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變天(二)
- 熾熱的黃土情
- 渭水源頭
- 1450字
- 2019-05-06 19:31:17
清晨的付家村,沉浸在憂愁之中,人們已經感覺到了不祥的征兆,正在慢慢地向這片黃土地席卷而來。這幾天天氣出奇的熱,就像一個大蒸籠,快要蒸熟了。
煩躁的村民們大清早就待在麥地里,走走停停,仔細觀察著麥子的生長變化,他們想從細微的變化中發現麥子是不是缺水了,是不是需要補充肥料了。
下午的時光對于農民們是煎熬的,由于天氣太熱,他們只能待在家里或者是坐在大樹下聊天,話題總是離不開天氣。這幾天,反常的氣候變化已經讓他們恐慌,好幾年了,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綠油油的麥子一天天變枯黃,那種無能為力的觸痛是農民們最大的痛苦。
自從畢老來過以后,付家村的村委會徹底完蛋了。村支書付田因此事一病不起,住進了夏拉鎮醫院。村主任付錢已經是七竅冒煙,大門緊鎖著不敢出門,待在家里十幾天了。剩下的幾個支委惶惶不得終日,待在家里靜觀其變,時刻準備著逃之夭夭。
5月10日的早晨,村委會突然來了幾輛小汽車,拐過幾個彎,向半山腰的村委會駛去。大家正在納悶時,大喇叭里發出一陣刺耳的噪音,緊接著有人喊道:“各位付家村的鄉親們,我是夏拉鎮副書記劉干部,這次來咱們村,是按照城北縣縣委的安排,要召開村民大會,重新選支部書記和村委支委,請大家聽到廣播后,迅速到村委會開會。”
大喇叭反復播放著劉干部的講話,只見寂靜的付家村頓時炸開了鍋,尤其是幾個與村委會關系好的人家,私自享受低保的,違規享受糧食補貼的,已經嚇破了膽,躲在家里不敢出門。
其他人陸陸續續地向村委會走去,大人拉著小孩,小孩拉著小孩,女人背著幼小的嬰兒,熙熙攘攘議論紛紛。
此刻,夏拉河旁的一大塊田地里,卻是另一番景象。一尺高的黨參苗已經欣欣然鋪滿了土地,與四月初相比,已經變天了,所有的黨參苗像打了雞血似的,精力充沛地瘋狂生長,與隔壁付田家的苗子截然來自兩個世界,就像一個生長在水田里,一個生長在旱地里,差別甚大。
付凡兩口子正在鋤地,由于妻子英菊最近身體不適,坐在地頭休息,而付凡就像地里的黨參,興奮地哼哼唧唧地唱著信天游小調。“花瓣瓣落下果子熟,要生個娃娃滿地走。眼一閉呀眼一睜,改革開放就刮春風。藥苗苗長高要直上天,哥哥你要在地里掙大錢”。歡快的詞調惹得英菊咯咯直笑。
村委會的大喇叭從來沒有今天特別攢勁,離這里幾里路也不甘示弱,干活的農民放下手中的工具,彎著腰急匆匆向村委會跑去。
付凡也隨著人群蜂擁而至。村委會占地很小,將就能容納100來號人。村委會原址本在山神廟那里,地勢平坦寬大。只不過,村里的風水先生在看風水時,相中了村委會的這塊風水寶地,便把村委會搬至此地,而山神廟則赫赫然建在了那里。
村里年長的老人對此事甚是歡喜,逢年過節,都會邀請德高望重的陰陽先生、道士在此做法念經,祈求老天爺能普降甘霖,保佑風調雨順。自然而然,山神廟替代了村委會的職責,村里有個流行病、痢疾、傳染病等,都要做法念經,保佑逢兇化吉。而村委會那些干部,竟然舉手贊成,而且每年拿出許多錢來維修寺廟,給陰陽先生、法師發工資。一來二去,人們相信山神廟里威嚴的土地爺,而不相信村委會的領導干部。
對著門的主席臺上,五六個穿著西裝的干部在聊天,因為沒有村干部,這里的紀律很差。中年男人們湊在一起瞎聊,老人們圍在一起談論著怎么樣請神求雨。而年輕小伙子們賊眉鼠眼地搜索漂亮的姑娘,不停地拋媚眼。那些無聊的女人們,一有時間則嘰嘰喳喳地說閑話,哪一家的婆姨跟那一家的男人上床了,哪一個女子該嫁人了,反正都是些亂七八槽的事情,不值得談論。
過了許久,坐在主席臺的領導拍拍話筒,又用嘴吃吃氣,吱吱嗚嗚聲打斷了村民們的談話,抬起頭觀察什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