攻就會失去平衡,如圖2-28。正確的姿勢取決于正確的平衡,掌握正確的平衡和完美的時機是持續進行踢、打動作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圖2-27

圖2-28

兩腳理想的站位是一只腳能夠迅速地向各個方向出擊,并能成為全力進攻時的一個轉動軸心,而另一只腳能夠讓你保持有效的平衡,用以抵擋來自各方的攻擊,同時也提供了出其不意的打擊力,就如同打棒球一樣,揮動球棒的力量也是由腿部產生的。

警戒式展示出了由于身體在一條直線上而產生的平衡和運動自如的狀態。圖2-29中的姿勢兩腳站位過寬,偏離了正確的直線,這種姿勢雖然提供了強勁的力量,但是喪失了速度和有效的運動范圍。圖2-30所示的姿勢兩腳站位又過窄,盡管提供了速度卻失去了力量和必要的平衡。

圖2-29

圖2-30

在出拳或踢腿時,全身動作不要過大,因為那樣會影響平衡。一個站立姿勢的對手在進行反擊練習時,當他一拳打空而失去平衡的一瞬間,就往往容易受到反攻。他唯一能夠依賴的,也是相當安全的辦法,就是保持膝部的稍微彎曲。

學習了解動覺的感知度,這是一種感受肌肉收縮和舒張的能力。要掌握感受肌肉的收縮與放松的本領,唯一的方法是置身體及身體各部分于不同位置,并深切地感受它們。例如,先使身體處于平衡的位置,然后再使身體傾斜失去平衡,在向前、向后及向兩邊運動時感覺其中的懸殊差別。一旦獲得了這個感覺,當身體運動從自如到別扭,從輕松到緊張時,就可運用這種感覺來不斷引導身體的運動。最后,使動覺達到很敏銳的程度,即當身體的動作不能以最小的努力來取得極大的成效時,就會感到不舒服。

為了培養正確的平衡能力,要采用左右兩邊的站立姿勢練習,特別是在完成同一種戰術或訓練時,應左右交替進行。在兩個練習的間隙,穿運動服或鞋子時,要用單腳站立來穿,因為這樣也是一種鍛煉。

黐手練習是鍛煉平衡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在黐手過程中,兩位練習者的兩腳相互平行站立,如圖2-31和2-32。雙方的兩手伸出,直至雙方兩手的腕部互相接觸在一起。各自的一只手在對方的內側,另一只手在外側,兩臂前后做反時針旋轉運動。練習時向手臂施加壓力,以迫使對方離開原來的位置。為防止離開原來的位置,各自的膝部須稍微彎曲,并降低髖部位置以保持身體重心的穩定。這種姿勢能夠獲得兩側的良好平衡,但不是前后的平衡。最后,李小龍是用一只腳向前來改變他的姿勢的,如圖2-33和2-34。這種姿勢具有較好的全面平衡,并為能量的運用形成更好的結構。雖然這并不完全是截拳道的警戒式,但卻與它比較相近。在67~71頁對“黐手”將有更多的討論。

圖2-31

圖2-32

圖2-33

圖2-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来宾市| 确山县| 寻乌县| 冀州市| 酉阳| 雷州市| 包头市| 江北区| 西乌| 章丘市| 泾川县| 张家港市| 贡嘎县| 南开区| 乳山市| 罗江县| 镇安县| 河曲县| 广州市| 安顺市| 林口县| 渑池县| 大埔县| 芒康县| 黔南| 阿尔山市| 昂仁县| 古丈县| 依安县| 菏泽市| 南城县| 德保县| 华亭县| 朔州市| 广灵县| 琼中| 临武县| 红桥区| 织金县|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