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紀國外中國文學譯介與研究文情報告(北美卷)(2004-2006)
- 劉洪濤 黃承元主編
- 1109字
- 2019-08-28 17:30:13
編輯凡例
一 范圍
1.本書將“北美”限定在美國和加拿大。作者擁有美加國籍,或在美加就職,或博士學位論文在美加獲得,或其英文著述在美加出版發表,具備其一者,皆在本書收入范圍。所指“中國文學”,包括中國大陸文學,臺港澳文學,北美華裔英語文學。
2.全書分為研究簡介和文獻索引兩個部分?!把芯亢喗椤蓖ǔ0ㄖ袊膶W研究重要著作簡介及要目,中國文學學者、譯者簡介,中國文學教學研究機構簡介,重要學術期刊簡介,學術會議簡介等。“文獻索引”包括中國文學譯本索引,中國文學研究著作索引,北美華裔作家著作索引,中國文學研究博士學位論文索引,中國文學期刊論文索引。書后附人名西中文對照表,提供本書中出現的所有人名的西中文拼寫。
3.本卷“研究簡介”中的重要著作簡介,中國文學學者、譯者簡介,依據的主要資料截止到2012年。“文獻索引”中所收著作、譯作、論文,全部發表于2004—2006年之間。
二 編排
1.“中國文學研究重要著作簡介及要目”的書目排序,先依其出版年份的先后,再綜合其研究對象所屬的學科領域、斷代、專題、研究對象生卒年等因素確定。
2.“中國文學學者、譯者簡介”的排序,依照學者、譯者姓氏英文拼寫的首字母順序確定。入選的標準,是2004—2006年有重要著作、譯作出版。
3.“文獻索引”中的譯本、著作、作品、論文的排序,先依其出版和發表的年份先后,再綜合其研究對象所屬學科領域、斷代、專題、研究對象生卒年、作者姓氏等因素確定。
4.“人名西中文對照表”的排序,依照學者、譯者姓氏英文拼寫的首字母順序確定。入選的標準,是其有著作、譯作、作品、論文收入本卷《文情報告》。
三 譯名
1.學者中文名根據本人認可和通用相結合的原則確定。如Patricia Angela Sieber取“夏頌”,而不用“帕特里夏·安杰拉·錫伯”,David Derwei Wang取“王德威”,不用“大衛·德威·王”。
2.無中文名的學者,或難以查證中文名的學者,其姓名采取音譯。其中,西方族源學者的中譯名,根據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年版《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修訂版)和通用相結合的原則確定。對無法確定原名的華人學者,參考漢語拼音、魏妥瑪拼音、粵語拼音等漢字注音系統翻譯其姓名,但在姓名后用括號標出“音譯”。日、韓、越等曾使用漢字的國家的學者,無法確定其通用中文名時,參照《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修訂版)翻譯,同時在中譯名后,用括號標出“音譯”。
3.英文書名、期刊名一律斜寫,英文文章名加雙引號;博士學位論文標題依照書名格式。對沒有獨立標題的書評類文章,中譯名用“《×××》書評”表示,英文用 “The Book Review of”與原書名連接。書名和文章名會參考其內容進行翻譯;但已有中譯本的,通常采取其中譯本名。若中譯本對英文原書有重要刪減或增補,譯名則一般依照原書名及內容翻譯;有些著作的中譯名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