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你不努力,只能認命

努力才配有未來。不努力的人,卻想要不一樣的人生,無疑是無稽之談。

等來的是命運,努力出來的是人生

誰又能預知得到,生活會給予我們怎樣的一個難題?同理,誰又能預知得到,生活會給予我們怎樣的一個驚喜?但這些所謂的難題,所謂的驚喜,都取決于你是否足夠努力。

你學歷低,你不夠聰明,你出身寒門,你沒有一技之長,這些又算得了什么。只要你肯努力,終有一條屬于你的路,能讓你一直走下去。

反之,你有好的條件,你不努力,也都是白搭。

阿強是我的初中同學,初中那會兒,我們經常一起約在周末的時候回家。漸漸地,關系就熟絡了起來。他是那種不會表達自己的人,有什么事也只會放在心里。中考后,我和阿強分別去了不同的高中讀書,雖然見面少了,但是我們常常會在手機上發短信或是用QQ聯系。

高考前,阿強曾短信跟我說,如果自己高考沒考上二本院校,也許就不會再繼續讀書。當時,我也只是當作阿強說笑而已,因為他的成績本就不差。

我跟阿強說,高考你肯定沒問題。

阿強說,但愿吧,近期狀態不是很好。

在與他的聊天中,可以看出阿強臨近高考的時候很緊張。他總是說,他要走出去(離開家鄉),不再讓父母受苦。后來,阿強高考落榜了。正如阿強所說,他高考落榜后,就沒有再繼續讀書。

其實,那時候阿強是想繼續讀書的,想著既然沒考上自己心儀的本科院校,那么,讀個好一點的專科也好,至少能夠學一門技術。身邊的好友也認為,阿強可以繼續讀書。畢竟,阿強腦子不笨。只是高考的時候失誤了,復讀或者繼續讀,以后肯定會不錯。

但是,這個想法,卻被阿強的父母拒絕了。

阿強的家庭條并不算好,他母親在家務農,父親在外打工,收入不算高。因此,阿強想要繼續讀書的念頭第一次在他父母那里被拒絕后,阿強也不再堅持。

很多人都說,人總是在一夜之間長大的。人生就是這樣,很多選擇你一旦做了,就會走向另外一條路。

那年,高考暑假結束后,阿強便獨自一人背著包去了深圳親戚家里打工,這份工作是父親托親戚給安排的。

剛到深圳那會兒,阿強是迷茫的,他不知道自己該做點什么。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除了讀書,好像什么事都不會做,也意識到,什么叫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幾天后,他開始跟著親戚一起到夜市擺攤賣羊肉串。每天一到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他就大包小包地背著賣羊肉串所需要的物品,擺起攤位。

阿強是個能吃苦的人,他賣起羊肉串也很賣力,每天都是干勁滿滿。當然,他也是希望親戚可以多給自己一點工費。這樣,就有錢往家里寄。

他想著,自己沒有再讀書,與學歷以后再無關系,唯有踏實努力,才能改變自己的路。

隨著阿強的加入,攤位的生意越來越好,周圍的人也漸漸對阿強熟悉了起來,親戚給的錢也自然而然多了起來。

在阿強擺攤的旁邊有一個手機維修店,閑下來的時候,阿強就會去店里跟那些維修手機配件的人聊聊天。時間一久,阿強跟店里的人慢慢地熟絡了起來。他發現,自己對維修手機比賣串串感興趣得多。

后來,跟著親戚賣串串將近一年后,阿強逐漸地意識到自己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畢竟,擺地攤賣串串不是長久之計。加上晝夜顛倒,這讓自己很是苦惱。

他想著,既然自己對維修手機這一塊感興趣,為什么不去做手機的生意呢?思來想去,他跟父母提出不再繼續去親戚家里打工的事情。并把自己想要單獨出去做生意的想法告知他們,希望可以得到他們的支持。

單獨做生意,最主要的就是資金問題。阿強在外打工一年多雖然有了一定的積蓄,但對于出去找店面做生意是遠遠不夠的。阿強軟磨硬泡,終于說動了父母同意自己出去單獨做生意,并跟親戚家借了點錢,用來找店面付租金。

在自己單獨做生意之前,他同樣是跟著維修手機配件的師傅學著維修技術,師傅的學徒有很多,教起來常常會有很多遺漏的地方。大概是因為,阿強高中是學理科的原因,學起來較快,也懂得變通。不懂的地方,阿強就會記下來,等到下班后再去問師傅。

有時候,師傅也會讓阿強跟著他一起送貨去賣手機的商場,漸漸地他對各種手機品牌都熟悉了起來。

維修技術學完后,他開始自己找店面邊維修手機配件,邊售賣小品牌的手機。興許是背負著債務的壓力,他每天起早貪黑。每天早晨,周圍店面還沒開門營業的時候,阿強就已經開始在工作了;晚上,周圍的店面都下班關門休息了,阿強的店門都還是開的。

其實,手機生意并不好做,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有很多售賣手機的店面都為此而關門。阿強去深圳后很少跟我聯系,唯一的一次聯系是在朋友圈看到阿強發的僅有四個字動態:“堅持,改變。”

我當時好奇,就給阿強發了微信消息,卻沒想到,聊起來的時候有點心疼他。阿強說,這段時間面臨店面拆遷,不知道如何是好,跑了很多地方,不是店面租金貴,就是地段不行。加上,前不久接了很多手機維修,因為店面問題都被一一退回,還貼了很多資金進去。在手機這頭的我,早已不知該說些什么。唯有說些安慰的話語,再無其他。那段時間,阿強體會到了什么叫“命途多舛”。

深圳的店面租金太貴,他不得不跑去云南、貴州、青海等這些偏僻的地區找新的店面。輾轉了好幾個城市后,他最終在青海找了一家新的店面,租金比在深圳要便宜很多。但就是離老家太遠,過年回家的時候,需要坐很長時間的火車。

新店面開業的那天,阿強坐在屋里哭了很久。他意識到自己需要補充的知識還有很多。雖然青海的店面租金不算太貴,但是找的過程和進貨的過程花費了很多資金。為了節省,有兩三個月的時間阿強一直都在吃泡面,省吃儉用。

青海的店面生意漸漸穩定下來后,阿強開始給自己充電,一個人對知識的渴求永遠不只是停留在課堂上。他白天做生意,晚上就看相關的書籍給自己充電。他了解到做網店可以作為一個出路,他試著自己百度找相關的資料,了解開網店的步驟流程。

然后,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配件維修、手機售賣搬到了網上。這樣一來,線下生意淡的時候,線上還可以有生意。

一個人,在對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步步堅持下去的時候,總是會有好的回報。漸漸地,阿強的生意越來越好,店面越做越大。由以前只做維修手機配件、售賣小品牌手機,變成了主做品牌手機。

生活能夠聽得到你努力的回音,你有多努力,你付出多少,它都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你的付出,一定會得到回報。

生活雖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棄。只要你一直努力下去,總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見過也聽過很多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一次次的選擇退縮,選擇屈服于命運。自認為,自己的一生就這樣了。

其實,你還有很多空間需要去釋放,不是你不如別人,而是你不肯努力。

阿強現在的手機店面大了起來,也招了一些員工,屬于自己創業做老板了。阿強學歷不算高,但是,他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事業。

沒有什么是不能通過努力來改變的,就看你愿不愿意馬上行動,就看你肯不肯吃苦,肯不肯去拼。你不努力,就只有認命。

在生活中有很多像阿強這樣的人,一開始自己的門檻很低。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升值。但,也有相反的。

大鵬是本科畢業。畢業后,因為找工作,屢屢碰壁。他不是嫌棄工資低,就是嫌棄事情太多。幾次碰壁之后,他不但沒有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還抱怨起公司的問題。無奈之下,只能回到家里不再出門繼續找工作。

在家待久了以后,他慢慢地習慣于那種散漫的狀態。他覺得不上班其實也挺好,反正有吃有喝。卻沒有想過,自己早已落后了他人一大截。

不是你的學歷高,你就有資格挑剔。也不是你的學歷低,你就沒有資格去努力改變現狀。

有很多人,剛開始的時候起點比較低。但是,他們能夠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忍別人不能忍的氣,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

上帝是公平的,它為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倘若,它在為你打開那扇窗的時候,你依舊在自我哀怨,自我放棄的話,那你就只能碌碌無為。

反之,你要是好好利用上帝為你打開的這扇窗,你就一定可以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人生的旅途漫漫,路途遙遠,也很暗淡。但你不要怕,你只要不怕,就沒人阻擋得了你的前行。如果你擁有別人沒有的,知道別人不知道的,會做別人不會做的,那么,你就會一路順風;如果你感覺到一無所有,什么都不知道,不會做,那么請你準備好,你正在經歷著一段上坡路。

雖然,有可能在前行的過程中,會經歷很多坎坷導致自己隨時有下滑的危險,但你不要放棄,你要相信,走過上坡,你看到的世界就會更加精彩。

你要相信,總有一天,世界會看到你的努力。

因為不夠優秀,所以才要更加努力

二十多歲了,常常會因為這樣的年齡讓自己焦慮。焦慮什么?無非就是,二十多歲的我,依舊一無所有。

在成人之前,我幻想過無數個自己日后的樣子。以前,我以為自己會生活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市,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嫁給一個普通的人,過著簡單的生活。

然而,這幾年卻一直在漂泊,居無定所。但對于這些,我從未后悔過。因為我知道,我一直在為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努力。

小時候,從老家轉學去父母工作的城市讀書。因為在老家讀書時,年齡沒有達標被留了一級,后來轉學去新的學校,父母看我成績不錯,便選擇讓我跳級。

但問題來了,那時候是在上下學期的課程,而已經完結的上學期課程我一無所知。怎么辦?沒辦法。我只能去借書看,一邊上新學期的課程,一邊自學沒有學過的課程。

有一次,班主任讓全班同學背誦26個字母表。因為我沒有學過,當全班同學都在熟練地背誦時,我像個啞巴一樣,躲在人群里。雖然是張大著嘴巴,但我不敢出聲,因為我不會。

后來,老師看出了我的異樣。單獨叫我起來背誦,我慌了。我支支吾吾地說,老師我記不住。

老師生氣了,她說,連26個字母你都記不住,你在讀什么?

幼小的我,第一次受到了打擊。那天下午放學回家后,我一直在不停地背誦這26個字母。我告訴自己,背不出來不許睡覺。年幼的我知道,當自己不夠優秀的時候,只能拼命努力。

自從進入高中后,我的學習成績一直都不理想。高考落榜,與自己心儀的學校差距巨大。原本想著復讀,一氣之下選擇了專科。就這樣,我的學歷從此被定在了專科。

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很少跟別人說起自己的學歷。我知道,那是因為我不夠自信,還有就是自己一直很在意。

畢業后,當成為一名社會人后,身邊的人都在說學歷是一塊敲門磚,包括我的父母。每每聽到這些,心里都是不甘心,我一心想要用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證明學歷低依舊可以變得優秀。

后來,我拋開了自己的顧慮。雖然,也曾因為學歷而自卑過,而憂傷過。找工作的時候也曾碰壁過。但我,依舊自我激勵繼續前進。

來上海后,我重新拿起筆繼續寫自己的文字,開始做起了斜杠青年。把自己的時間充分地利用了起來,工作以外,學習、看書、寫文,不斷地彌補自身的不足。都說,要想成為不一樣的人,那么,你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走一條人跡罕見的路。而我,正在這樣做著。

工作的時候努力工作,有輸出就要有輸入,去學習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英語不好,我便在網上報了課程,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每天堅持學習半小時。業余時間,便就是看書、寫文,去接觸自己所不熟悉的東西。

久而久之,我開始發現不論何時自己都有事可做。就算是加班到很晚回家,我依舊要看書、碼字、學英語。因為這些,早已占據著我的生活。

身邊的朋友問我,你把自己弄成這樣不累嗎?每天又是工作,又是寫文,還要學習英語。

我說,累。有時候,我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但更多的是快樂,因為當一個人在努力地變好時,所有的疲憊也就不值一提。因為不夠優秀,所以才要更加努力。因為我只能靠自己,所以沒有任何選擇。

每個人都在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個人也都在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努力著。我不知道以后的自己會變成什么樣子,但現在的我知道,我一直在努力地變好。

沒有誰的成功是看起來毫不費力的,天才之所以被稱為天才,是因為他們付出的遠比正常人要多出很多。所謂的“勤能補拙”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俞敏洪曾經因為不夠優秀,高中復讀了兩次,考了三年才考上北大。從小學到大學,他都沒有考過班級前20名。但在自己的努力下,創辦了新東方。而在之前,他的英語并不好。

俞敏洪第一次參加高考的時候,英語只考了33分。在復讀班因為英語基礎差,從未得到老師的鼓勵,靠自我鼓勵堅持到第二次高考。第二年高考,他英語考了55分。雖然,比前一次考的高,但總分依舊落榜。

在質疑中,俞敏洪再次選擇了復讀。這次,他報了英語補習班。開始總結了前兩次英語失敗的原因,每天不斷地刷題、背單詞、找語法技巧。最終,高考的時候英語93分,被北大錄取。

俞敏洪說,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就沒有什么能夠打倒你。

進入北大后,他才發現那里人才濟濟。因為普通話不好,他每天抱著收音機一遍又一遍地聽,跟著播音員學說話。因為英語不好,他就天天坐在未名湖畔背單詞。漸漸地,普通話越來越標準了,英語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這些也只是俞敏洪人生中的小小經歷,他成功的背后無疑是付出多出常人的努力。

因為知道自己還不夠優秀,因為還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所以,才要更加拼命地向前走。

俞敏洪曾在大學畢業時說:“同學們大家都很厲害,我追了大家五年沒追上,但是請大家記住了,以后扮演一個駱駝的同學肯定不會放棄自己,你們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們十年干成的事情我干二十年,你們二十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四十年。”

后來,他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做了他全部同學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創辦新東方。而以前比他優秀的人,有的在為他工作。

沒有誰甘于平凡,都想與眾不同。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都會迷茫、孤獨、無助、痛苦。但你要知道,這些都是人生路上的常客,都是我們所需要經歷的。

因為,沒有誰的成長會是一帆風順的,成長路上我們都是風雨交加。也沒有誰會有好的生活方式,我們只有一步步地去走、去努力,才能創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你要認清自己所要走的路,腳踏實地地走。現在還不優秀沒關系,努力地去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積累經驗和知識。

因為不夠優秀,所以才要更加努力。

除了一直向前行走,你別無選擇

生活,就是一直向前走,不停地走,就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風景。

我一直相信,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一定能夠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這段時間,除了上班、加班,剩下的時間就是找房子、租房子、搬家。某些時候,會覺得自己像個陀螺,不停地旋轉。

每天都好像很焦慮,只要一想到,在不知道什么時間能夠下班,然后,回去還要找房子、搬東西,內心就會躁動不安。

來上海兩年,在這個小區也住了兩年。兩年來,我搬了兩次家。這樣算來,好像平均一年就要換一次房子,但每次的換房子我都并非自主。

剛來上海的那會兒,是學姐和師傅給我安排的住處。和兩個姐姐一起住在十幾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那時候,若沒有學姐和師傅的幫忙,我不知道自己會在這座城市的哪里落腳。

一開始,狹小的房間讓我覺得過于擁擠,三個人站在一起就很難轉身。但時間久了,我也就習慣了。若不是,后來學姐說要搬走,我大概會住得更久一點。

這次搬家也是一樣,若不是房東太太說要收回房子重新裝修,我沒想著要這么快換住處。

我本就容易性子急,在得知房東太太要收回房子的時候。我像熱鍋上的螞蟻,開始急切地想要早點找到房子,早點解決這個問題。于是,我選擇繼續在同一個小區里,找了熟悉的中介阿姨。看了幾間房子,中意的也就一間。

其實,說白了也就是租金問題。來上海的這兩年,我依舊覺得自己沒有錢,生活過得也并不是自己滿意的樣子。在這個偌大的上海,依舊找不到屬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昨天搬好家,將房間收拾整理好后,躺在瑜伽墊上,看著泛白的天花板,眼淚不自覺地流下來。那一刻,我就像是繃了很緊的弦突然間松了下來一樣。

常有人跟我說,想哭的時候就哭吧。這樣心底積壓很久的負能量就得以釋放了,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在心底自嘲我的怯懦。

這幾年來,我常常會因為工作、生活上的無助而哭泣。有一次,我從公司下班回到住處,在地鐵上看著玻璃鏡里的自己,滿臉愁容的樣子,我有點嫌棄自己。

于是,在走出地鐵站后,我拼命地朝著小區里跑。跑到跑不動了,我才讓自己停了下來。

停下來的那一刻,我看著頭頂的路燈光,忽然哭出了聲。好在那時候,是晚上十點左右,小區里沒什么人,不然我一定會不知所措。

昨晚入睡前,我將電影《阿甘正傳》以快進的方式重溫了一邊。自從第一次在好友的推薦下看了這部電影后,我就喜歡上了。

喜歡它的原因很簡單,喜歡主人公阿甘一直不停地向前奔跑。時常會在心情不好、對生活失意的時候,我習慣性地打開播放器看這部電影。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里面的那句: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么味道。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生命的這條跑道上,不停地奔跑。看似是自由的靈魂,卻又總是身不由己。

我們始終無法預測,我們會面臨著什么。我們每個人都有撐不下去的時候,生而為人,我們注定要經歷一些不為人知的苦楚。也只有經歷過,才能夠明白,那些憂悲的苦惱、壓抑的情緒。不過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思索和眺望,是對靈魂的歷練。

上個月,加班結束后,回住處的出租車上,跟司機師傅聊了起來。

一上車的時候,我好奇地問,師傅為什么我叫了那么久的車,明明有幾十輛車在附近,接單的師傅卻少之又少?是因為你們忙著換班?

司機師傅笑著說,哪里有什么換班啊,我們人手一車,都是為了生活而已。

我繼續說道,這樣的話,那你們工資肯定很高。

司機師傅說,我們沒有工資,我們賺的錢就是自己每天拉的客人錢,還要除去租車費、油費,所賺的壓根沒多少。我們是24小時制,很多司機為了生活,常年無休。

那一刻,我沉默了。我們通常都很容易習慣性地去看待事物的表面現象,透過表面,去深挖之后才發現里面已經是滿目瘡痍。

透過出租車車窗,看著被燈光渲染的夜上海。我才發現,自己對這座城市真的太陌生。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生活得容易。每個人都在拼命地忙著,忙著不停地向前行走。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一些困境。我們會煩惱,會哭泣,會迷茫,會不安。在面對生活所給予的挫敗感、無力感,我們會懷疑人生,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那些不合乎常理的事情。

甚至,有時候我們會抱怨。抱怨命運的不公正,抱怨生活的苦楚,抱怨自己的無能為力。

可是,在這些之后,我們會發現,我們所能做的無非是哭過之后,咬緊牙關繼續地向前行走,不停地走。

因為,我們都想擁有一顆在困境中變強大的心,我們都想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給自己更好的生活。

努力,是為了證明自己

我知道,有時候你會累;我知道,有時候你也會無助;我知道,有些路你一直在硬撐。但我想要告訴你,只要努力,你一定可以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去年春節假期,跟幾個好友聚餐。其中,一位好友大東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沒見過。那次,他的突然出現讓我們幾個人大吃一驚。原來,他看到我們在群里的聊天記錄后,知道我們出來聚餐的時間,所以,特意趕了過來。

大東比我們這群人都要大一歲,是個很愛笑的人。以前,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無論遇到什么事,大東總是笑容滿面,也是我們這些人里面最開朗的一個。可是,兩年后的大東,沒有以前那么愛笑了。

大東的體型變胖了點,話也變少了很多,唯一伴隨著那兩年沒有改變的是大東的膚色,還是那么黑。見到我們的時候,大東一直讓自己的嘴角保持一定的弧度。

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在聊著各自一年來的工作和生活。其中一位好友突然問大東,兩年沒見到人影是去哪了?

這個時候,大東正在很嫻熟地抽著煙,聽到好友這句話的時候,大東掐滅了煙蒂喝了一口手旁邊水杯里的水說:“一直漂著,漂著漂著想家就回來了。”說完,大東嘴角的弧度逐漸褪去,臉上的表情有點僵硬。

我們幾個人看著大東僵硬的表情,也沒敢再多問。此后,大東一直低著頭。到現在,都沒有人知道那兩年時間里,大東經歷過什么。也沒有人告訴我們,為什么大東臉上的笑容變少了。

那晚,結束聚餐后,大東更新了一條朋友圈,他說:“人都是努力地活著,也都在拼死拼活地證明自己。”

暫且不說,大東這兩年的經歷。看到他的這句話,我想,他過得并不容易。我們很難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生活,也沒有辦法去感同身受。但我們都是在努力地活著,努力地證明自己。

臨近畢業的時候,我爸在電話里勸我畢業后就去他和媽媽所在的城市工作。一是因為他不放心我一個人在外闖;二是因為他認為我在外沒有辦法生存下去。

我自然是沒有順從他們的想法,一畢業我就搬出了學校宿舍,跟同學在學校附近合租了房子,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那會兒,對于漂泊我沒有太多的感覺,興許是因為自己讀書就在那座城市的原因。我真正意義上的漂泊,是在來上海后。

決定來上海前,我瞞著爸媽辭去了工作。然后,做好了心理準備跟他們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交談。在跟我爸交談之前,我猜想,當我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他后,他肯定會生氣,甚至會罵我。

可是那次,我爸的回答讓我有些意外。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媽之前同他交談過,還是因為他真的理解。

那晚,我爸的語氣有些低沉。在電話里,他說:“你要是這樣決定我們也沒有辦法,只是希望你不要再混時間,年輕是該出去闖闖,對你也是件好事,別誤了光陰,到頭來一事無成。我不是打擊你,有些現實必須學會接受。”

我爸沒有罵我,只是告知那些我還不曾懂的道理。我知道,我爸那時候所提及的現實是什么。在他心里,他認為上海是個繁華的大都市,是人才濟濟的地方。而對于學歷和能力并不高的我,很難在這里混下去。

那時候的我,對未來一無所知,一心想要出來走走,一心想著證明自己可以適應漂泊和無助。那時候,我也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在畢業后都想要遠走他鄉,漂泊在外。

后來,當我來到上海后,穿梭在上海的街頭、擠在上海的地鐵里,看著那些疲憊而陌生的面孔。我開始明白了,我們之所以在異鄉漂泊,不過是為了證明自己的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你想要爬到高處,就必須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你想要走在前面,就要比別人的腳步更快;你想要遠方,就要背起生活所帶來的包袱風雨兼程。

公司里有很多上海本地的同事,其實,很多時候我很羨慕他們一下班就可以回家吃到媽媽做的飯,跟爸爸一起嘮嘮。我的閨蜜爸媽也在上海,每次去找她的時候,看著叔叔阿姨,我就很想爸媽。

以前,我不理解為什么爸媽總是念叨讓我回到他們身邊。等到經歷過后,才明白,不過是為了不讓自己在外受苦。就像我曾經寫過的我的一位同事,辭職后在上海找了一個多月的工作后,還是回去了。她說:“回到家里心也就安定了下來。但并不后悔,曾在外面努力地生活過。”

是啊,我們為什么要后悔呢?我們在外拼命地努力,不也是一種選擇嗎?為的不就是證明自己嗎?

我們都不傻,我們都知道那些痛苦的日子,在我們一開始做出選擇和決定的時候,就注定了會發生。痛苦,不過是人生路上的一場偶遇。

去年三月的時候,我在上海書展上認識了一位姑娘,戴著眼鏡很是可愛。我們之所以相識,也是因為東野圭吾的書籍。那段時間,剛好我對東野圭吾產生了興趣。

在書展上,我一直在尋找東野圭吾的書,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剛好看到她手里拿著東野圭吾的《白夜行》,便詢問書籍具體的擺放位置。

就這樣,我們相識。幾次聊天過后,也就得知她曾為了跟男友結束異地戀,畢業后去了男友所在的城市。可是沒過多久,他們分手了。

后來,她一個人拖著行李,頭也沒回地來到了上海。愛得灑脫,放得也灑脫。

剛來上海的那段日子里,最苦的時候是一個人在地鐵里啃著面包哭,身邊沒有一個熟悉的人,仿佛下一秒這個世界就會將自己遺忘。

但你一定要相信,那些難熬的日子,只要你挺過去了,就都會過去。她沒有放棄,挺了過來。

如今,她在上海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租了一間自己喜歡的房子。偶爾,會約著朋友一起看看書展,看看電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生活上的負擔也在逐漸地減小。

我們都知道,日子很難,但不會一直難,也只是難一陣子而已。我們常說,我要努力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我相信,我們是真的想。因為,我們不想自己比別人差。因為,我們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

我希望,你在經歷過坎坷之后,依舊會相信生活。

我希望,你在看透生活的無奈之后,繼續選擇不焦躁、不抱怨、充滿勇氣和信心努力地生活下去。

我希望,你無論過成什么樣子,也不要放棄生活。

我知道,有時候你會很無助。我也知道,在大城市舉目無親的你,有時候真的會很累。

可人生的路就是這樣,總是會有很多未知的東西在等著我們,我們都想要跟別人不一樣,也都想要自己過得好,不讓父母擔心,成為他們的驕傲。

既然如此,也就只能選擇用努力來證明自己可以。而你的每一分努力,自然是不會虧欠努力的你。

做一個努力的人吧,不畏懼苦難,不害怕孤獨。用真誠和理解來對待生活,對待努力的自己。

真正的努力,是不動聲色的

你要知道,你想要的東西,從來都不會從天而降。你只能努力,才能擁有自己想要的奇跡,你也就在逐漸地成長和變好。

前幾天,工作間隙,跟一位作者好友聊天。我問他最近在忙什么,整天都看不見個人影。

他說:“哎,苦啊,忙了一夜到現在都還沒睡呢?”

當時,在手機另一端的我一臉驚呆,說:“不是吧,這么拼?我知道,你最近在忙著弄自己的課程,但怎么忙成這樣?”

他說:“忙課程是一回事,我還有很多事要做啊。”

我繼續說道:“你真的很努力,我自愧不如。”說完,心里一陣感慨。

果然,真正的努力,是看不到、摸不著、不動聲色的。而那些,不動聲色的努力,總是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之前,在看最新一期的《最強大腦》時,有一個參賽選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是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初中生。在淘汰賽的時候,每一位參賽選手都會有一個VCR視頻介紹。

這位參賽選手在VCR里開始的時候說,從小就是學得比別人要快一點,不用花太大的心思在學習上。

視頻中,她的同學說:“她的成績基本上是前五起步,最高第一。”接著,有一位男同學說:“她一周不學習,她都能考那么好,反正,我是沒有看到她怎么努力。”隨后,幾個同學圍在一起笑著說,羨慕嫉妒。

這時候,視頻立刻播放了小姑娘自己的畫面,她笑著說:“那是因為,我在家里自學。”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因為,一個人的努力真的不是我看見你在學習,你在刷題,你在看書就叫努力。而是,背后默默地付出。真正的努力,從來都是不動聲色的。

在臺上,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小姑娘淡定,從容,心態極好。最后,她成功晉級。她的順利晉級,少不了她背后的努力。

看完這段比賽,我不由回想起,我的一位發小秀秀。秀秀,跟我一般大,從小學習就好,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她的成績好,可以說在我們村里都是出了名的。大人夸贊,小伙伴羨慕。

從小學開始,我就跟隨父母前往了南方城市生活。對于秀秀的記憶,就一直停留在了小時候。

以至于,在讀小學、初中的那幾年,我對她的印象都是很模糊的。但我的父母,卻很清楚。在父母眼里,孩子讀書期間的成績,會習慣性地被拿出來做比較。在父母身邊的那幾年,不論是每一次的考試還是平常的學習,他們都會經常說,聽說,秀秀學習很好啊,每次考試都是班里數一數二的。而且,她還經常幫助家里干農活,都沒花時間來學習,人家每次考試都能考得那么好。你啊,要加把勁。

那時候,我對父母的話半信半疑,心想又沒看到怎么會知道呢?直到,讀初三那年,我轉學回到老家后,我才真正地了解到,秀秀是真的很努力,而且,她的努力是你看不到的。

初三是住校制,那會兒,每逢周末秀秀回到家里,依然是一邊學習,一邊幫助家里干活。我在學習的時候,她在干活。我不學習了,她依舊在干活。我常常篤定,她肯定是忙到作業還沒有來得及做,考題還沒來得及刷,單詞也還沒有來得及背。

誰知道,等到我們一起回學校的時候,我問她時,她都很有自信地說,完成了。我問秀秀:“你明明一直在幫家里干活,你哪有時間寫作業啊?”

秀秀笑著說:“晚上啊。我晚上會學習到很晚,而且,在學校的時候,學習、看書、做題時間會有很多。”

那時候,我才明白。秀秀之所以有那么好的成績,不僅是因為她聰明,還有就是她一直在不動聲色地努力。也能夠體會到,村里人為什么總是說,看不見秀秀學習,卻總是看得見她的好成績。

其實,像秀秀這樣的例子,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還很多。年少的時候,不夠成熟的思想、認知和格局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以為,只有看到一個人在努力學習的時候,才叫努力。但其實啊,努力不一定要看得見。

我記得,大二準備計算機考試的時候,因為,我們專業課沒有相關課程,我便只能在校外報了課程,參加考試。那段時間,不去校外上課的時候,我就抱著考題試卷跑到自習室去刷題。

有時候會跟同學一起,有時候是自己一個人。有一次,上午學校課程結束后,班上一位同學突然跑來問我:“你下午要去自習室學習嗎?”

我當時很驚訝,開心地回答說:“去啊,你也去?”

同學點點頭說:“下午一起啊。”

可是,當我和同學一起進入自習室學習時,我卻看到她一邊翻開書,一邊拿著手機在那里拍照,微信、QQ不間斷地聊著。

后來,從自習室出來的時候,我在QQ空間看到同學發布的動態和底部的評論,不禁感慨,有些努力,也只是感動了自己罷了。

一個人可以不努力,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努力,變成自欺欺人。這種努力,不僅不會給你帶來好的效果,反而會讓你心里很虛。因為,當你需要的時候,你拿不出任何結果。

暢銷書作家李尚龍說過:“看起來每天熬夜,卻只是拿著手機點了無數個贊;看起來起那么早去上課,卻只是在課堂里補昨天晚上的覺;看起來在圖書館坐了一天,卻真的只是坐了一天;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沒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所以啊,千萬別讓自己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我們這一生,都跟努力脫不了關系。但我們要學會的是,把努力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不動聲色的習慣。而不是為了曬曬朋友圈,向好友們炫耀自己的行為,才去努力。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里有這樣一句話:“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艱辛與沉重,無數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平凡’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們卻在不經意間遺漏了另外一種恐懼——沒有期待、無須付出的平靜,其實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神。”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努力是一個過程,自我提升和進步的過程。當這個過程,逐漸變成一種習慣和常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時刻都在進行著自我完善。

我們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努力當作是一種消耗。我們要把努力當成習慣和不動聲色的成長。

所以啊,趁時間還來得及,去努力吧。哪怕,你在空閑的時候多讀一本書,多交幾個朋友,都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做儲備。

你要知道,你想要的東西,從來都不會從天而降。你只能努力,才能擁有自己想要的奇跡,你也就在逐漸地成長和變好。

你要敢和別人不一樣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你不要活成別人那樣,你要按照自己的意愿來生活,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愛自己喜歡的人。這樣,你才能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生活。

大學剛畢業的那會兒,大家都在急著找工作,往各大網站不停地投遞著簡歷。每個人都是愁眉苦臉,生怕找不到工作。唯獨小敏一個人在那里不慌不忙地做著自己的簡歷,當寢室里已經有好幾位室友接到面試通知的時候,小敏還在做著簡歷。

這個時候室友問她,小敏你怎么還在做簡歷啊?大家都接到面試電話了,你不急嗎?

小敏說,我要把簡歷做點不一樣的啊,多展示出自己的優勢特色啊。

室友懵了,繼續說,我們都才剛畢業,哪有什么履歷好展示的啊?簡歷能有什么不一樣啊?模板套套不就行了嗎?

小敏沒有說話,繼續做著自己的簡歷。

一個月后,室友雖然面試了好幾家,但都沒有通過。這個時候,小敏已經接到了錄用通知書,還是一家世界五百強公司。

這個時候室友說,小敏你真幸運,能夠找到這么好的一份工作,我要是有你這么幸運就好了。

小敏說,不是我幸運,而是我在一開始做簡歷的時候,就跟大家不一樣啊。我們要做的不是把簡歷做好就行,這樣的簡歷太多了。我們要做就跟別人不一樣的簡歷,讓面試官一眼就看到亮點呀。

現在小敏依舊在那家公司上班,薪資職位也是在逐漸地上升。工作上每一件事情,都要求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

我們常常說,我們要做最獨特的那一個才能被別人看見。可是,當到了一定的時候,好像大家都會容易忘記。就像剛畢業的時候,也許我們都一樣,都在忙著找工作,在各種網站投簡歷。

但其實,當你靜下心,好好地安排,去準備,去做一份完美而不一樣的簡歷,你的勝算才是最大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東施效顰的故事。

西施是越國的美女,傾國傾城。不管是舉手投足,還是音容笑貌,每一樣都叫人喜愛。

西施永遠都是略施粉黛,衣著樸素。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禮,并且驚嘆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走在街上,走著走著心口疼的病突然犯了,她馬上用雙手捂胸口,眉頭緊鎖著,流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病態美。當她從鄉間走過的時候,鄉里人沒有一個不睜大眼睛看的,一邊看一邊心疼。

這個時候呢,村里還有另外一名女子叫東施。相貌一般,沒有修養。平時動作粗魯,說話大聲大氣,她每天都在做著當美女的夢。今天穿這樣的衣服,明天梳那樣的發式,但仍然沒有一個人說她漂亮。

這一天,西施心口疼雙手捂著胸口、眉頭緊鎖的樣子被東施看見了。而且,她發現西施這樣,竟然有好多人看。于是,在回去的路上,她便學起了西施病態的模樣,用雙手捂胸口,緊皺眉頭,在村里走來走去。

誰知道,她這般模樣,不僅沒有受到村里人的憐愛,反讓村里人覺得東施矯揉造作的樣子比以前更難看了。結果,村里人看到東施這樣,立馬把門緊緊關上,躲得遠遠的。

東施只知道西施眉頭緊皺病態的樣子很美,卻從來沒有想過西施為什么美?然后,她以為只要自己也是這樣,結果反而變成了笑話。

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長處。不論是做人還是打扮,都不要照葫蘆畫瓢。因為,并不是別人有的就適合自己,我們要敢于和別人不一樣。

人有一種心理,叫作從眾心理。簡單地說,就是隨大流。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和想法,別人做什么就做什么。這類人,常常是將自己的想法、做法依附于大眾。

上小學的時候,你看到同學有一顆糖,于是,你哭著喊著說,你也要同樣的一顆糖;高中了,班上文理科分班,當你看到你自己要好的朋友選了理科,你二話不說也選了理科。

但你始終沒有去想,這顆糖到底是不是自己喜歡吃的口味;理科真的是自己擅長的嗎?

從眾的人,都很容易失去自我的選擇和判斷,一直都在順從和接納別人的東西、觀點和選擇。

從眾的心態是非常可怕的,這樣的人沒有創新意識。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都習慣性地拿別人做鏡子,按照別人的想法活著。

倘若每個人都想跟別人一樣,那就很少有人能特別優秀,特別成功了。

名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名人,還有一個要素就是他們敢和別人不一樣。而這,也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你不要活成別人那樣,你要按照自己的意愿來生活,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愛自己喜歡的人。這樣,你才能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生活。

別將夢想擱置,你要去實現它

還記得你的夢嗎?

還在奮斗嗎?還在堅持嗎?

常常會有很多朋友問,在這個快餐式的時代下,還需要堅持夢想嗎?在這種壓力讓人喘不過氣的生活下,夢想真的可以實現嗎?還要去談夢想嗎?

我想說,可以。

因為,夢想可以引導你一直往前行走,時刻提醒你,你還有一個夢沒有完成。不管生活多么困苦,你都不要忘記你的夢。你一定要相信,只要你去堅持、努力,終有一天你的夢想會實現。

上午在家重溫了一遍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這是一部勵志題材電影。這部電影其實是根據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加德納的真實故事改編。

加德納從小父母離異,母親帶著他和繼父生活在一起。繼父并沒有給他很多愛,經常虐待他,甚至將他扔進了收容所,遭男人性侵。在這樣的環境下,加德納發誓一定要做一個有錢人。

小時候,年幼的加德納看到了一場籃球比賽,興奮地大叫道:“他們太棒了!絕對有很多球隊愿意為他們支付一百萬!”

這時候,母親鼓勵加德納:“雖然你的出身比別人差,但如果努力,你也能像那些籃球運動員那樣,賺到自己的一百萬!”

母親的這句話,從此刻在了加德納的心里。在母親的影響下,他讀完了高中,加入了美國海軍,成為一名實習醫生,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

二十二歲那年,加德納成為一名舊金山醫生的助手,他也在舊金山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事業一帆風順。但好景不長,由于美國醫療改革,加德納這種有經驗有技術但學歷較低的醫療人員,會逐漸被淘汰。

為此,他不得不放棄成為一個醫生的夢想,轉行做了醫藥設備銷售員。做醫藥設備銷售員第一年,加德納的兒子出生了,為了養活妻子和孩子,他每天四處推銷自己的醫療設備,也四處碰壁,經濟狀況越來越不好。

1981年,加德納二十七歲。在舊金山一個停車場,看到一名駕著紅色法拉利的男人正找車位,他說,你可以用我的車位,但你要回答我兩個問題,你做什么工作和怎么做的?對方說,我是股票經紀人,月薪80000美元!這比加德納一年的收入還多。對方還說,做這項工作只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數學,二是溝通。

這個回答,讓二十七歲的加德納喜出望外,他決定辭職轉行。因為學歷低,沒有人脈。加德納花了十個月的時間,在華爾街尋找一份工作,最終找到了一個人,這個人說會給加德納提供這樣一個機會。可是,等加德納到華爾街后,發現向他做出承諾的那個人,在此前的那個星期五被炒了魷魚。

這樣一來,加德納沒了工作,沒了收入,帶著妻子和剛出生的兒子。妻子看著他說:“你這是在做什么?”

加上這個時候,加德納因為沒錢支付1200美元違停罰款,車子被收走了,被判入獄十天。噩夢還在持續,出獄后他發現妻子同兒子都消失了,他變得一無所有。

加德納說,那件事發生后不久,他的婚姻解體,他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人。

幾個月之后,妻子把兒子帶回來交給他。他和兒子一起成了無家可歸的人,因為寄宿公寓不允許住進孩子。加德納需要撫養孩子,不能再住單身宿舍,所以和孩子一起被迫流浪街頭。

這個時候,加德納已經二十八歲,為了給孩子生活,加德納要比以前更加拼命地工作。人在困境的時候,只要身懷希望,就一定會成功。

加德納終于順利進入一家公司上班,從實習生做起。因為公司只有一個轉正名額,為了能夠順利轉正,他需要與二十出頭的實習生競爭。他每天送兒子去幼兒園后,第一個到公司打200多個電話。為了節省時間,加德納連話筒都不放下,甚至能不喝水就不喝水,因為上廁所太浪費時間了。

實習生沒有工資,他依舊沒錢交房租,他只能和孩子一起流浪街頭,住廉價旅館、公園、火車站公廁、辦公室桌底。有時候,為了能讓兒子吃上一頓飽飯,加德納甚至去賣血。

日子不會苦一輩子,只會苦一陣子。加德納的拼命和努力有了回報,他終于當上了股票經紀人,事業一帆風順。1987年他在芝加哥開設經紀公司做老板,成為百萬富翁,致力在南非扶貧。

加德納的成功,絕對不是靠幸運得來的。他說,他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小時候母親的一句話和后來他兒子說,爸爸,你是最好的爸爸。但其實,加德納也知道,他的成功是在于自己的堅持,堅持實現自己的夢想,只有堅持下去了,才有成功的那天。

生而為人,我們心里都是裝著夢想前進的。困境和挫敗會有,但我們不能放棄。如果你心里有夢想,一定要捍衛并且實現它。

正如《當幸福來敲門》電影里所說,你要盡全力保護你的夢想。那些嘲笑你夢想的人,他們必定會失敗,他們想把你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我堅信,只要我心中有夢想,我就會與眾不同。你也是。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起周星馳的一部電影《喜劇之王》。這部電影,同樣也是關于實現夢想。講述男主人公尹天仇作為一名群眾演員一心想要成為男主角的故事。

尹天仇每天都在尋找成為主角的機會,他常說那句:其實,我是個演員。他在心里篤定自己就是主角。就像加德納一樣,從小他就說要成為有錢人。

他們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一次次地挫敗,被唾棄。但他們都沒有放棄,并且最終成功。

有人說,《喜劇之王》這部電影里有很大的一部分講述的就是周星馳自己。的確,周星馳在成名之前,只是一個毫不起眼在無線混日子、跑龍套、毫無前景的群眾演員。

他每天都在激勵著自己,跟電影里一樣,他成功了。而且,無人替代。

其實,當一個人心里,一旦有了目標有了方向之后,真的就會拼盡全力去實現這個夢。

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不是他一開始就有多牛。而是,他肯為此付出行動。他的夢,不只是說說而已。

小時候,老師常常會問我們,你們的夢想是什么?

有同學說,我的夢想是長大當一名醫生;

有同學說,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

還有同學說,我的夢想是當個畫家。

在那個童言無忌的年紀里,我們的夢想很大。什么科學家、醫生、畫家等等,好像是那個時候我們特別崇拜的對象。也只有在那個時候,我們才會大膽地去說,我想成為什么。

可是漸漸地,我們長大了,我們變得越發成熟了。但夢想,卻變小了。

不再將那些我想成為科學家、醫生、畫家掛在嘴邊,也不再去表達出自己的夢想是什么。越長大,越膽怯,越不敢表達。

我很喜歡王小波在《黃金時代》里說的那句話:“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么也錘不了我。”

有時候,我會將這句話對比一下二十多歲的自己,看看現在的自己是什么模樣。

二十多歲的我,沒有太大的成就,依舊會因為遇到不順心的事而不知所措,而難過,而焦心,但我也依舊有著很多夢想。我夢想著有一天,我可以不再為生活而擔憂;我可以去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無懼無畏。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是有夢想的。只是我們都不樂于表達,只能像秘密一樣藏于心底。

但你一定要去實現它,用時間打磨它。別將它擱置在心里,要知道一件東西擱置久了,自然也就過期了。夢想,亦是如此。當夢想被擱置久了,那只能是夢。

人的一生就這么長,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好好對自己,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尋屬于你的歸宿與生存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洮县| 同德县| 林州市| 宁陵县| 策勒县| 深州市| 兴隆县| 准格尔旗| 罗山县| 和林格尔县| 新田县| 凤翔县| 华亭县| 普定县| 普宁市| 宁陵县| 深州市| 来宾市| 成都市| 四会市| 辽阳市| 洪泽县| 黑龙江省| 岢岚县| 拉萨市| 莱西市| 密云县| 防城港市| 德化县| 台中县| 万盛区| 临江市| 郯城县| 锡林郭勒盟| 醴陵市| 洛隆县| 龙井市| 龙南县| 合江县| 南江县| 大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