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趙抃清白廉政文化的邏輯體系與價值維度

趙抃(公元1008—1084年)字閱道,自號知非子,北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柯城區)人。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進士,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曾在潭州、建州、泰州、益州、虔州、青州、杭州等地任地方官三十余年,清白自矢,勇于任事,重民生彝倫,行中和簡易之政,政聲卓著。趙抃曾四次入蜀為官,兩任成都知府。宋代的四川“地遠民弱,吏肆為不法,州郡公相饋餉”[1],官場生態極惡劣,貪腐盛行,士風奢靡,民生凋敝。趙抃“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龜自隨,為政簡易”[2],以身率蜀,以儉行政,以寬治民,整飭吏治,“父老喜相慰,奸吏竦服”[3],蜀地大化,蜀風為之丕變。神宗特地獎諭:“卿在蜀甫逾年,而使者以其治績尤異,上于朝廷。夫吏所以治民也,能盡其治,民賴之。豈不汝嘉乎?故茲獎諭?!?a id="w4">[4]對趙抃治蜀取得的政績做了高度評價。

趙抃在朝為官,先后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諫、知御史雜事、三司度支副使、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等職。在諫官任上,趙抃恪守“諫官為國納忠”的本職,懲貪治腐,正風祛邪,彈劾不避權幸,明正典刑。據《宋史》記載,趙抃先后彈劾了宰執陳執中、樞密使王德用、樞密使宋庠、樞密副使陳升之等朝中重臣。趙抃曾連上十二道奏章,彈劾仁宗朝寵臣陳執中違背綱紀、不知廉恥、失大臣之體等不法行徑,要求朝廷罷黜陳執中宰執之位,依律治陳執中失職奸佞之罪。糾察了三司使王拱辰、翰林學士李淑、內殿崇班閻士良、秘書丞蕭汝礪、內副都知鄧保信等近臣勛戚,使貪腐者得到應有的懲罰,對整肅北宋官場的貪腐枉法之風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趙抃愛惜人才,伸張正義,先后為歐陽修、楊察、吳奎等鳴冤,使吳充、鞠真卿、刁約、馬遵、呂景初、吳中等被貶外任的“清強官”被悉數召還并官居要職,維護官場正氣。

針對仁宗朝政長期存在的諸多社會弊端,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四月,趙抃還向神宗提出“任道德、委輔弼、別邪正、去侈心、信號令、平賞罰、謹機密、備不虞、勿數赦、容諫諍”等重整綱紀,重樹朝廷威信的系統化建議,為王安石變法打下了堅實的法制思想基礎。

趙抃淡泊以明素志,清白以重民生,良法善政,是歷代清官中廉潔自律、清白一生的楷模。趙抃反貪治腐,斥逐權奸,懲貪治腐,伸張正義,重視強化朝廷法制綱紀,是北宋反貪治腐的能官良吏。神宗特別稱贊他說:“以惠術擾民如鄭子產,以忠言摩士如晉叔向?!痹凇端问贰分?,他與包拯、吳奎、唐介等同列清官人物傳,并評價他說:“彈劾不避權幸,聲稱凜然,京師目為‘鐵面御史’。”

作為“清白廉政文化”歷史傳統的生動實踐者,趙抃實現了治國理政之術與安身立命之道的有機結合,從四個方面詮釋了清白廉政傳統思想文化的價值內涵與特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威信县| 杭州市| 桑日县| 长泰县| 禹州市| 大姚县| 宣武区| 卓资县| 竹溪县| 玉田县| 铁岭市| 呼和浩特市| 宽城| 玉树县| 静安区| 青冈县| 肇源县| 杭锦后旗| 东明县| 新巴尔虎右旗| 京山县| 手游| 甘孜县| 南昌市| 广饶县| 明星| 长武县| 九江县| 淅川县| 富川| 青冈县| 简阳市| 徐水县| 通山县| 德阳市| 馆陶县| 长汀县| 新安县| 阿拉尔市|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