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蘇聽云將那杯溫開水喝了下去之后,沈佑才坐在了蘇聽云對面繼續開口道:“DID,全稱是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在1994年,美國精神病學會將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定義為該病癥的國際統一正式名稱。如果我沒查錯的話,在我國的全稱叫做,癔癥性身份識別障礙。也就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各個亞人格都是各自獨立、彼此分開的。一種人格出現,其他人格就自動退場,任何時候,都有一個主要人格占優勢,人的行為也就由占優勢的人格‘值班’、控制。不會出現‘好幾個人格爭奪控制權的混亂狀態”。究竟由哪種人格來支配,完全遵循“哪種人格最適應當時的環境和需要,就啟動和出現哪種人格’的原則。我想這你應該比誰都清楚。”
“嗯。”蘇聽云點了點頭,繼而又說,“可我還是不明白,為什么其他人格不受我自己控制呢?或者說,我為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幾個人格……她們如果是居住在我的身體里,為什么我自己都不清楚有些誰呢?”
沈佑頓了頓:“人格的出現通常是自我保護的表現。你首先你應該知道,人格之間記憶是不共通的。例如3打碎了瓶子,3不愿意說出來。其他1.2.4.5人格都是不知道是誰打碎的。簡單點說,精神分裂就是一個人喪失了辨識現實與幻想的能力,從而形成了一種思維的不連貫。”
人格分裂就是一個人解離出一個主體的“我”和一個客體的“我”,這兩個“我”之間沒有任何內在形式的聯系,是一種人格上的不連貫。沒有接觸治療或者檢測,自己是不知道自己有其他人格的。
“……”蘇聽云的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么,但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兩個人都沉默了許久,蘇聽云才接著說:“那你可以幫我引出第三人格么?”
“或許我可以試試。”
蘇聽云點了點頭,靜靜的跟著沈佑的心理引導,滿滿進入了自己的精神深處。心理引導結束之后,蘇聽云覺得自己就像是睡了一覺,她在意識回籠的第一刻便回頭看向沈佑:“怎么樣?”
“沒有引導出來。”沈佑的臉色不怎么好看,蘇聽云那時候也只當他是心理引導失敗而心情不好,也沒有多想,只是安慰了幾句,便因為工作上的事離開了。
沈佑也只沒有挽留自己,只是表示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沒什么大的問題。
他看著蘇聽云離開的背影,有些頭疼的靠在了沙發上:他不確定那是不是蘇聽云不為人知的人格。
在引導途中,蘇聽云猛的睜開過眼睛,就那么直勾勾的盯著自己。輕輕的喚她的名字,她也不回自己,只是直勾勾的看著自己不說話,也不做任何動作。
沈佑被蘇聽云的那雙眼睛盯的渾身發毛。明明那女人什么都沒做,但沈佑就是感覺自己像是被某種獵食者盯上了一般,她的眸光非常有侵略性,像是下一刻,自己就會被沖上來的女人撕的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