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7章 莊子 外篇 達生(一)

《莊子·達生》,莊子外篇的第?十二篇。達生,意為通達生命。達生篇,主旨提出修養心神的重要,強調人的精神力量在生命中的作用。

第一章

指出通達生命實情的人,不重世俗之事。認為健全的生命,應當形體健康、精神充沛,心正氣和,與大自然一同變化更新。

1.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知之所無奈何。

通達生命實情的人,不會去追求對生命不必要的東西;通達命運實情的人,不會去追求對命運無能為力的事情。

2.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

保養身體必先具備物資,物資有余卻保養不好的人是有的。保全生命必先使生命不脫離身體,身體未亡,生命卻亡的人也是有的。

3.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

生命來時不能推卻,生命離去不能阻止。可悲!世上的人以為保養身體足以保存生命,而保養身體卻不足以保存生命,則世間還有什么事值得去做!

4.雖不足為而不可不為者,其為不免矣!夫欲免為形者,莫如棄世。

雖不值得做,而不得不去做,這樣做不可避免!要想避免為身體所累,最好拋開世俗事。

5.棄世則無累,無累則正平,正平則與彼更生,更生則幾矣!

拋開世俗事則不會累,沒有拖累則心正氣平,心平氣和則能與大自然一同變化更新,與大自然一同變化更新則接近"道"!

6.事奚足遺棄而生奚足遺?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

世俗事為何值得拋棄,生命之事為何值得遺忘?拋開世俗事則身體不會勞累,遺忘生命之事則精神不會虧損。

7.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合則成體,散則成始。

身體健全,精神充沛,則與能天合一。天地,是萬物的根源,相合,形成萬物之體,離散,又復歸物之原初。

8.形精不虧,是謂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身體精神不虧損,能隨大自然變化更新。精神修養到極高處,反過來可輔助大自然的化育。

第二章

提出保守純和的心靈,從而得以保全自身。

1.列子問關尹曰:至人潛行不窒,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栗。請問何以至于此?

列子問關尹:至人(道德修養至高的人)潛行水中不窒息,踏火不覺灼熱,行走萬物之巔不恐懼。請問為何可以達到如此境界?

2.關尹曰:是純氣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居,予語女。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也,物與物何以相遠!

關尹說:是因持守住純和之氣,非智巧、果敢能做到。請坐下,我告訴你。凡有形象聲色者,皆為物體,而物與物的區別又是那般甚遠!

3.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則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

什么東西足以居于他物之先?是形象聲色。萬物產生于沒有形象聲色之處(混沌之初),終止于無所變化的狀態。(歸于混沌)

4.夫得是而窮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將處乎不淫之度,而藏乎無端之紀,游乎萬物之所終始。

領悟這道理且完全了解其中奧妙的人,萬物又怎能阻礙他!他將處于平和之境,隱于不露形跡之地,游于萬物之本源。

5.壹其性,養其氣,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無隙,物奚自入焉!

專一本性,涵養元氣,德行相合,以通達萬物之根源。像這樣的人,天賦持守保全,心神凝聚無耗,外物又怎能入侵!

6.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

醉酒人摔下車,雖滿身是傷卻沒亡。骨節與旁人相同而所受傷害不同,是因他心神凝聚。

7.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是故遻物而不慴。

乘車時不知,墜車也不知,死生驚懼不入他的心中,故觸撞外物而不驚懼。

8.彼得全于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傷也。

從醉酒中得以保全自身的人尚且如此,何況從自然之道中得以保全自身的人?圣人藏身于自然,故沒有什么能傷他。

(以下幾點似乎與此章無關聯,但有些書有收錄,故也收錄下,當慧言一睹)

9.復仇者,不折鏌干;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是以天下平均。

復仇者,不折斷敵人寶劍;心中有恨者不怨忽來的瓦片,如此,天下太平。

10.故無攻戰之亂,無殺戮之刑者,由此道也。

故,無攻城之禍亂,無殺戮之刑罰,皆因遵循這個道理。

11.不開人之天,而開天之天。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

不開發人為的智巧,而要開啟自然的真性。開啟自然的真性,能培養良好的道德,開發人為的智巧,則會產生盜賊禍害。

12.不厭其天,不忽于人,民幾乎以其真。

對自然不厭倦,對人不疏忽,這樣的人也就幾近純真。

備注:此篇整于二0二三年四五月讀書筆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江县| 南通市| 普宁市| 汝城县| 额尔古纳市| 西充县| 嘉荫县| 蕉岭县| 博湖县| 大石桥市| 西华县| 康乐县| 双柏县| 忻州市| 德惠市| 长治县| 固安县| 清苑县| 河北省| 岢岚县| 金湖县| 木兰县| 青浦区| 如东县| 曲阳县| 西盟| 峨眉山市| 正镶白旗| 博乐市| 宾阳县| 宝应县| 深水埗区| 德江县| 凌海市| 清丰县| 成安县| 界首市| 新宁县| 津南区| 周宁县| 红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