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如何表現主題
主題不能寫在劇本里
大部分劇本創作入門書里都會有這么一句話:主題不能寫在臺詞里。
這是什么意思呢?以《勇者斗惡龍Ⅴ》為例,主人公結婚生子,有了家人,主題可以說是“家人”。這會兒如果讓某個登場人物,比如讓孩子說“爸爸,家人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愛家人喲”,玩家會有一種難以言表的不適感。又或者說,在一個以“純愛”為主題的游戲中,女主角對主人公說“我喜歡純愛”,你也會覺得“哪里不太對勁”吧?鬧不好玩家會覺得“哪里不太對勁”才是游戲的主題。所以主題還是應該用故事來體現。像這樣讓角色把主題掛在嘴邊,肯定會澆滅玩家的游戲熱情。主題不應該放在嘴上說,而是要在游戲過程中讓玩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
那么,既然不能寫在臺詞里,又該怎么表現主題呢?方法有兩個。
●通過角色的選擇與行為表現
●通過故事的發展表現
通過角色的選擇與行為表現
假設現在有一個游戲,其主題為“愛與正義的兩難選擇”。游戲類型為推理,主人公是個偵探。主人公通過推理找到了犯人,但犯人居然是自己的戀人。現在,負責案件的刑警、幾名嫌疑人以及主人公的戀人都在場。

全場人屏氣斂息,等待主人公說出犯人的名字。此時屏幕上出現了下面這樣的選項。
<主人公>找出了真正的犯人,真正的犯人是……
選項1.告訴刑警真正的犯人的名字
選項2.告訴刑警其他嫌疑人的名字
選項3.牽著<戀人>的手逃跑
選項1是舍棄愛情選擇正義。
選項2是舍棄正義選擇愛情。這樣雖然能避免戀人被捕,但是一個無辜的嫌疑人將會背上本不屬于自己的罪名。
選項3是既不想將戀人交給警方,又不愿意讓無辜的人頂罪。
出現這樣的選擇后,玩家將面對“守護戀人(愛情)”與“告發真正犯人(正義)”之間的抉擇:是守護戀人(選項2),還是公事公辦,犯了罪就該接受懲罰,法律面前一視同仁(選項1),又或者雖然所有證據都指出戀人是真正的犯人,但自己不認可這個結果,總而言之帶著戀人走為上策(選項3)。此時,玩家將能深刻體會到“愛與正義的兩難選擇”這個游戲主題。
通過故事的發展表現
接下來,我們看看分別選擇了各個選項之后,故事會如何發展。
選擇選項1“告訴刑警真正的犯人的名字”后,戀人無力地垂下頭,慢慢轉向刑警,交代事情的真相,承認自己是真正的犯人,然后進入結局。
選擇選項2“告訴刑警其他嫌疑人的名字”后,嫌疑人堅稱自己是無辜的。結果現場沒能確認誰才是真正的犯人,案子進入死胡同。主人公將真相埋藏在心里,回歸了日常的生活,游戲進入結局。
選擇選項3“牽著<戀人>的手逃跑”后,主人公一邊逃跑,一邊向戀人詢問真相。最終戀人承認自己的犯罪事實,主人公得知自己的戀人真的作了惡。
選了選項3之后,主人公有一段自問自答:選擇“愛情”,那么真正的愛情是“讓戀人遠離罪責,不讓她接受懲罰”,還是“勸戀人自首,讓她彌補罪惡”呢?此時,前面通過選項表達的“愛與正義的兩難選擇”將以一種更深刻的形式再次擺在主人公面前。
又或者,可以導出“選擇愛情與選擇正義其實是相同的”的結論。
根據玩家以往的行動,還可以讓同一個選項產生不同的結果。比如選擇選項3“牽著<戀人>的手逃跑”,如果在前面的故事中,玩家一直選擇主人公珍視戀人的選項,則二人將成功逃亡,進入好結局(good ending)。反過來,如果一直選擇疏遠戀人的選項,則“戀人將甩開主人公的手,親口承認罪行,被警察帶走”,進入壞結局(bad ending)。
不論選擇哪一種故事的發展,玩家都能從不同角度體會到“選擇愛情還是選擇正義”的游戲主題。
Point在劇本中如何表現主題
●通過角色的選擇與行為表現
●通過故事的發展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