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大宗師》第八章???
通過意而子與許由的對話,提出儒家道德規范與理論價值束縛了人的自由天性。??崇尚道的偉大自然存在。???
仍在原文的基礎上了解莊子思想。???
1.意而子見許由。許由曰:堯何以資汝?意而子曰:堯謂我,汝必躬服仁義而明言是非。???
意而子拜訪許由,許由問:堯教導了你什么?意而子說:堯告知我,一定要實行仁義,明辨是非。???
2.許由曰:而奚來為軹?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游夫遙蕩姿睢轉徙之塗乎????
許由說:而你為何還來我這?堯已將仁義墨刻你身,又用是非劓刑你鼻(將仁義是非的觀念灌輸予你),你又如何能逍遙恣意、快樂自在,并隨萬事流變而自得呢????
3.意而子曰:雖然,吾愿游于其藩。許由曰:不然。夫盲者無以與乎眉目顏色之好,瞽者無以與乎青黃黼黻之觀。???
意而子答:雖如此,我仍希望能游于道的境界。許由說:不行。盲人無法欣賞眉目顏色之美好,色盲也無從欣賞彩色錦繡之華麗。???
4.意而子曰:夫無莊之失其美,據梁之失其力,黃帝之亡其知,皆在爐捶之間耳。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
意而子說:無莊自忘其美,據梁不再逞強勇力,黃帝聞道后忘卻自己的智慧,皆因在"道"的陶冶鍛煉中而成。???
怎么知道造物者不會修復我受黥刑的傷痕,修補我受劓刑的殘缺,使我得以更加想認知"道",而跟隨先生呢????
5.許由曰:噫!未可知也。我為汝言其大略。吾師乎!吾師乎!齏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于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所游已。???
許由說:唉,這不可知。不過我說個大概你聽聽。道,是大宗師,調和萬物卻不以為義,恩澤萬世卻不以為仁,長于上古不算老,覆載天地,雕創眾物之形卻不以為巧,如能這樣,就游于道的境界了。?
(不標傍仁義,自在仁義中。無為有為,有為無為。)???
第九章???
借顏回修道的體悟,闡述離形去知的道的境界。??依就反對儒家規范人的思想。主張萬物一體,順應變化,不執滯。???
1.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
顏回對孔子說:我進步了。孔子問:怎樣進步呢?顏回答:我已經忘卻仁義。孔子言:好,不過還不夠。???
2.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
過幾日,顏回再次拜見孔子,說:我又進步了。孔子問:怎樣進步呢?顏回說:我忘卻了禮樂。孔子言:很好,不過仍不夠。???
3.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
又過幾日,顏回拜見孔子,說:我又進步了。孔子問:進步指什么呢?顏回說:我坐忘了。孔子好奇地問:什么是坐忘????
4.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
顏回答:無感肢體,無用視聽,超脫形體的束縛,去除智巧的拘執,與大道渾同一體,這就是坐忘。???
5.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后也。???
孔子說:與萬物同一就沒有了偏好,順應變化就不會執滯常理。你果真賢明,我愿跟從你學!???
第十章???
由子桑的困境,提出遵于命運,順應生命自然的思想。???
1.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輿曰:子桑殆病矣!裹飯而往食之。???
子輿與子桑是好友。陰雨連綿十日,子輿自言:子桑恐怕將餓倒。遂帶飯前去看他。???
2.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焉。???
至子桑門前,聽聞子桑似在唱歌,又似在哭泣,彈琴而吟:父親?母親?天?人?聲音微弱,像吟唱著詩歌。????
3.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
子輿走進屋說:你為何唱這樣的歌詞曲調呢?子桑答:我在探尋使我如此困頓、窘迫的原因,卻不得其解。???
4.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
父母難道會希望我貧困嗎?上天沒有偏私,覆蓋著整個大地。大地也沒有偏私,托載著所有生靈,天地難道會單單讓我貧困嗎????
5.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尋找使我困頓的原因,卻沒找到。所見,到這般絕境,是因命運所致!???
到此,《莊子·大宗師》十章已詮述完。???
再回首看,大宗師每一章的概要:???
第一章講述天人合一的自然觀,逍遙隨意,順其自然,任由自然發展。???
第二章講述生死一如的人生現,不懼生死,不拘形體,在自然萬化中安頓生命。???
第三章簡略道的神奇,道體的無形、無限、高深莫測及永存。???
第四章簡述學道的進程。在萬物紛紜繁雜中保持寧靜的心境,讓心清澈明凈。???
第五章敘述萬物生死存亡為一體的哲理。通達萬物,安時處順,不被外界所困擾束縛。???
第六章講述生來,死歸。不為生死之狀困頓,順應自然造化。???
第七章提出順應生死自然變化,生命永存之哲理。???
第八章提出儒家束縛人性,崇尚道的偉大自然存在。???
第九章依就反對儒家規范人的思想,主張萬物一體,順應變化,不執滯。???
第十章提出遵于命運,順應自然的思想。???
縱觀大宗師十章,旨在闡述何為道,怎樣學道、得道。第八章點此篇之題眼:道即大宗師,為萬物之師。???
備注:此篇寫于一九年三月。??整理于二0二一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