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0章 莊子 外篇 知北游(一)

  • 水潤國學讀書筆札
  • 花香小札
  • 1585字
  • 2023-10-23 20:45:44

《莊子·知北游》,莊子外篇的第?十五篇,也是外篇的最后一篇,全篇論道,放在外篇的未尾,是為總結如何認知道、體悟道的壓軸篇目。

第一章

提出"道"不可言傳,需自行體悟。

文中"知"代表求知者,"無為謂"代表體道者,"狂屈"代表不拘形跡的近道者,""黃帝"代表凡人領袖。

1.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而適遭無為謂焉。

知北游玩玄水之上,登隱弅山丘,恰遇無為謂。

2.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

知對無為謂說:我有問題向你請教:如何思索、思考才知曉道?如何處事、服從才安于道?如何依循、用何方法才獲得道?

3.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

問了三次(多次),無為謂都不回答。不是不回答,而是不知如何回答。

4.知不得問,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闋之上,而睹狂屈焉。

知得不到解答,便返回白水南岸,登上狐闋山,恰見狂屈。

5.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袂唬喊?!予知之,將語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知將之前問話也問狂屈,狂屈說:唉,我知道,正將告知你,中途想說卻忘如何表述。

6.知不得問,反于帝宮,見黃帝而問焉。黃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知得不到解答,便返回帝宮,見黃帝向他再問。黃帝說:無思無慮才知曉道,無處事、無服從才安于道,無依循、無方法才能獲得道。

7.知問黃帝曰:我與若知之,彼與彼不知也,其孰是邪?

知問黃帝:我與你知曉這些,無為謂與狂屈不知這些,究竟誰對?

8.黃帝曰:彼無為謂真是也,狂屈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黃帝說:無為謂真正對,狂屈似乎對,我與你始終未能接近正確。知道的人不說,說的人不知道,故圣人施行不用言語的教導。

9.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

道不可靠人給予,德不可由外而至。仁可以有所為來達成,義可以有所不為來實踐,禮是相互虛偽的往來。

10.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故說:失道后才有德,失德后才有仁,失仁后才有義,失義后才有禮。

11.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故曰: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

禮,是道的偽飾、亂的開始。故說,修道者每日清除偽飾,清除又清除,以至達到無為境界,達到無為的境界可以無所不為。

12.今已為物也,欲復歸根,不亦難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

如今,已在萬物之中,想回歸根源,不是很難么!要說容易,也只有得道之人!

13.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

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開始,誰知其中的規律!人的誕生,是氣的聚合,氣聚則生,氣散則死。如果死生相繼,我又有何憂患?

14.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

故萬物一體。將所謂美好的東西稱為神奇,將所謂厭惡的東西看作臭腐,而臭腐可轉化為神奇,神奇可轉化為臭腐。

15.故曰:通天下一氣耳。圣人故貴一。

故說,天下同是一氣(本源)罷了。圣人因此看重萬物同一的特點。

16.知謂黃帝曰:吾問無為謂,無為謂不應我,非不我應,不知應我也;

知對黃帝說:我問無為謂,無為謂不回答我,不是不回答我,是不知如何回答我;

17.吾問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問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

我問狂屈,狂屈中途想告知我卻沒告知我,不是不告知我,中途欲告知而忘如何告知;如今我請教您,您知答案,又為何說不接近正確?

18.黃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

黃帝說:無為謂真正懂道,因為他不知要說什么;狂屈接近懂道,因為他忘了如何表述道;

19.予與若終不近也,以其知之也??袂勚?,以黃帝為知言。

我與你終究不接近道,因為我們都認為知曉那不可說的道??袂犅労?,認為黃帝此言明智。

備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三年九月讀書筆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宝兴县| 宣汉县| 白玉县| 双桥区| 罗江县| 廊坊市| 闽清县| 蒙山县| 定边县| 敦化市| 县级市| 新竹市| 秀山| 神木县| 阿荣旗| 山阳县| 梁山县| 侯马市| 玛曲县| 延川县| 雷山县| 岳阳县| 长乐市| 兴国县| 辽阳县| 盐山县| 台山市| 外汇| 乡城县| 唐山市| 永城市| 河北省| 深圳市| 宣武区| 邹城市| 南木林县| 重庆市| 新昌县| 永胜县|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