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新聞報道策劃概述
最早引用和推崇新聞報道策劃的是國內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都市報《華西都市報》,以后的都市報在創辦經營過程中,幾乎不約而同地全部采用了新聞報道策劃。新聞報道策劃是一種視角新、立意高、開拓深、介入及時的戰役性、系列性、話題性并形成新聞強勢的新聞報道的謀劃和組織過程,當今媒體的競爭實質上是新聞策劃力的較量。新聞報道策劃的產生、發展為新聞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同時,也向傳統的重采輕編的觀念、做法和機制發起了挑戰。
一 新聞策劃與新聞報道策劃的內涵
現代漢語詞典里“策劃”的釋義是“關于新聞報道的籌劃和謀劃”。從20世紀90年代新聞策劃概念提出伊始,關于新聞策劃的定義就有很多爭論。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蔡雯教授認為,“新聞策劃”一詞“本身是缺乏界定,不嚴謹、不科學的”[2]。她提議把“新聞策劃”確定為“新聞媒介策劃”。由于新聞傳播是各類新聞媒介運作的主體業務,研究媒介策劃行為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研究媒介對于新聞傳播活動的策劃和組織。新聞策劃就是新聞編輯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所從事的決策與設計性工作,以及對新聞傳播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工作。具體包括三方面內容:①媒介定位與新聞編輯方針的確立;②媒介新聞單元(指媒介產品中以傳播新聞信息為主要職能的那一部分)的設計與采編機構的設置和管理;③新聞報道的設計和組織。[3]
原《華西都市報》總編輯席文舉給新聞策劃下的定義是:“新聞策劃是對新聞的生產、加工和傳播的全過程中的任一過程和任一活動,進行創造性的謀劃和運籌,最大限度地挖掘新聞社會價值,獲得最好的傳播效果和傳播效益。”[4]這種廣義的“新聞策劃”定義,與“傳媒運作策劃”概念名異而實同。
華中科技大學趙振宇教授認為新聞策劃是“新聞傳播主體,遵循事物發展和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圍繞一定的目標,對已占有的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著眼現實,發掘已知,預測未來,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創造性的策劃活動”[5]。
對“新聞策劃”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新聞根本就不能策劃。這部分人認為,新聞策劃是在新聞事件發生之前,由記者參與規劃設計促成事件發生并予以報道的一種行為,這是一種先有記者后有新聞事實報道的模式,與新聞傳播觀念背道而馳。對新聞記者來說,他的本職工作應該是發現線索、采集新聞、組織報道等。記者的職業道德和社會使命要求他嚴格自律,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如果一味地參加策劃活動,難免為名利所左右,記者本職工作中本應體現的客觀性、公正性就難以保證。所以,新聞報道根本就不可能策劃,凡是策劃出來的也不能稱為新聞。
由以上的分析可見,新聞策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的新聞策劃包括媒體自身策劃和新聞報道策劃兩方面內容;狹義的新聞策劃專指新聞報道的策劃與組織。從策劃的規模來看,媒體策劃屬于總體策劃,包括確定媒體的編輯方針,設計媒體的總體規模和內部結構,設計媒體的各個局部。新聞報道策劃則包括確定各階段的報道選題并規劃新聞報道活動,即對報道什么和怎么報道的思考與設想。
這里的新聞策劃特指“新聞報道策劃”,就是蔡雯所說的“新聞報道的設計和組織”,是新聞采編人員按照事物發展規律,對已經或者將要發生的新聞事件如何報道的謀劃與設計,把新聞傳播過程中的某個元素和現實中其他與新聞傳播密切相關的元素聯結組合起來,以充分發揮該事件的新聞價值,形成更有效的傳播結構的創造性智力勞動。新聞報道策劃是一個提升新聞事件價值的周密計劃的過程,目的是更好地配置與運用新聞資源,獲得最佳的報道效果。
范敬宜把《經濟日報》幾個重大戰役報道的成功經驗歸結為四個字:“重在策劃。”這個“策劃”指的就是新聞報道策劃,目的是增強報道的深度、廣度,強化受眾的印象。
二 新聞報道策劃的運作
新聞報道策劃是新聞編輯日常工作中大量、頻繁運用的一項系統工程,而且這類新聞報道是以發布成組的稿件,以持續較長時間的報道戰役來實施。其運作主要包括制定報道設計方案和報道方式。
(一)新聞報道策劃的設計方案
報道設計方案是對策劃內容的全面表述,是策劃的最終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6]
1.報道的范圍與重點
報道范圍是全部報道客體的組合,規定了報道對象是哪些人和事,報道面有多大。報道重點是報道客體中最重要的部分,規定了報道的核心人物或核心事件、核心問題,需要報道者投入最多的力量,在媒體上要予以突出表現。
2.報道的規模與進程
報道規模是報道的時間、空間與人力三方面因素組合的概念,即報道在媒體上持續進行多少時間、占據多大空間和多少欄目配置、動用多少采稿力量。報道進程是指報道全過程中時段的分割和安排,規定報道分多少階段進行、何時開頭、何時推進與擴展、何時結束,以及各階段之間如何轉接。
3.發稿計劃
發稿計劃是報道進程中各階段刊播新聞稿件的統籌規劃,包括確定每條稿件的題目、內容、體裁和篇幅,確定稿件刊播的先后次序與具體時間,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它是對報道規模與報道進程的具體落實。
4.報道方式
報道方式是指將零散的新聞報道整合為報道整體的操作模式,即新聞編輯根據報道目標,運用某種手法組織若干相關報道,使之形成具有一定報道規模或持續一定時間的報道整體。
5.報道力量配置和報道運行機制
報道力量配置是指參與報道的人力、資金和技術設備的配置。報道運行機制是指為實施報道而臨時建立的組織機構、工作流程及其管理制度。報道力量配置與報道運行機制是根據報道內容、報道規模和報道方式確定的,報道越重要,報道規模越大,報道方式越多樣化,報道需要投入的力量也就越大,運行機制也就越復雜。
(二)新聞報道策劃的報道方式
新聞報道方式是編輯將零散的新聞材料整合為報道整體的操作手法,這是一個微觀的、具體的概念。它主要考察新聞稿件及其報道手法的整合。新聞報道策劃根據編輯組織安排稿件的特點,分為集中式、系列式、連續式。根據編輯組織報道活動的行為特點,分為組合式、受眾參與式、媒介介入式、媒介聯動式。
1.根據編輯組織安排稿件的特點劃分
(1)集中式:編輯組織大規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或時段,形成較大聲勢的報道方法。策劃性報道在開篇的時候常常使用這種方式。
(2)系列式:著重于組織報道事物各個側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報道于一體,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具有啟迪性。這種報道方式較多地用于對一些較復雜的事件或問題的報道。因為報道對象具有復雜性特點,需要用多篇稿件從多種角度來報道,使受眾能了解事物的全貌和實質。系列式的最大特點是每篇稿件的角度不同、視野不同,但在總體上它們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共同組成一個報道整體。
(3)連續式:緊跟事件或問題的發展變化進行追蹤,連續發出報道,反映全過程,取得及時、深入、扣人心弦的報道效果。這種報道方式多用于突發性事件(災難和案件)的報道。事件發生后,受眾急于了解下一步情況,只有進行追蹤采訪,及時通報每一個新變化、新進展,才能使報道善始善終,滿足受眾的要求。該類報道的最大特點是每篇稿件報道的對象一樣,但反映的時間、過程不同,前一篇報道的內容往往構成下一篇報道的背景,環環相扣、步步緊跟,體現出連續性的外部特征。
2.根據編輯組織報道活動的行為特點劃分
(1)組合式:集中一組稿件反映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的同類情況,或同一主題、不同門類的情況,形成較大的報道規模。這種報道方式在外表上具有集中的特點,多用于報道面較寬、報道對象較多的事件,旨在全面、深刻地揭露問題,或通過眾多報道對象的相互比較,說明問題和道理。組合式報道應該準確把握報道對象的新聞價值與社會影響力,把握所報道的事情是否關系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否急需解決、是否非常嚴重,不能小題大做,浪費版面資源。在選擇報道對象上也要注意代表性和說服力,不能流于形式。
(2)受眾參與式:新聞媒體通過吸引或邀請受眾參與新聞采寫活動,發動受眾對報道內容展開討論等方式,使受眾的活動與意見構成報道的主要客體之一。這種報道方式多用于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新觀念。
(3)媒介介入式:新聞記者參與報道客體(一般是社會公益性活動),成為其中的重要角色,影響甚至改變事物發展軌跡,同時對這類新聞事件進行報道。這種報道方式是媒介公關策劃與新聞報道相結合的產物。介入式報道容易導致社會公眾對媒體報道意圖的懷疑:是否存在商業炒作、自我宣傳。介入也是種體驗,記者難以保持客觀和冷靜,由于投入了感情和時間,能否客觀公正地進行報道值得注意。
介入式報道中報道者對所報道的新聞事實表現出明顯的主觀參與意識,通過對某一新聞事件或問題進行報道,有意識地對事件的發展態勢施予一定的影響,最終促進問題的解決,或達到某種效果。這種介入并不僅僅局限于過問這一手段,還應該積極參與推進新聞事實的凸顯和發展,促進所報道事件的圓滿解決。早在1898年,《紐約日報》的赫斯特對“戈登索普謀殺案”的報道就是一次頗具爭議的介入式報道。因為媒體的介入加速了案件的偵破,甚至爆出許多不為人知的驚人內幕,極具新聞效果。但是為了追求新聞效應,赫斯特不斷地渲染緊張氣氛,追求更大的刺激效果,一步一步將案情推向高潮,雖然在當時取得了轟動效應,卻是對受眾的極度不負責任,是在導演新聞、制造新聞。這種介入是我們在今天的新聞策劃中要摒棄的。
(4)媒介聯動式:多種媒體形成聯動,對相關新聞事件、相關選題加以集中報道,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擴大傳播效果。目前,采用較多的是同類媒體異地聯動,如兩個地區的報紙。還有同地區的不同媒體之間的聯動,如同地區的報紙和電視之間合作。聯動式報道由于資源共享,容易內容一致、信息重復。如果報道方式相同,切入的角度等一樣,就使得媒介各自的優勢與特點難以體現和發揮。
2008年2月16日,《楚天都市報》獨家重點推出的“良心債”系列報道,以生動鮮活的事例,書寫出一部彰顯道德張力、凈化心靈、明辨榮辱、促進和諧的優美篇章,在全國尤其是鄂豫兩地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和心靈共振,同時也是一組通過媒介聯動完成策劃意圖的報道。這組報道源于一封署名“校正”的讀者來信,道出了一個埋藏了19年的秘密。《楚天都市報》編委會決定,不但要幫“校正”完成為母還債的心愿,還要通過報道打動更多的讀者,觸動更多的心靈。從2月16日至3月4日,《楚天都市報》以重要版面和充分的篇幅,以“19年前的良心債”為欄題,先后刊發了《被截留19年的匯款尋找主人》《多方尋找,收款人喬云霞“現聲”》《市民熱議“良心債”》《一次良心、寬容和感恩的洗禮》等圖文報道40余篇(幅),并配發湖北省文明辦主任蔣南平,倫理學專家楊清榮,全國道德模范吳天祥、黃來女、趙傳宇以及讀者、網友對此事的評價,記者、編輯的感悟和言論等。2月18日起,河南《大河報》開始與《楚天都市報》進行聯動報道,通過讀者提供的線索找到了喬云霞。湖北、河南兩省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攜手,在鄂豫兩省掀起強大的道德沖擊波,成為市場經濟環境下一本鮮活生動的社會道德教材。
三 新聞報道策劃的分類
參照蔡雯《新聞報道策劃與新聞資源開發》觀點,新聞報道策劃的分類,按照不同的標準將新聞策劃劃分為不同類型。
(一)以報道客體發生狀態劃分
新聞報道策劃劃分為可預見性報道策劃和非可預見性報道策劃兩類。
可預見性的新聞報道策劃,是指對能夠提前獲知的事件性新聞和非事件性新聞的報道策劃。如衛星發射、香港回歸、奧運會等新聞事件或活動,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年、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等非事件性新聞等,都屬于可預見的新聞報道內容。對這類新聞的報道策劃,可以提前進行。
2012年,50年規劃、50年建設、5000億元投資的中國南水北調工程中線通水進入倒計時之時,《湖北日報》與《楚天都市報》于9月18日精心策劃、聯合推出《漢水丹心 湖北奉獻》特刊,以48個版的規模,全面記錄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緣起與成就、奉獻與犧牲。特刊全面地梳理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決策緣起、論證歷程、建設現狀、建設成就及其偉大意義,謳歌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特別是庫區廣大移民群眾大局為懷、敢于擔當、舍家為國、無私奉獻的精神,使全國人民特別是受益區廣大群眾深入了解了湖北省做出的犧牲和奉獻,是對南水北調這一世紀工程的一次重要總結與巡禮。特刊在沿線六省市同步發行200萬份,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原主任張基堯認為,“這樣的報道可以作為史料留存,提醒后人不要忘記這段歷史,不要忘記移民的奉獻”。
非可預見性的新聞報道策劃,是指對無法預見的突發事件的報道策劃,如地震、火災、飛機失事、戰爭爆發等,都屬于非可預見性的新聞報道內容。對這類新聞的報道策劃一般無法提前進行,通常是在事件發生之后立即策劃報道活動。
2012年10月8日,在得知武漢市一名環衛工因有人從車窗拋物而遭遇車禍及京廣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一起因前車拋物導致后車差點翻車的事故線索后,《楚天都市報》編輯部派出多路記者蹲守在武漢市車流量較大的地方,與環衛工一起作業,體驗他們在車流中清掃垃圾的艱辛與危險。10月15日,《楚天都市報》開始推出“告別車窗拋物”系列報道,報道抓住汽車時代在城市街頭、高速公路上常見的車窗拋物這一見多不怪的城市不文明細節,既有生動的記者體驗,又有沉重的生命警醒,還有現實的監管缺憾,深入采訪、深度挖掘、深刻剖析、多維報道、多點挖掘,引出人文關懷、文明素養、城市氣質及“美麗中國從我做起”大主題,產生了強烈的沖擊效應。10月19日,武漢市城管局回應該報報道,出臺相關管理措施。都市報及時跟進關注,并趁熱發起萬人簽名承諾活動,逾10萬江城市民參與,在江城掀起文明熱潮。在關注多方回應及事情進展的同時,策劃推進有序,積極組織系列評論引導市民把車窗拋物行為上升到損害城市文明的高度上認識,深化“美麗中國從我做起”的主題,報道有效促進政府部門迅速出臺相關管理措施,并激發廣大讀者的強烈自律與參與意識,主動加入勸阻車窗拋物的行動中,經央視等中央媒體多次聚焦后,告別車窗拋物一時間成為全國關注的熱點,使城市文明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有力地傳遞了推進城市文明建設的正能量。
(二)以報道策劃的運行時態劃分
新聞報道策劃劃分為周期性報道策劃和非周期性報道策劃兩類。
周期性報道策劃,是指報社新聞采編部門對日常新聞報道的一種常規性策劃,策劃的時間具有周期性特點,如按季度、月、周等進行的報道策劃,均屬此類。
非周期性報道策劃,是指根據報道需要臨時進行的報道策劃,如對突發性新聞事件的報道,一般不可能提前納入常規性的報道策劃中,只有在事件發生之后立即策劃報道。這種策劃是周期性策劃之外的一種應變策劃。
(三)以報道策劃的運行方式劃分
新聞報道策劃劃分為獨立型報道策劃和連動型報道策劃兩類。
獨立型報道策劃,是指報道策劃獨立存在,與其他策劃活動無關。報道策劃者單純策劃對新聞事件的報道活動,報道者并不介入報道客體中。如報道人大政協會議召開、馬航MH370飛機失聯等,新聞媒介通常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進行客觀報道。這種報道策劃是獨立運行的。
連動型報道策劃,是指報道策劃與其他策劃有關聯,并相互發生作用。如前文所談到的,報道策劃者同時還參與策劃報道之外的其他活動,如策劃救助貧窮學生的公益活動、策劃宣傳媒介的公關活動等,并且使這些活動成為報道客體,報道策劃與活動策劃“連動”,報道者身兼“報道者”與“當事人”雙重角色。連動型報道策劃是一種非獨立存在的報道策劃,由于報道客體是公關新聞策劃的產物,新聞報道策劃與公關新聞策劃有緊密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