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智者之言

第27日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百歲老人鐘敬文在2001年去世前袒露胸懷,說自己“在醫院養病多日,每天不是吊瓶打點滴,就是打針吃藥,看起來煞是嚴重。其實我的心情很平靜,頭腦十分清醒。百歲人生幕幕在眼前閃過。總結起來,一輩子也做過兩件事:一是著文言志;二是教書育人”。他對自己創立的民俗學科的認識深有體會:“一種思想要得到普遍認同是需要時間的。”他以孔子為例,游學講道被人譏笑為發癡,而后來作用非常深遠,并回憶起1991年參觀孔廟所寫的詩為證:“知其不可尚為之,此事旁人笑如癡,我說先生真智勇,拈斤論兩是庸兒。”他的話,他的詩,是一位百歲智者給新世紀學人的人生寄語。

智者總是以他的智慧坦蕩地面對人生,尤其是成熟的晚年歲暮時期。鐘敬文正是這樣的智者。他有“中國民俗學之父”的稱號,有42冊《鐘敬文全集》,他的根本立場是要提高中國人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從而把文化自覺與自信提到人類文明自覺的程度。這是經歷了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之后的從容思索;這是“人不知而不慍”的胸懷,也是在成敗榮辱之后的一種豁達放松。當然,淡定、從容、豁達,并非不分是非的“鄉愿”作風,而是在洞明人世是非曲直之后的人生智慧。

智慧,對于老人而言,其表現的最佳心態是坦然的心態,最佳的心懷是和平的心懷,最佳的境界是樂觀的境界。中國嘲笑無智慧的老人是:人老、怕死、愛錢、愛管閑事、沒瞌睡。外國諷刺守財奴式的老人是:你不要再操心計算你有多少金錢了,應該計算一下你到底還能快樂健康地活多少天。

人老了,諸事從寬容處想,多一些真、善、美的心境,所謂“發雖千莖白,心猶一片丹”,自然會有豐富的多彩生活畫卷。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詩中,道出了人生晚境的夕陽紅景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是多么豁達高雅的寬大胸懷啊!詩意人生是大境界,詩意治學是它的伴隨者。

人生追求,要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有圓有缺,有舍有得。大智若愚,大慧如癡,大才性緩,心懷大志者義有大氣度。對生命敬重,對人格尊重,對人才關愛,此為人文精神。我們應當相信:后來人比我們更有智慧。前代人的智者之言,代代相傳,我們這一代人要接力而進,使人為今世文明而創造新成果,而且更加相信人類文明的未來。有豐富人生閱歷的老人,理應把樂觀的智慧和知識,一起傳給后人。文明的生命在交往,交往的價值在文明,代代相傳,繼往開來,這就是人類文明交往中人文精神的自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名山县| 华坪县| 沙河市| 阿克陶县| 曲水县| 柳江县| 三明市| 鄯善县| 广水市| 龙里县| 宝应县| 高要市| 南投市| 乐平市| 榕江县| 陵水| 全州县| 平凉市| 旅游| 凤城市| 苍山县| 得荣县| 甘谷县| 新平| 定西市| 马关县| 堆龙德庆县| 江山市| 来凤县| 海阳市| 永仁县| 钟祥市| 登封市| 东山县| 象山县| 蓬安县| 遵义市| 开封县| 木兰县|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