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正確思考財富觀

◆敝帚自珍,我視錢財如命;棄之若屣,你視財富如糞土。

◆古往今來,多少人看不透一個“利”字,好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為之嘆;又有多少人悟徹了個“財”字,好個“毀家為國,舍財紓難”我為之贊!是的,林子大了,什么鳥兒都有,或有家財萬貫卻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者;或有家道小康卻施粥舍藥、修橋補路者;或有居高位卻巧取豪奇、貪贓枉法者。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就是人,這就是人的財富觀。

財富圖騰

——越撲越旺的烈火

1999年《財富》全球論壇上海年會招引了國人的高度關注。如果說,以往的《財富》論壇年會對于普通中國人來說,還有著這樣那樣的遙遠感,那么1999年的年會,則在國人心頭有了相當的親近,當然更是份量。在我們社會的精神生活中,在本來就有著極大熱情的財富追求中,財富圖騰——對財富的高度崇拜——的形象更加清晰了。

中國人是過怕了窮日子的。當1949年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人滿懷著“國強民富”的信念,展開了一場富國而后富民的財富創造運動。國人“忘我”地勞動將個人對于財富的追求融合于全社會財富的共同增長之中,“大河有水小河滿”的財富諺語,實則為那個時代關于財富創造與分配的經濟制度的通俗之言。

雖然我們曾經不自覺地“拋棄財富”,但財富豈是一拋就能夠棄得了的。可以說,我們從來就沒有真正舍棄過對于財富的崇拜,財富一直都是我們心中的“圖騰”。毛澤東的名言“落后了就要挨打”多少流露出天之驕子骨子里的財富觀。

馬克斯·韋伯認為,“獲利的、對營利、金錢(并且是最大數額的金錢)的追求,這與資本主義并不相干。這樣的欲望存在于并且一直存在于所有的人身上,貴族、藝術家、貪官、士兵、侍者、車夫、妓女、賭徒、乞丐均不例外。可以說,塵世中的一切國家、一切時代的所有的人,不管實現這種欲望的客觀可能性如何,全都具有這種欲望。”的確,在我們已經經歷過的歷史中,“獲利欲望”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就是在所謂視財富為“糞土”的年代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懷著一個“財富之神”,只是在那個歷史時期,這種“財富之神”沒有顯性化、外在化而已。

如果說,對于財富的崇拜本是世間人所共有的基本特性,那么,對于國人來說,“文化大革命”就還有其奇特的“貢獻”——由于它壓制了人性中最基本的財富欲望,自然就制造了人們對于財富的極度渴求。因此,財富欲望的桎梏一當解除,人們對于財富的追求與發泄立馬就暴風驟雨。這就是歷史,這就是人性。財富“圖騰”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能夠激勵人們去創造財富,從而創造幸福;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在創造財富的同時,孽生出災難來。

就像財富從來就不是幸福的代名詞一樣,財富“圖騰”從來也不是永恒幸福的源動力。創造財富只有當與創造幸福相聯系時,才具有人類價值和人類意義,才是幸福。否則,創造財富只不過是一杯自己釀造的苦酒,耗費著資源卻得不到幸福,還可能得到巨大無比的痛苦。其實,在西方發達國家,人們對于財富的觀念在發生著相當程度的變化,那種“圖騰”崇拜雖然仍然存在,但財富的概念卻在悄悄地增加著“公共財富”的內容——不但是那種能夠掌握在手的、產權清晰歸己的財富應當創造,那些不在手的、產權不歸己而必須共有的財富,如清潔的空氣、清澈的河水、湖水、干凈美麗的居住環境,都應當去創造。而后者,更多地表現為對于個人財富創造欲望的限制,對于資源采用的節制,和對于公共財富的珍惜與保護,更不用說過于浪費了。這顯然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財富“圖騰”崇拜,而非那種初級的物質財富欲望。

在國人的心目中,我們還遠遠沒有這等對于財富的崇拜,“公共的財富”通常被看做非己的財富或“他人”的財富,而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的財富就永遠不是自己的財富。這等初級性的財富“圖騰”,驅使著人們對于公共財富無限制的攫取和浪費。當我們看到長江變黃河的時候,當我們看到黃河變干涸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沙塵暴肆虐的時候,當我們看到黑雨飄灑的時候,我們不是都感覺到了揪心的痛嘛?完了,是否應當有所警醒呢?“天人合一”是我們的祖輩固有的深刻理念,它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而今,不能不贊嘆我們祖先的遠見卓識。沒有自然和諧環境的財富,是種痛苦的財富;惟有與自然和諧環境的財富,才是人類社會真實的幸福所在。

我們曾經有過一段壓制求富、扭曲人性的歷史時期,如今,我們正將處在對財富的高度崇拜時期。誠然,求富求利是人性之火,撲是撲不滅的。然而,求富求利之火應怎樣燒,我們是不是應該深刻地反省和思考呢?

不要夢想一夜暴富

一個人到一個新的企業里,最開始的磨合是很痛苦的。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人往往想的是:我想干什么。而企業對你很現實的要求是:你該干什么。能把這兩者很好地統一起來不太容易。賈剛(新希望集團北京永好科技公司總經理)說:我到新希望集團只有三年的時間,還是個新兵。像希望集團這樣的企業,通過自身的發展,已形成了自己特殊的企業文化。對于進入這個企業的新成員也有著特殊的要求,每個人自身也有一個進入這個集體的適應過程。

我經歷這個過程,是在進企業的頭半年。一方面要看我投身的這個集體擁有多大的發展實力和潛力。同時對于我來說所有的一切又是很陌生的,或者說你以前遠遠地看著它的時候,和最終你走進它的時候看它是完全兩樣的,這么一個反差,你怎么去適應,然后使自己在這個集體中找到一個位置,而這個位置是這個集體能夠接受的,能夠發揮你的作用。這很不容易。

以前我更多想到的是:我想干什么。好像你理解企業的發展方向,理解企業的意圖,理解老板意圖,而更多的是以你的好惡去考慮事情,所以說是,去干什么。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思維定式,因為我來之前也是在企業里做事,而董事長是政府官員,企業的很多事情就交給我這個總經理。而來到這兒之后,實際上企業對你也有一個要求,這個要求就是:你應該做什么。起初這兩點不是非常吻合,就是這種不吻合又想去吻合它,這個過程很痛苦。最終還是個心態的問題,心態平和了,考慮更多的就是應該做什么。你只要把“你應該做什么”給做好了,你就會得到“我想干什么”一樣的收獲。我經過了半年多到一年的時間。因為自己在來的時候也是比較浮躁,總想立竿見影地做些事情,而且覺得到一個更加有實力的、機制更靈活的企業、機會更多的企業,更能展示自己。這種愿望是很強烈的,但同時也給自己一個要求,不管怎樣,要安安心心地做。不要輕易地碰到不順心的時候或碰到挫折的時候就馬上想到折回。

我記得來了四五個月后,我回去辦手續,有的同事就說賈鋼可能要離開。但我沒離開。實際上我們一批同時來到新希望集團的同事中,能夠留下來做高層職員的都有這樣一個體會,企業本身就是一個舞臺,或者一個圈子,它有它的規則。你可以在外面評判它的好與不好,一旦你成為它的一員,起初就有一個條件,就是你要接受這些東西。在心理上要認同它,否則的話你會很痛苦。

如果把做經理人士看做是簡單的發大財的途徑,那是不現實的,特別是希望自己在一個長期的、穩定發展的企業中,而不是靠抓一些瞬間即逝的商機狠狠地撈一把,隨時都把整個企業放在那種輪盤賭上。你以一個經理人,哪怕是一個高級管理人的角色進入這個集體,就應該放棄一夜就成為百萬富翁的想法,你才能較快地第一容入到你自己認可的事業當中,第二你會很容易地在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那么在大的發展機遇中獲取、得到自己合理的一部分利益。

錢是掙不完的

“錢是掙不完的”已成為時下一些人的口頭禪。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說明掙錢是無止境的,也就是說不要太拼命掙錢,該松口氣時還得松口氣。二是人生不僅僅是為了錢,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其他。

某人在外謀生已有多年,掙的錢也不少,可是遺憾的是,他的妻兒還留在家鄉,一家團聚的愿望遙遙無期。有數的幾次匆匆相聚、別離令他常多感慨,所以每每產生回鄉打工的念頭。不管這念頭是否會成為現實,但“錢是掙不完的”這句話確實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社會經濟發展很快,在家鄉掙錢的機會也是很多的。如今人人都積極去掙錢,只要是合法掙來的,對社會對個人就都有益。所以提倡多掙錢,也是無可非議的,關鍵問題是:只顧掙錢而忘掉了其他的東西,值得嘛?

很多妻子常常這樣抱怨:“我的老公就知道掙錢,家里什么也不管了。我寧愿他少掙點錢,像過去一樣多關心老婆和孩子。”真有悔教夫婿覓封侯之慨。

這些丈夫或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或許是欲壑難填,一心要做大富豪,把心思撲在掙錢上而顧不了家。但他們可能不懂得“錢是掙不完的”這個簡單的道理。

過去婦人求神拜佛,大都祈求菩薩保佑老公“升官發財”,但現在“希望老公多想著我們,錢少掙些也就算了”的說詞也開始出現。細想起來并不奇怪,這反映了相當一部分人的人生態度,也透視出一種新的社會現象。現在不少婦人提起丈夫“發財”兩字便心驚膽顫。這除了怕丈夫為了發財而冷落家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害怕丈夫發財之后就把糟糠之妻拋諸腦后,另尋新歡。

在這個五光十色的商品社會里,物欲橫流,處處充滿著誘惑。如果把心思全部放在掙錢上,而把其他一切都忘得干干凈凈,那么,到頭來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更多。到時盡管飛黃騰達,但也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話:“窮得只剩下錢”。

其實,人生不僅僅是為了錢,錢也不能代替一切。如果只顧掙錢,不管一切,甚至利欲熏心,錢迷心竅,那么,失去的就不僅僅是家庭和孩子,恐怕連自己也會陷入深淵。

須知,錢是掙不完的!

李嘉誠:揮金如土,惜錢如命

李嘉誠的錢多不多,當然多,他是華人首富;李嘉誠大方不大方,當然大方,你不見他動輒十億、百億的投資,動輒百萬、千萬的捐贈,絕非尋常之輩能望其項背的。然而,如果我說他是個“吝嗇”之徒,若是有一元錢掉在地上,他也會彎腰把它撿起來,你相信嗎?不久前,李嘉誠基金會西部教育計劃訪問團一行到西寧訪問。

在青海大學座談會上,當青海大學負責人談到校園網絡建設需資金800萬元時,李嘉誠詳細詢問了光纖鋪設等情況,沒等校方介紹完,他便抓起桌前礦泉水瓶,走上前臺,指著手中的水瓶說,本來生產這瓶水需8萬,但在申請資金時卻說需要10萬,那么,多余2萬就是浪費,辦多少事就該花多少錢。隨即,李嘉誠又對青海省省長趙樂際說:“要我馬上拿出一個億,我面不改色,但誰要在地上丟一元錢,我會立刻撿起來的。”后來在勝利賓館聽取青海省政府介紹的幾個項目時,李嘉誠再次舉起桌前的礦泉水對在場的人說:“這個水瓶的厚度已完全夠用,那么我們為什么還花錢把它加厚呢!再有錢,也不能浪費;再花錢,也要花到實處。”

李嘉誠長期弄潮商海,成為叱詫風云的世界人物、華人首富,絕非憑一時的僥幸,肯定有其道理。李嘉誠用撿一元錢和掏一個億這樣巨大的反差比較,委婉而又實在地批評了某些急于引資的西部人對待金錢的不正常心態。

如果不把投資者的錢當自己的錢用,那么再多的投入也無濟于事。李嘉誠“借瓶說錢、以一比億”的目的并不在于多給還是少給,而是一個成功者在教我們用錢之時如何決斷和取舍:該出手時,一擲巨萬、揮金如土,臉不變色心不跳;不該用時,要攥緊每一個銅板,每一分錢都是命。

換句話說就是,花錢得失不在多少巨細,而在子該與不該,當與不當。

大家的“財富觀”

我們生活在一個財富迅速膨脹的時代,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創造財富,享受財富。個人生活的改善,自我價值的顯現,社會效益的達成,以及個體的人格魅力和行動軌跡對大眾的影響力,都在以一種創造財富的方式得以實現。可以肯定的說,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工作就是創造財富!

我們的身邊就站立著一個個頂天立地的財富人物,他們的名字和事業成為大眾的楷模和奮斗方向。

而比偉大的財富人物更有價值的是他們在經歷種種磨練之后形成的財富觀,這些金子般的思想不僅是他們的人生經驗,更是他們之所以頂天立地的思想基礎。

下面是九位財富人物——柳傳志、丁磊、陳東升、王志東、張朝陽、董文標、關國亮、袁隆平、濮存聽講述他們對財富的看法。聯想總裁柳傳志:用智慧、汗水和機遇創造財富,他說:財富觀這個問題是一個大問題,應該說也是一個敏感的問題。我們開始創業的時候,大家希望解決溫飽,發展更好一點,日子過好一點。我們的企業是中國科學院的企業,我有一次參加院里的會議,我們有一個企業,當時每年能夠贏利1個多億,他們的總經理沒有股份,一個月八千多元錢的工資,有人提出,應該考慮他的股份問題。當時大家一片驚訝,八千多元,夠高的工資了。當時我感到了非常大的壓力,非常希望得到社會和政策的支持。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有意識的把公司的股份制改造的事情提到了重要的日程,把個人財富的積累和公司財富的積累統一到一個軌道上來。

在美國、在香港,凡是那些市場經濟體系比較完善的地方,人們對待財富的看法是比較公正的,人們在信守一個成熟的游戲規則,憑著自己的能力和機遇發展自己,積累財富,多交稅,多做一些公益事業,從而贏得人們的尊重。所以,在那些地方,有別墅,有高級汽車,人們感到很光榮。

但是在國內就不同,因為市場經濟體系不太完善,游戲規則不規范,有些人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獲取了大量的財富,我們這些通過汗水和智慧創造了財富的人也被籠統的混在一起,把正當的財富列為兩極分化中的一極,這使我們感到了壓力。

在一個健康的社會里,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財富是光榮的,采取不正當的手段牟取私利是可恥的。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通過勞動創造財富,不要采取不正當的手段,一定要踏踏實實的工作。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希望我們的媒體不斷傳播這樣的人生理念。嚴格地說,我個人對財富的占有和使用并沒有實質性的變化,特別是勤儉節約的習慣我一點也沒有丟。20年前,我很窮,那時一個月的工資才幾十元錢,我和愛人想給自己和孩子們每人買一條毛褲,需要幾個月的積攢。20年后,我不需要這樣精打細算了,但是一個人,就吃幾碗飯,就睡一張床,沒有必要讓自己的財富欲望無限膨脹。我要求我的孩子節約,用自己的力量創造財富,就是讓他們知道創造財富的艱難,知道一個人對財富的需要有一個限度。

網易總裁丁磊:永遠處在一種創造的過程中,他說:我對財富的看法很平淡。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特別在乎收入是多少,但當我創辦一個企業的時候,當我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并不覺得生活有多大的變化,財富對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并不能形成多大的影響,創造財富應該是這個時代每個人前進的動力,因此,人永遠處在一種創造的過程中。

泰康人壽總裁陳東升:偉大的企業家是國家最寶貴的財富,他說:在一個寬闊的視野里看,企業家是國家的財富,是偉大的創造者。相比之下,企業家個人的財富是微不足道的。近300年的世界歷史,事實上就是一部創造財富的歷史,而創造財富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企業創新的歷史,企業創新的靈魂是企業家,企業家的精神是偉大的。在中國幾百年的歷史里,只有偉大的政治家,偉大的藝術家和科學家,就是沒有偉大的企業家,真正的企業家是應該用偉大二字來形容的,如果更多的企業家能夠真正達到偉大的狀態,我相信,那是中國最輝煌的時代。

新浪前總裁王志東:創造財富是一種時代精神,他說:我在中關村已經有15年的時間,看見了巨大的財富滾滾而來,滾滾而去,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洪流中,我看見了一批優秀的企業成熟了,企業的成熟其實就是財富的穩定,一批杰出的人在為社會創造財富的時候,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財富。10年前,人們不敢想象中國的計算機行業會發展到今天的這個樣子,中國人在積累個人財富,公司財富的同時,更大范圍的是積累了國家的財富。因為中關村,因為中關村的財富,因為創造財富的人,中國強大了。如果沒有個人創造財富的原動力,中國目前的IT業是不會達到現在如此強盛的規模的。這個時代最有價值的精神就是創造財富,最有愛國主義精神的也是創造財富。我們應該弘揚這種時代精神。

搜狐總裁張朝陽:創造財富是對自我的挑戰,他說: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金光大道》,有一個觀念一直記得:有錢人最可恥,貧窮的人最光榮。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生活在這個概念里。改革開放20年,中國人的價值觀發展了巨大的變化,積累財富成為一種時代精神。現代社會創造財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時候對一個人的極限會提出挑戰,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一個人越來越成熟。回憶自己走過的路程,意識到創造財富的過程就是一個現代人成熟的過程。

民生銀行行長董文標:民生銀行是民營企業家的財富,他說:作為中國第一家民營銀行行長,我認為民生銀行的責任就是為廣大的民營企業創造財富提供資金支持。民生銀行已經上市,這個金融板塊中的惟一的民營性質的股票,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適應長期投資。從財富的角度看,民生銀行集中了廣大民營企業的財富,又將支持他們創造更多的財富。

新華人壽總裁關國亮:最大的財富是方法,他說:2000年,我們完成了與世界一流的保險公司進行合資經營的壯舉,這是一次財富的大集中。需要時刻把握的是,引進外國保險公司的資金,不是第一目的,真正引進的是外國保險公司的經營理念、管理方式和企業文化。新方法才是新華人壽獲得的最有價值的財富。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知識就是財富,他說:2000年隆平科技上市,袁隆平以自己的名字獲得了200萬元財富,他的知識得到了具體的體現,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后,袁隆平科技一路攀升,再一次展示了科技知識的巨大價值。熟悉袁隆平的人知道,他一生從不提到如何賺錢,惟一的工作就是用知識進行創造。他是在一種不追求財富的過程中得到了巨大的財富,而袁隆平為別人創造的財富,是不能用數字來計算的,他把人類帶進了一個嶄新的水稻新時代。

演員濮存昕:“用形象為社會創造財富,他說:在國內的傳媒中,有一批媒體認為我把個人形象和社會財富聯系在一起,并因此推舉我為2000年中國財富人物人選人物。我感到意外,但覺得這件事情本身很有意義。創造財富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光大的時代精神,從事藝術的人,在創造藝術價值的同時,應該要有一種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使命感。在西方,文化是一個很發達的經濟產業,演員應該用自己的力量促進國內文化產業的形成。我為商務通擔任形象代言人,一方面用自己的形象為一個企業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我按照國家的法律交納個人所得稅,應該說,我為社會創造了財富。”對如此眾多的財富人物的財富觀進行集中的展現和分析,是一件很有價值的工作,我們發現,每個人都為自己和社會創造了財富,但每個人都在一個形而上的高度超越了財富本身。我們每個人都是富有創造力的精神載體,當我們為自己、為家人、為朋友、為社會追求財富的時候,我們展現了作為一個人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種更高一級的追求使我們脫離物質的奴役,成為了一個高尚的人。

姜昆談“財富觀”

談起財富,姜昆感慨萬千。他認為:

人生磨難是財富

曾經作為知青在北大荒插隊、“農活干遍”的姜昆,提起當年的苦,一點都不后悔,他始終認為:人生磨難就是一筆財富。兩年前,姜昆在美國舊金山參加一個當地華人舉辦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紀念活動。會后,一個美國記者問姜昆對那場運動怎么看?姜昆仍然說:青春無悔。那人又問姜昆的女兒現在在哪兒,姜昆說在美國讀書。于是一個很刁鉆的問題就出來了:“既然你說北大荒鍛煉人,為什么不把女兒送到那兒去?到美國來干嗎呀?”姜昆說,如果中國現在還是“文化大革命”,還是那種環境的話,無論是我自愿,還是她自愿,或者是出于無奈,我們都義無反顧,還是要走那條道路。

父母人緣是財富

姜昆父親當過小學教師,母親在北京某街道居委會工作。雖然“文化大革命”當中,父親被當成黑五類,惹了“麻煩”,當時人們還是悄悄在幫助這個七口之家,他母親曾經自豪地說,“在東四北大街,沒有我借不出錢來的人家。”那意思是說,我人緣好,只要張口,錢準都借到。可姜昆聽了卻很難受。就問媽媽借了多少錢,他媽媽拿出一個本本,里面密密麻麻記了許多。姜昆就暗暗發誓,我這輩子要實現三個愿望:第一,要把媽媽借的所有債務都還掉。第二,要把媽媽手中的欠賬本變成一本存折。第三,要讓媽媽枕頭下面再壓上100塊錢(當時姜昆的月薪是32元人民幣)。讓媽媽永遠不為錢著急。

笑星“資源”是財富

年近半百的姜昆,近年才想起向互聯網進軍。他說剛開始的時候,困難很多,要精通英語,要跟從國外歸來的碩士生、博士生甚至是境外人士打交道。但他不畏難,一點一點地學,漸漸姜昆就發現:做一家以娛樂資訊為主、兼顧其他的商業網站,在演藝圈擁有良好人際關系和廣泛“群眾基礎”才是最重要的。而自己相聲說了二十多年,結下的朋友千千萬,正有這方面的優勢啊!不過他對通過互聯網怎樣賺取財富,賺取多少財富始終“語焉不詳”。他只是說自己現在最大的財富就是“餓不著,丟不了”。

抗洪英雄李向群的財富觀

“為富要仁。這個仁,講小點,就是要多做好事,做善事;講大點,就是為國分憂,為國效力。”這是李向群日記中的一段話。這段話,很樸實,集中反映了李向群的財富觀。

李向群來自海南特區,家有資產百萬。但他卻放棄了優越的生活享受,走上了當兵的艱苦道路。入伍前,他依法掙錢,入伍后,他合理用錢,對己“吝嗇”、節儉,對人慷慨,自己每月開支不超過10元,而當兵兩年卻為他人、為災區捐款一千多元。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過的一句名言:“追求財富的增長,不是為了滿足一己的貪欲,而是為了要得到一種行善的工具”。能把金錢、財富當做“一種行善的工具”而去追求,這是人生中一種美好、高尚的思想境界,是“為富要仁”的具體表現。

經過近20年來的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一部分人憑勞動已先富起來。腰包鼓起來之后,怎樣管理和使用自己的財富,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應當說“為富要仁”的行為,是值得倡導、贊揚的明智選擇和美好風范。近年來,經常聽到先富起來的人們,主動拿出一部分財富或為“希望工程”捐款,或贊助公共事業,或為家鄉辦一所學校,或救濟災區和孤寡老人等等。這些都是很可貴的。

人們要生存、發展,離不開財富。但人卻不應當是財富的奴隸,而應當是財富的主人。主人也有一個如何當的問題。那種比闊斗富,奢侈浪費,一擲千金的做法只能證明靈魂的空虛,行為的渺小。在如何對待財富這個問題上,最能檢驗出一個人品格的高下。有的人為貪欲而去追求錢財,往往謀之無道,不擇手段,如貪污、受賄、欺騙、走私、販毒、偷盜等他們從謀取財富到使用財富的過程,都是一種“惡”的循環;有的人,雖是經過勤勞致富、科學致富的,但富了之后,卻去吸毒,去嫖娼,養“小妾”之類。財富,可以為人創造幸福,也會為人招來災禍。

常聽到一種說法:金錢是萬惡之源。其實金錢有什么罪過?只有丑惡的靈魂才是萬惡之源。金錢,在品格高尚的人手中,會做出功德無量的善事;在丑惡靈魂的支配下,會干出害人毀己的惡事。李向群對財富的認識,體現了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所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抗洪關鍵時刻,不惜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財富觀,是人生觀的體現,有什么樣的財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觀。李向群之所以能正確、合理地對待財富,就在于他有了高尚的人生觀,而正是這種人生觀,使他的思想進入了平凡而偉大的境界。

反貪局長們的金錢觀

反貪局長的不尋常之處,在于他們時刻與經濟犯罪分子打交道,又時刻與金錢打交道。看過一幕幕利欲熏心的丑劇,也經受了一次次金錢利誘的考驗,他們是如何看待金錢的呢?年初,在江蘇省檢察院的一次座談會上,反貪局長們紛紛敞開心扉,坦陳自己的金錢觀。

蘇州市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吳雪芳說,從事這么多年反貪工作,經歷過犯罪分子要給我10萬元誘惑的考驗,也有朋友勸我辭職開公司、當律師賺大錢的勸告,但我始終認為,追求金錢不應成為人生的惟一目標,否則就會走入迷途。查辦原蘇州市外經委副主任丁虎才一案對我觸動很大,丁虎才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暴斂橫財近300萬元,但他的目標是要在任職期內積累500萬元的原始資本,受賄、索賄、貪污,種種手段都用上了,有了這么多錢又不敢存銀行,家里藏的到處是錢,有時他把一扎扎錢拿出來欣賞,心理上得到滿足。像丁虎才這樣的人看待金錢沒有一顆平常心,目標定錯了,路也就跟著走錯了。

現在是南京鼓樓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的謝健當過多年反貪局長,她說,如果有人問“有錢好還是沒錢好”,我肯定會回答“有錢好”,但是這要有一個前提,這些錢必須是自己誠實勞動所取得的合法收入。17年的反貪工作,我接觸過幾百名跌倒在金錢腳下的人,這些人職位高低不同、犯罪情節不同、涉案金額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錯位”,隨之帶來的金錢觀的嚴重扭曲,親情、事業與金錢相比反而“一文不值”。原江蘇省計經委副主任管保萱受賄七十多萬元,他家里書中夾的是錢,床下鋪的是錢,但他的親哥哥帶著兒子來南京找他,回去沒有路費,管保萱的抽屜里就放著1萬元錢,卻假裝身上沒帶一分錢,向同事借了100元錢給哥哥,那次他哥哥和侄子在回家的路上不幸因車禍而喪生了,管保萱被抓后一提起失去親人之事就痛哭流涕。

自古以來,人們就必須用金錢去換取生活資料和所需的服務,因此錢是重要的,但是完美的人生還應有友情、親情、愛情、事業。“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按照公平分配的原則取得自己的合法收入,同時努力工作來回報社會,這就是我的金錢觀。

太倉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陳麗娟談了她當反貪局長時辦的一個案子,這個罪犯的金錢觀,給她留下極深的印象。原太倉市自來水公司總經理胡莉萍,五十多歲了,斂財二百多萬元,家里卻沒什么像樣的東西,衣架舍不得買,衣服就掛在竹竿上。人家送的螃蟹、甲魚,甚至丈夫釣來的幾條魚,都拿到飯店去賣掉。連女兒都不相信她節儉的媽媽貪污那么多錢。陳麗娟說,金錢的多少與人生價值的大小不能劃等號。不義之財越多,人的價值越低。

常州市郊區檢察院反貪局局長韓曉筠說,金錢本身沒有氣味,但如何掙錢、如何花錢卻是有香有臭的。我曾查辦過一個村支書,他一年正常收入有十多萬元,但是還嫌錢少。請他辦事,不給錢不行,有時甚至開口要,哪怕是同村人,也要伸手,哪怕是幾百元,也要裝進腰包。他厚著臉皮斂財,卻身背群眾的罵名。他要那么多錢就是蓋房子,夫婦倆人,城里有一套房子、農村有兩幢小別墅,還要找地皮再造5間房子。從事這么多年反貪工作,我時刻提醒自己,如果把金錢看得過重過大,那人就會成為金錢的俘虜和奴隸。

欲望—財富—中國夢

每個人都有上千種欲望。對此,尼采認為,“欲望是最重要的自然力”;而中國人則是《十不足》——“逐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蓋下高樓并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后少跟隨。家人招下十數個,有錢無勢被人欺。一竄竄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旦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還嫌低。”

人的欲望、對財富的追求的確難有止境,所謂欲壑難填講的正是這個道理。然而,從上面東西方對欲望的描繪和判斷來看,西方觀點明顯是肯定的,我們的評價顯而易見是鄙棄、否定的。

其實,如果一個群體,滅絕了所有一己的欲望硬要捏拿出一個“整體的意志”,這個群體離死亡也就一步之遙了。做企業,說到底是對人的欲望的催生、梳理、組合與激勵。最難管理的,不是想法特多、野心膨脹的群體,而是死水一潭、缺乏激情的群體。當拿破侖說出“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話時,他已經掌握了把一己野心轉化為部隊戰斗力的法寶。說我國企業缺乏競爭力,實際上也就是說缺乏個性的張揚。張揚著的個性之間的碰撞,正是企業競爭力不竭的源泉。

“無商不奸”,是中國傳統文化為商人所下的歷史性判決。就某些(甚至不少)商業活動而言,可能伴有罪惡、狠毒、陰謀、詐騙或色性交易,但就可持續的角度而言,商業活動更需要創造的激情、刻骨銘心的使命意識、見微知著的商業敏銳、全新的科技和個性化商品的擴張。

人類最可怕的敵人是無聊和冷漠。而商業活動說到底是一種使命,是一種對理想的不懈追求。憑借欲望這種自然力,摧枯拉朽,推動文明的演進。過程中的“罪惡”,正是更高文明的助推器。近現代西方國家的進步,是靠著公司市場制度發展中的問題、困惑、混亂、挑戰、應變、罪惡、利益、權欲、英雄、正義、守舊、改革等的交替反復而取得的,是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搏殺中實現的。中國經濟的繁榮,同樣離不開這一切。杜絕“罪惡”,也就杜絕了發展。

如果中華民族始終停留在“克己復禮”的框架里,恐怕中國早就從世界的版圖上消失了。所幸中國歷史上無數的秦始皇、武則天、成吉思汗、張瑞敏、柳傳志、張朝陽們,敢于循著自己的欲望,大踏步地邁進,才直接或間接地推動了中國的發展。縱觀千百年來歷史的發展,熾熱的欲望、張揚的個性、不甘平庸的靈魂,都是直接或間接地推動文明演進的要素。

人類已經走過“物競天擇”的叢林,學會了對欲望的梳理和釋放。家庭、鄰里、公司、機關、社會、民族、國家,凡有人際呈現的地方,都或明或暗,確立了一些對千百種欲望或節制或張揚的規則。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欲望的不斷作用下,不斷生成規則、突破規則、重新確立規則這樣無窮的循環往復。人格的偉大,不在于斷絕欲望,恰恰在于擁有欲望,而且更要善于駕御欲望。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的運程,不在于已經擁有了什么,而在于是否能有效地梳理組合欲望這個自然力,從而生出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為此,既需要去捕捉潛在的或顯明的規則,遵守它的條款和它的精神;也需要樹立企業的價值之榜,激勵最優秀的人才去把握機會主動創造。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欲望的梳理、組合與激勵,當是管理的根由和內容。

美國的發展,有許多可以借鑒的東西。政治領袖們,把個人主義作為立國之本,又能在個性化的張揚中,播種、催生和倡導“美國夢”。使一己個性的彰顯,匯成美國強盛的洪流。

進入新世紀,中國全面強盛的洪流已經涌現,是播種并催生“中國夢”的時候了!有人對中國夢有過這樣的詮釋:“絕對的國家主義和個人主義雙極端或單極端的發展都不足以構成我們的中國夢。我們的中國夢理應選擇一個全面成長的中國觀!它擁有熱烈的傳統、崇高的道德和偉大的風險精神,勇于面對各種挑戰,它制造著別具多樣的創富原理,又大力提倡自得為圣的社會榮譽追求。”

確實,把國人一己私欲,融入中國全面強盛的洪流,將是中華民族雄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途徑。而且,不安分的靈魂,也會在中國全面成長的過程中實現一己的價值,并由此推進群己的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伊宁市| 方正县| 怀仁县| 楚雄市| 晋州市| 从江县| 临朐县| 革吉县| 丁青县| 紫金县| 崇阳县| 彭阳县| 白山市| 张家川| 陕西省| 鄂托克前旗| 旺苍县| 开封市| 永州市| 郎溪县| 昌邑市| 大洼县| 秦皇岛市| 平舆县| 昌图县| 武鸣县| 澳门| 都江堰市| 怀安县| 石嘴山市| 新津县| 敦煌市| 耒阳市| 黄大仙区| 黑龙江省| 新河县| 台南县| 逊克县| 临澧县|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