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變天(一)
- 熾熱的黃土情
- 渭水源頭
- 1995字
- 2019-05-05 17:54:09
春天已悄然間逝去,炎熱的夏天隨著火辣辣的太陽大張旗鼓而來。大地上高大的樹木不再是翠綠的,枝條上的葉子已經睜不開眼睛了,卷著半邊臉無奈地凝望著大地。一望無際地田野里,茂盛的麥子隨著微風形成一層層麥浪,期盼著老天爺能普降甘霖。
天空中飄蕩著一絲絲云彩,就像蜘蛛吐出的絲線,這兒一條,那兒一團,一點結伙抱團的意愿都沒有,只是信馬由疆地到處亂飄。田地里干活的農民們,仰著黝黑而干癟的臉看著天空,滿臉憂愁。
此刻,付家村里暗流涌動,快要變天了。
(一)
時過幾天,地委對這次調研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城北縣就對此次調研大整改,責令縣委分三個階段完成整改任務。首先要全面整頓全縣各個村委會干部不作為問題。其次,要加強政策宣傳,轉變農民落后的思想觀念。最后,要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解決農村灌溉問題。
根據地委的要求,城北縣縣委迅速召開整改動員大會。
會場內有點吵雜,有的干部在交頭接耳瞎聊,有的干部在竊竊私語相互通風報信,還有些在嘻嘻哈哈地說笑,反正大會沒開之前,會場都是這樣。
左側區域內的夏拉鎮書記張宏亮,副書記劉干部搭拉著臉一言不發,各有心事地想著什么。
隨著響亮的皮鞋聲,會場內頓時安靜了下來。只見七八個縣委領導隨著地委專員一同走進會場。接著,在場的各位領導按事先安排的議程,起立鼓掌歡迎。帶頭的專員邊走邊向大家招手,挺著個啤酒肚搖搖晃晃地緩緩走來。等到各位領導相繼來到主席臺,并按各自的座位就坐以后,專員才笑笑呵呵地請大家坐下。
縣委副書記堯改主持會議,坐在專員的左側,張文龍坐在專員的右側。等會場鴉雀無聲了,只見堯改側著臉向專員請示,專員點了點頭,預示著會議正式開始。
“各位同志,開會之前請大家保持安靜,注意會場紀律。”堯改帶著很濃郁的陜北話說。
“首先,請大家起來,奏國歌。”
隨著一聲令下,在場的干部齊刷刷地站了起來,兩眼注視前方,伴隨著嘹亮的國歌,不約而同地放聲歌唱,聲音甚是洪亮。
“請坐。”
“先由我向大家介紹,參加這次會議的重要領導。”堯改昂首挺胸,精神抖擻。
“地委專員齊勝同志,縣委高官張文龍、李冰、陳建太同志,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堯改邊說邊使勁的鼓掌,會場內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此次會議共有兩項議程,首先有請地委專員齊勝同志對此次調研做通報,大家歡迎。”
掌聲還是那樣的熱烈,有幾個干部為了配合領導的意思,手掌快要拍碎了,露著大板牙表現得很熱烈。
只見齊勝站起來,向大家招手,然后說道:“我授黃原地委高官喬海同志委托,就對畢老調研夏拉鎮付家村情況作一通報,并傳達喬海同志的重要指示。”
齊勝邊說邊從公文包里拿出文件,整了整坐姿,準備宣讀通報。
“這次通報共有內容比較多,我只是總結性的作一通報,詳細內容會以文件的形式下發到鄉村兩級。這次調研很及時,很有必要,發現的問題不少啊,問題很嚴峻啊,同志們。尤其是付家村村委會欺上瞞下,弄虛作假,影響極其惡劣,畢老已經將調研結果上報中央了。所以地委要求大家先整頓村委會,大膽任用有擔當、有知識的年輕干部當村支書,村委會支委至少是小學畢業,適當提高工資待遇,讓他們安下心來帶大家過好日子。”堯改停下來,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
“咱們黃原地區發展不平衡,有的地方頓頓吃白饃,住的是新房子,穿的是新衣服,而有的村連溫飽都沒解決,吃的是黑饃饃,住的是土房子,穿的衣不遮體的衣服。同志們啊,我們這些吃著百姓糧食的領帶干部,沒有看到還是裝作看不到,于心何忍啊!希望大家對此次調研結果高度重視,嚴格按照地位的部署落實到位,由各鄉鎮重要領導親自參加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鼓勵各村民主選舉村支書。”堯改專員清了清嗓子。
“我的發言結束了,最后希望大家趕快行動起來,時間很急很近,抓緊完成各村委會選舉換屆工作,謝謝大家。”說著站起來又坐下。
“齊勝同志的通報針對性強,一針見血,希望大家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
“會議第二項議程,有夏拉鎮副書記劉干部做表態發言。”一陣熱烈的掌聲過后,劉干部拖著沉重的腳步緩緩走向發言席。
“尊敬的齊勝專員,張文龍高官,各位領導們,我是劉干部,是夏拉鎮副書記,就對這次調研做一下表態發言。”劉干部面無表情地說著。
“首先,我身為夏拉鎮書記,沒有深入到基層農村去了解農民的實際生活情況,以致村委會欺壓百姓,弄虛作假。其次,我沒有履行好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仍然存在,忘記了黨的宗旨,黨性淡化。對此次調研,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在這里表態,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會把工作做好做實,深入基層,管理好村委會,帶領大家過上好日子。謝謝大家。”說著向大家深深鞠躬。
會議隨著齊勝同志的點頭示意而結束,時間沒有超過1小時,在座的領導干部已經體會到了會議精神,還有會議所表現出來的深層含義,各個面面帶笑容地走出會場,挺著大肚子向縣委食堂走去。根據會議安排,領導們參加完會議之后,就在縣委食堂就餐。
只見齊勝走在最前面,左右是張文龍和堯改,后面是各鄉鎮領導,有說有笑地向食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