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談錢不是問題,不談才是問題

身為新聞工作者,我們最愛問讓人不舒服的問題。其實,在聽到這兩對父母的煩心事的前一年,我就已經開始搜集各年齡層孩子提出的與金錢有關的刁鉆問題。只要聽到一個好問題,我就會發布到《紐約時報》的網站上。

為什么那個人在等紅燈的時候跟我們要錢?

為什么我們不把多余的房子送給沒房子的人?

為什么我們家沒有兩棟房子?

媽媽賺的錢比爸爸少嗎?

我們窮嗎?

穿不起好衣服的人是不是很懶惰?

如果你失業的話,我們是不是就沒錢花了?

針對每個問題,我會先貼出一個答案,再請讀者幫忙提供其他更好的答案,這樣的討論讓大家都覺得獲益良多。我9歲的女兒同樣問了幾個問題,我都試著給出答案。

和我聯絡的這兩對父母已經關注我網站上的討論好一陣子了。他們向我發出邀請,問我愿不愿意到孩子的學校為家長演講,讓父母知道該如何和孩子談論有關錢的問題。此外,他們也提醒我:“家境比一般人好的家庭,已經開始覺得自己被妖魔化了;而家境不好的家庭,則會覺得有錢人很愛在大家面前炫富?!彼麄兿蛭椅裉嶙h,用不會讓現場任何人感到不舒服的方式討論金錢的問題。

我馬上接受了他們的邀請。在家庭教育或金錢方面,如今已經沒有多少新的挑戰,但父母如何與孩子談錢的問題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說它“新”,有幾個原因。

過去幾十年來,有許多學者一頭扎進行為經濟學的領域。如果讀過《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就會知道行為經濟學在談什么。簡單來說,行為經濟學家認為,大到政府施政,小到個人行為,人類的偏好與情緒都會對經濟決策造成深遠影響。

我們在任何時刻,對金錢所做的任何決定,以及所得多寡,都會伴隨大量的情緒。例如,我們對買得起的東西,通常會感到自豪、喜悅與興奮;反之,則會感到困擾、羞愧、尷尬與羨慕。每個月特別留心信用卡或借記卡消費明細的人,應該都曾感受過這些復雜的情緒。根據我在《華爾街日報》與《紐約時報》做理財專欄作家的10年經驗來看,挑選合適的共同基金或貸款時,最重要的就是學會認清與控制這些情緒。畢竟,情緒會讓我們做出不當的行為和糟糕的決定。

我知道我能幫助這些家長,為他們提供幾條關于零用錢與青少年消費的處事原則,但任何與金錢有關的話題,都必須考慮到情緒因素。只要扯上錢,無論花錢的是自己還是身邊其他人,幾乎都會讓人產生復雜的情緒。大家一提到錢,就無法保持客觀公正,與自己的孩子談錢,肯定也無法保持冷靜與理性。在糾結的情緒下,父母通常很難跟孩子開誠布公地討論與金錢有關的話題。

對所有家庭來說,無論處于何種社會經濟地位,金錢都是一個復雜的話題。富裕的父母擁有的金錢,比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的要多得多,他們幾乎每天都要為孩子設定消費限制。因此,他們決定要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錢或是何時停止在他們身上花錢,更多地取決于情緒因素,而非財務上的考慮。至于中產家庭或工薪階層的父母,在盡可能滿足孩子衣食無憂的同時,通常會對日常開銷精打細算。如果孩子提出“為什么家里沒有更多錢”這種近似控訴的問題,父母難免會百感交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溪县| 盐城市| 久治县| 乌兰浩特市| 淄博市| 台中县| 永顺县| 大方县| 泰宁县| 抚顺县| 木里| 平原县| 双江| 泸水县| 普陀区| 威远县| 涪陵区| 蒙山县| 寿光市| 绥中县| 突泉县| 东山县| 彭山县| 顺义区| 宝兴县| 惠东县| 上思县| 洞头县| 桓台县| 紫云| 会理县| 灵台县| 五莲县| 潞西市| 雅安市| 勐海县| 蒲江县| 岗巴县| 汝南县| 和林格尔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