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思想文化十八講(修訂版)
- 張茂澤
- 290字
- 2019-09-12 18:49:44
二、五行說
最早記載“五行”的是《尚書·甘誓》篇,篇中有“威侮五行”的說法。《尚書·甘誓》可能是夏代流傳下來,經過了后人修飾的著作。《尚書·洪范》則記載,商朝大臣箕子向周武王講述大禹治理天下有九大法則,這九大法則被稱為“洪范九疇”。其中第一類就是“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并談及五行的性質和功能。《國語·鄭語》記載,史官史伯對鄭桓公講述“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和而不同”觀念時,舉例說:“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史伯斷定,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乃是萬物構成的元素或材料。從這些史料可以確定,西周時,“五行”觀念已經出現,春秋時則成為很重要的自然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