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 南詔歷史研究的意義與特點
對南詔歷史進行研究的意義,是建立在四個方面的特殊性之上的:
首先是時間上的特殊性。南詔正好與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大唐帝國同時存在,并且南詔的整個歷史過程都與唐王朝休戚相關、同興共衰。南詔與唐帝國的關系幾經變故,最后雙方都走向衰亡。鑒古而知今,總結歷史教訓,對于正確處理民族關系,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其次是地域上的特殊性。南詔位于中國的西南邊陲,西、南接東南亞各國,東、北與內地山連水接。南詔之前的中央封建王朝統治時期,由于遠離中原、山河阻隔、交通閉塞等自然障礙,以及被封建王朝視為“蠻荒之地”,不注重開發,邊地民族部落的人為阻礙等因素,歷史上中原極少有機會與印度洋東部國家有直接交往。直到南詔軍隊西抵印度洋,打開了與這些國家交往的通道,位于今下緬甸地區的驃國樂才通過南詔抵達長安的唐朝廷中演奏,是南詔建立了中原與這些國家的直接聯系。就研究中國與這些國家的交往歷史而言,南詔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再次是民族上的特殊性。云南境內既有高山大川,又有平湖廣壩,云南少數民族的特殊性就在于其生成環境的多樣性。南詔時期,是后來云南許多少數民族形成的關鍵時期。可以這樣說,是南詔的許多政治行為,改變了許多少數民族傳統的、處于原始封閉狀態的自然分布與生存狀態。對于這些后來形成的民族而言,是南詔時期,奠定和引導了它們后來發展的基礎和方向。云南少數民族具有很高的地理文化單元的人類文化學研究價值,追本溯源,研究云南少數民族淵源的多元性、民族支系的多樣性,南詔時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歷史拐點。
最后是文化上的特殊性。云南是海洋文化與內陸文化交匯點,是中原文化向外傳播的接力棒,也是海外文化向內傳播的中繼站。由于這個特點,云南的佛教既有從藏地傳入和內地傳入的大乘佛教,也有東南亞傳入的小乘佛教。同時,南詔時期,是云南佛教文化形成的關鍵時期,由此形成了具有鮮明的地方和民族特點,又獨具時代特征的南詔文化。南詔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區域文化,其內容廣博、深邃,由此成為中華文化大花園中一朵鮮艷奪目的奇葩。
由于自然地理和生態環境的特殊性、民族成分的復雜性、歷史上經濟形態的多樣性和多種文化的交融性,使得南詔文化成為了一種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南詔文化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的組成部分,這一文化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的特質。
上述這些特殊性,決定了南詔史研究,不僅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于發展地方民族經濟、旅游經濟,對于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建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南詔史是中華民族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詔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因此,本著科學的態度,對南詔史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以全面揭示和還原南詔的本來面目,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