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本章小結

古希臘時期關于存在的辯證法開始肯定思維的矛盾屬性,由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的和諧思想到赫拉克利特的動態和諧觀,再發展到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理念和諧,逐步關注人的存在和自由,表達了樸素辯證法的和諧訴求。和諧思想在中國古代發展得比較完備,確立得比較早。中國古代的和諧思想與西方的和諧思想有所不同,總體上是關于主體的樸素的、籠統的直覺體悟的和諧思維方式,形成了相對靜態的和諧觀。它植根于人的生活實踐,基于對社會矛盾的反思,關注宇宙的統一,主張天人合一,中庸之道與和合的思維方式。德國古典哲學以人的意識的能動活動來體現人作為主體的創造性、價值和自由的意義,開始認識到存在和意識之間的必然聯系,極力凸顯意識的能動作用,用認識的能動性體現人類實踐的創造性,是一種無批判運動的批判形式。康德以他的消極矛盾將意識的能動性與自由分離,費希特第一次提出了矛盾運動的否定之否定學說,認為矛盾可以統一,異化可以消除實現和諧,黑格爾為了消除矛盾和異化構建了同一哲學。他們都是在以抽象的形式表達對主體自由的追求,以意識的異化和對異化的揚棄來追求主體自由、人的和諧發展,只是這種追求缺乏現實的根基。


[1] 賀來:《辯證法的生存論基礎——馬克思辯證法的當代闡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頁。

[2] 徐紀敏:《科學美學思想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4頁。

[3]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古希臘羅馬哲學》,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36—37頁。

[4] 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14頁。

[5] 同上。

[6]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古希臘羅馬哲學》,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38頁。

[7]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古希臘羅馬哲學》,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39頁。

[8] [德]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1卷,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第241頁。

[9] 同上。

[10] [英] 湯姆遜:《古代哲學家》,何子恒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3年版,第291頁。

[11] 閻國忠:《古希臘羅馬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23頁。

[12] [德] E.策勒爾:《古希臘哲學史綱》,翁紹軍譯,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86頁。

[13] 費多益:《無形之和諧》,《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年第3期。

[14]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23頁。

[15] 同上書,第24頁。

[16] 同上。

[17] 同上書,第22頁。

[18] 同上。

[19] 同上書,第24頁。

[20]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21頁。

[21]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古希臘羅馬哲學》,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25頁。

[22]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23頁。

[23]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27頁。

[24] 同上書,第24頁。

[25] 同上。

[26]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24頁。

[27] [蘇] 列寧:《哲學筆記》,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頁。

[28] [德]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賀麟、王太慶譯, 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289頁。

[29] [蘇] 列寧:《哲學筆記》,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頁。

[30] [古希臘] 柏拉圖:《柏拉圖對話集》,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第307頁。

[31] [古希臘] 柏拉圖:《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59頁。

[32] 同上書,第60頁。

[33] 同上書,第154頁。

[34] 同上。

[35] 同上書,第150頁。

[36] [古希臘] 柏拉圖:《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150頁。

[37] 同上書,第152頁。

[38] 同上書,第169頁。

[39] 同上書,第170頁。

[40] [古希臘] 柏拉圖:《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172頁。

[41] 同上書,第58頁。

[42] 同上書,第123頁。

[43] 同上。

[44]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古希臘羅馬哲學》,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239頁。

[45] [德]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289頁。

[46] [德]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289頁。

[47] 同上書,第289—290頁。

[48] 同上書,第291頁。

[49] 同上。

[50] [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23頁。

[51] [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廖申白譯注,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53頁。

[52] 同上書,第53—54頁。

[53] 同上書,第46頁。

[54] 同上。

[55] [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廖申白譯注,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47頁。

[56] 同上書,第47—48頁。

[57] 同上書,第56頁。

[58] 同上。

[59] 同上書,第57頁。

[60] 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14頁。

[61] [德]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下卷,賀麟、王玖興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66頁。

[62] [法] 狄德羅:《狄德羅哲學選集》,江天冀、陳修齋、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292頁。

[63] [德]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下卷,賀麟、王玖興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66頁。

[6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3頁。

[6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3頁。

[6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3頁。

[67] [德] 伊曼努爾·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龐景仁譯,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92頁。

[68] 同上書,第123頁。

[69] [德] 伊曼努爾·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龐景仁譯,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119頁。

[70] 同上書,第106頁。

[71] 同上書,第124頁。

[72] [德] 伊曼努爾·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頁。

[73] 楊祖陶、鄧曉芒編譯:《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頁。

[74] 同上書,第113頁。

[75] [德] 伊曼努爾·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龐景仁譯,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120頁。

[76] [德] 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133頁。

[77] 同上。

[78] [德] 伊曼努爾·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591—592頁。

[79]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下卷,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20頁。

[80]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下卷,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31頁。

[81] [德]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4卷,賀麟、王太慶譯, 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315頁。

[82] [德]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4卷,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311頁。

[83]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132—133頁。

[84] [德]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4卷,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334頁。

[85] [德]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200頁。

[86] [德]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203頁。

[87] [德] 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90頁。

[88] [德] 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258頁。

[89] 同上書,第398頁。

[90] [德] 黑格爾:《邏輯學》上,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66年版,第154頁。

[91] 同上書,第153頁。

[92] [德] 黑格爾:《美學》第1卷,朱光潛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180頁。

[93] 同上書,第180—181頁。

[94] 同上書,第180頁。

[95] [德] 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258頁。

[96] 同上書,第260頁。

[97] [德] 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179頁。

[98] 同上書,第258頁。

[99] 同上書,第179頁。

[100] [德] 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1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梅州市| 巴彦淖尔市| 海门市| 徐闻县| 奇台县| 扎兰屯市| 会东县| 藁城市| 浙江省| 湘乡市| 文山县| 大宁县| 监利县| 望城县| 六安市| 紫金县| 成都市| 沂南县| 吉林省| 吕梁市| 金昌市| 福泉市| 桃江县| 和顺县| 昂仁县| 沅陵县| 通道| 临桂县| 清流县| 阳信县| 赤峰市| 衡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无极县| 南靖县| 通江县| 扶余县| 祁阳县| 叙永县|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