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3章 莊子 外篇 山木(三)

第五章

此章提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以利之合則利斷義絕,以天性相連則相互包容。

1.孔子問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魯,伐樹于宋,削跡于衛,窮于商周,圍于陳蔡之間。

孔子問子桑雽:我兩次被魯國驅逐,在宋國遭伐樹屈辱,被衛國禁止入境,窮頓于商周之地,圍困在陳國蔡國邊境。

2.吾犯此數患,親交益疏,徒友益散,何與?

我遭遇這些禍患,親朋故交日益疏遠,弟子朋友日漸離散,這是為何?

3.子桑雽曰:子獨不聞假人之亡與?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

子桑雽說:你難道沒聽說假國人逃亡之事?林回舍棄價值千金的璧玉,背負孩子逃走。

4.或曰:為其布與?赤子之布寡矣;為其累與?赤子之累多矣。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

有人問:為了錢財?孩子的價值太少;為怕累贅?孩子比璧玉更累贅,舍棄千金璧玉,背孩子逃跑,為何?

5.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屬也。

林回說:那(璧玉)是以利益結合,此(孩子)是以天性相連。

6.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

以利益結合者,迫于窮禍患害則相互擯棄;以天性相連者,遇到窮禍患害會相互包容。

7.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相互包容與相互擯異差別太遠,且君子之交清淡如水,小人之交甘甜如酒。

8.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君子淡泊卻親近,小人甘甜卻利斷義絕。凡是無緣故地結合,則會無緣故地離散。

9.孔子曰:敬聞命矣!徐行翔佯而歸,絕學捐書,弟子無挹于前,其愛益加進。

孔子說:敬聽您的指教!于是悠然漫步而歸,終止講學,捐棄書簡,弟子無須向他行禮,但對老師的敬愛更加深厚。

10.異日,子桑雽又曰:舜之將死,真泠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緣,情莫若率。

有一天,子桑雽又說:舜將死時,將真理告知夏禹:你當警惕!生命不如隨緣,情感不如率真。

11.緣則不離,率則不勞。不離不勞,則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隨緣則不背離大道,率真則不勞心勞神。不離道不勞神,則不用虛假之物裝飾身形(生命),當然也不必有求于外物。

第六章

莊子自述生不逢時,志士有道德而不能施展,但莊子豁達通透,早已看開。

1.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絜系履而過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憊邪?

莊子穿補丁粗布衣,用麻繩系住鞋去見魏王。魏王說:先生為何這般困憊?

2.莊子曰:貧也,非憊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

莊子說:是貧窮,不是困憊。志士有道德不能施行,是困憊;衣破鞋爛,是貧窮,不是困憊,此所謂生不逢時。

3.王獨不見夫騰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攬蔓其枝而王長其間,雖羿、蓬蒙不能眄睨也。

魏王難道沒見過騰躍的猿猴?它們在楠、梓、豫、章之類大樹上,攀緣樹枝怡然自得,雖羿、蓬蒙之類善射者也不能射中它們。

4.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間也,危行側視,振動悼栗,

待到拓、棘、枳、枸之類帶刺灌木叢中時,行動謹慎,畏懼戰栗,

5.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此非筋骨受束縛不柔軟,而是所處形勢不利,不足以施展才能。

6.今處昏上亂相之間而欲無憊,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見剖心,徵也夫!

現今處于昏君亂相之時,想不困憊,怎么可能?像比干被剖心,此為顯明例證!

第七章

寫孔子處逆境而怡然自樂,談宇宙自然之變化,示人當安然順化。

1.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左據槁木,右擊槁枝,而歌焱氏之風,

孔子受困陳國、蔡國邊境,七日不能生火做飯。他左手靠枯樹,右手敲枯枝,唱起神農時代的歌謠,

2.有其具而無其數,有其聲而無宮角。木聲與人聲,犁然有當于人之心。

有敲擊的器具而無節奏,有歌聲而無音律。敲木聲與人聲,清晰表達唱歌者的心情。

3.顏回端拱還目而窺之。仲尼恐其廣己而造大也,愛己而造哀也,

顏回恭敬侍立一旁,轉頭望孔子。孔子擔心他崇拜自己到太高的程度,愛憐自己至哀傷的地步,

4.曰:回,無受天損易,無受人益難。

說:顏回,不受自然的損傷容易,不受人的助益卻難。

5.無始而非卒也,人與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誰乎!

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人與自然為一個整體。如今唱歌的人是誰呢!

備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三年六月讀書筆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老河口市| 益阳市| 忻城县| 开鲁县| 双江| 曲沃县| 梅河口市| 开化县| 科尔| 江安县| 三明市| 察哈| 将乐县| 湖南省| 炎陵县| 梓潼县| 博罗县| 沾益县| 肇州县| 莲花县| 康乐县| 安平县| 万山特区| 富顺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南丰县| 昌吉市| 乐安县| 日土县| 罗源县| 天水市| 确山县| 南投市| 饶河县| 榆中县| 岗巴县| 略阳县| 安达市| 江津市|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