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論述萬物各俱天賦,順天賦自然而為,自適自得。
1.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
獨腳的夔羨慕多腳的蚿,多腳的蚿羨慕無腳的蛇,無腳的蛇羨慕無形的風,無形的風羨慕明察八方的眼睛,明察八方的眼睛羨慕內在寬廣的心靈。
2.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
夔對蚿說:我以一只足跳躍而行,我沒辦法。如今你用萬足行走,又怎么辦?
3.蚿曰:不然。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
蚿說:沒什么。你沒見吐唾沫的情形?噴出唾沫大如珠子,小如霧,混雜吐落而下的不可計數。
4.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
如今我啟動天生的機能行走,并不知自己為什么這樣。
5.蚿謂蛇曰:吾以眾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
蚿對蛇說:我用眾腳行走反倒不如你無腳快,這是為何?
6.蛇曰: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
蛇說:依靠天生機能行動,如何改變?我何必用足。
7.蛇謂風曰:予動吾脊脅而行,則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無有,何也?
蛇對風說:我啟動脊腰行走,似有足而行。如今你呼呼從北海刮起,又呼呼駕臨南海,卻似沒留形跡,這是為何?
?8.風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則勝我,鰌我亦勝我。
風說:是這樣,我呼呼從北海吹至南海,而人們用手指阻擋,用腿腳踢踏,能勝我。
9.雖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為大勝者,唯圣人能之。
盡管如此,吹折大樹、掀翻高大房屋,唯我能做到。故,細小方面不求勝利而求獲得大勝利。獲得大勝利,唯圣人能做到。
第七章
通過描寫孔子的遭遇,提出,知天命、時運,勇敢面對,泰然處之。
1.孔子游于匡,宋人圍之數匝,而弦歌不輟。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
孔子周游匡地,宋國人重重包圍他,孔子仍不停彈琴誦讀。子路進見孔子說:先生為何仍如此快樂?
2.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
孔子說:來,我告訴你。我避諱困頓很久,卻不能幸免,這是命運;尋求通達已很久,卻未能達到,這是時運。
3.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
在堯、舜時代,天下無困頓的人,并非他們才智超人;在桀、紂時代,天下無通達的人,并非他們才智低下,這是時運造成。
4.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
水里行動不躲避蛟龍,這是漁夫之勇;陸上行走不躲避犀牛猛虎,這是獵人之勇;
5.白刃交于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圣人之勇也。
刀劍交錯橫于眼前,看待死亡如生還,這是烈士之勇;知困頓是由天命,知通達是時運造成,臨大難而不畏懼,這是圣人之勇。
6.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無幾何,將甲者進,辭曰:以為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
仲由,泰然處之吧!我的命運自有定數!沒過多久,統兵將官進來,道歉說:以為您是陽虎,故包圍您,如今知不是,請讓我向您表示歉意并退兵。
備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二年十月讀書筆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