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觀物色:彼得·凱里小說中的認同問題研究
- 張計連
- 1167字
- 2019-07-25 10:26:40
序言
張計連在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出版專著《鏡觀物色:彼得·凱里小說中的認同問題研究》,囑我寫序,作為指導老師,我樂意為之。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張計連跟隨我做澳大利亞研究。她為人正直坦誠,樸實熱情,勇于進取,治學嚴謹,刻苦勤奮。《鏡觀物色:彼得·凱里小說中的認同問題研究》選擇澳大利亞兩次獲布克獎的作家彼得·凱里作為研究對象,思考澳大利亞最為人津津樂道但也是最富爭議性的問題——認同問題,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很強現實意義。凱里的創作始終與澳大利亞的社會歷史文化緊密關聯,他以文學作品的形式對澳大利亞歷史和現實進行反思和批判。澳大利亞的國家政策、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以及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方式的轉變、文化的沖突與融合等,其作品無不涉及。書稿利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打破澳大利亞文學、歷史、政治、文化等學科之間的界限,探討凱里的創作如何建構及其建構了一個怎樣的認同世界。
書稿從凱里小說所致力表現的“澳大利亞的民族神話”“白澳政策”“澳大利亞生活方式”“基督教在澳洲的傳播”“澳洲土著的‘夢幻時代’信仰”“重塑澳大利亞的叢林強盜內德·凱利形象”“澳洲華人文化認同及歷史遭際”“澳大利亞人的‘美國夢’”“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政策”等主題入手,探討澳大利亞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問題,以及澳大利亞人的個體自我認同歷程。書稿內容豐富,對作家彼得·凱里研究是一種深入拓展,認同研究也為國內的讀者打開了一扇從文學角度了解澳大利亞歷史文化及現實的窗。
凱里小說中的民族認同主要包括以澳洲土著人為代表的種族認同,以愛爾蘭裔為代表的民族內部的認同和以華人為代表的其他族裔認同;凱里小說中的國家認同是指澳大利亞人對澳大利亞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區別于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民族—國家認同;凱里小說中的文化認同指澳大利亞人對澳大利亞自己的傳統文化、大英帝國的傳統文化、美國的消費文化的向心和離心的認同狀況;凱里小說中澳大利亞人的自我認同主要是在澳大利亞國家、民族和文化認同成為問題的境況下,個體自我認同選擇的復雜性以及可能性。民族認同主要涉及澳大利亞的“白澳政策”、澳大利亞歷史上的種族主義等話題;國家認同最主要的是涉及澳英關系以及澳大利亞的自身發展和澳大利亞民族形成過程中對國家獨立的訴求;文化認同主要涉及澳英和澳美關系,英國傳統文化和美國消費文化對澳大利亞的影響;自我認同是凱里在解構澳大利亞民族、國家、文化認同的過程中所揭示的澳大利亞人的個體心路歷程。
書稿結構清晰,觀點明確,有不少獨到的見解,表現出張計連扎實的學術積累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彼得·凱里作為“澳大利亞民族文化的代言人”“澳大利亞新神話的創造者”以他的創作實踐著現代“詩言志”,直面柏拉圖們的驅逐。當然,對于喜歡玩味審美的讀者來說,也許書稿的“以意逆志”有政治批評掩蓋文學審美之嫌。
張勇先
2015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