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越實在的話,群眾越容易接受”

采訪對象:琚立銘

采訪組人員:嚴宏偉 邱然 趙榮華

采訪日期:2014年4月26日

采訪地點:琚立銘同志辦公室

琚立銘,

1945年10月出生,河南濟源人。

1965年7月參加工作。

196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華南師范大學函授中文專業)。

1965年后,在廣東省委機要學校學習。

1966年后,任省委辦公廳機要局、省軍管會辦公室機要處譯電員;省革委會辦事組第一秘書辦公室干部;省委辦公廳第一秘書處副科長、科長(其間:1972年4月至12月,掛任南海縣小塘公社上安大隊黨支部副書記);省委機要秘書。

1982年后,任省委第一書記任仲夷同志秘書(副處級)。

1985年后,掛任中山市委副書記。

1987年后,任廣東省省委辦公廳行政處處長;省委辦公廳副主任;省委副秘書長(正廳級),八屆省政協常委。

2000年后,任中共九屆廣東省省政協黨組成員、常委、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

習仲勛同志有一個習慣,無論到哪里就餐,吃完飯的時候,第一時間一定會到廚房去,和廚師、服務員、采購員等人握手表示感謝,對他們說:“依們辛苦了!謝謝你們?!?/p>

——琚立銘

采訪者:琚立銘同志,您好!習仲勛同志主政廣東期間,您在省委擔任重要工作,對他的情況比較了解,這次想請您談一談習仲勛同志切實踐行群眾路線,貼近群眾,基層調研的一些情況。

琚立銘(以下簡稱琚):好的。習仲勛同志主政廣東期間,我擔任省委辦公室第一秘書處科長兼省委書記集體辦公會議、省委常委會議機要秘書,在習仲勛同志直接領導下工作,在工作上與他的配合和接觸都非常多。

習仲勛同志貼近群眾,注重基層調研,他在廣東工作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幾乎跑遍了廣東的每一個市、縣。下基層,到工廠、農村,面對基層干部,與群眾直接接觸,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獲得了最寶貴、最真實的情況。

實際上,習仲勛同志的這種切實踐行群眾路線的工作方式由來已久了。習仲勛同志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大西北的革命工作中,就非常重視發動群眾、走群眾路線。毛澤東曾經高度評價他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解放后,習仲勛同志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秘書長、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國務院秘書長、國務院副總理,為黨和國家,為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可惜,就在他最年富力強的時候,1962年,康生利用《劉志丹》小說的問題,對他進行誣陷迫害,把他打成“彭高習反黨集團”的主要成員;這也導致習仲勛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前后遭到殘酷的迫害,被審查、關押、監護,前后長達16年之久。

習仲勛同志認為,正是因為自己“靠邊站”16年,沒有在領導崗位上,所以導致自己對國家各個方面的形勢,各個行業的現狀,對基層的情況,都不是很了解。16年過去了,“四人幫”已經被粉碎,國民經濟已經瀕臨崩潰,政治環境也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國家正處于一個時代劇變的轉折點上,新情況和新問題層出不窮,也沒有什么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所以,唯有深入基層調查,了解人民群眾的呼聲,了解目前面臨哪些問題,才能深入探索問題的癥結所在。

習仲勛同志說:“長期待在機關里,不下去調查,就無法了解實際情況,人民群眾的呼聲和疾苦往往就不知道,下面同志的呼聲也反映不上來……各級領導要多深入實際,做調查研究,才能實現正確的領導?!碑敃r習仲勛同志剛到廣東時,面對的是一個很大的爛攤子,受“文化大革命”破壞的“重災區”冤假錯案堆積如山,省委的日常工作非常繁重。但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廣東省情,抓住廣東存在的主要問題,發展廣東經濟,習仲勛同志從省委日常工作、活動中硬擠出一些時間,并且幾乎犧牲了自己全部的休息時間,深入到基層去調研和考察。

習仲勛同志剛來廣東的時候,廣東的物資供應很緊缺。那時候不僅大部分副食品要憑票購買,有時候買條魚吃、買塊肉吃還要排隊。有時連少得可憐的票證也難以保證。當時的供應緊張到什么程度,有些老年人為了能買到新鮮的魚和肉,在凌晨兩三點鐘就去排隊。習仲勛同志聽說了這個情況,他就親自去查看體驗。

當時,有個賣魚賣肉的小檔口就在省委交通科門口。習仲勛同志早上五點多鐘就起來去那個小檔口。當時他發現,前面已經有很多老年人放了小磚頭和小凳子在占位了,隊伍已經排了老長。于是,習仲勛同志也在那里排隊,體驗了一下普通市民當時買魚買肉的困難。后來,習仲勛同志在省委會議上說:“廣東四季常青,是魚米之鄉,現在,魚米之鄉卻沒有魚吃。買來的剝皮魚,過去都是當肥料撒在地里的,現在都是香餑餑。這樣不行,一定要解放思想,搞社會主義不是為了貧窮,要盡快提高群眾生活水平?!?/p>

通過體察民情,親身去體驗群眾的疾苦,更加促進了習仲勛同志切實改變現狀的決心。后來,習仲勛同志領導廣東在全國率先放寬了政策,把統購統銷的商品種類從100多種減少到20多種,后來又減少到十幾種,最后減少到8種。這樣一來,大大縮小了行政干預對市場的鉗制。也正是這個舉措,讓副食供應和其他物資變得更豐富了,人民的菜籃子更豐富,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

習仲勛同志下基層、下鄉,從來不像有些干部,出個門要帶一大幫人,前呼后擁,大小車輛排成龍。他一向都是輕車簡從,帶幾個主要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坐一輛面包車,就出發了。

習仲勛同志的調研方式,非常扎實、細致,從來不是形式主義走過場。他廣泛聽取地、縣、社、大隊、生產隊干部和群眾的情況匯報。一方面是視察,到工廠和企業里,到田間地頭視察,視察的過程中和群眾零距離接觸,盡量利用一切機會直接接觸農民、工人、干部和知識分子,和他們聊,噓寒問暖,問生活情況,問生產情況,問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和地方干部開座談會,在會上集中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強調和消化中央的指示精神,探討結合廣東新時期的新型發展模式和新思路。這些功底深厚、扎實深入的基層調研,使習仲勛同志逐漸形成了促進廣東發展的新思路,這也為習仲勛同志后來能夠全面充分地了解廣東的實際,了解發展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為廣東要權,以及之后創辦特區,使廣東能夠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廣東是嶺南水鄉,四季常青,降雨充沛,河流交織,土地肥沃,自然條件非常優越。但是也有特殊的地方,比如陽山縣的自然條件就極為惡劣,那里是非常貧瘠的石灰巖地區,主要問題是缺水,因為地質結構的原因,地面存不住水,即使下了雨也馬上滲下去了。《人民日報》曾經有文章報道過這個地方,稱為“被遺漏的寒極”。習仲勛同志到陽山縣去視察的時候,看到那里的群眾缺吃少穿,人畜飲水都成問題,生活非常艱苦。

習仲勛同志和陽山的農民聊天,農民跟他反映說:“習書記呀,我們這里太窮了!女人都不愿意嫁過來,我們祖孫三代都找不到老婆。”

習仲勛同志沒聽明白他說的話,覺得不合邏輯,就問:“找不到老婆?哪來的祖孫三代?”

農民回答說:“習書記呀,你不知道,我們長到三四十歲,找不到老婆,就要從別人那里要一個孩子來養,孩子長到三四十歲又找不到老婆,就再從別人那里要一個孩子,這樣不就祖孫三代了嗎?”

習仲勛同志看到當地農民過得這么苦,心里很不是滋味,也非常著急。他仔細考察了陽山縣的各方面情況,發現陽山并不是個一無所有、毫無出路的地方。雖然地理條件不適合農業,但是這里有很豐富的資源,各處已經有了一些小煤窯、小水泥廠。如果在這些方面抓住優勢,大力發展,陽山很快就能富裕起來。習仲勛同志當即和縣委商定第二天上午開一個干部會。在會議上,習仲勛同志和地方干部深入淺出地探討了目前陽山存在的問題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理清了思路,明確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最后,他對大家說:“珠江三角洲的南海比較富裕,南邊有南海,北邊有陽山。我建議你們陽山與南海組織對口賽,看誰發展快。”習仲勛同志為什么敢讓貧困的陽山和富裕的南海比?因為落后的地區有比較大的后發優勢,一旦找準方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展的速度會比富裕的地區更快。習仲勛同志在陽山召開的這次會議和他的這番講話,非常實際,也非常鼓舞人心,一下子就把全縣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之后,在省委的領導和幫助下,陽山縣抓住自己的地質特點和產業優勢,很快就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大量的農民脫貧致富了。

1979年,廣東又發生了偷渡逃港的高潮。當時寶安本地、惠陽、東莞等地偷渡非常嚴重?;洊|地區的很多人也都跑到寶安偷渡。習仲勛同志親自到深圳去坐陣解決,他看到邊防部隊、武警、民兵嚴陣以待,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地堵,層層堵,流動哨巡邏,官兵帶著警犬去抓、去堵,即使這樣,也堵不住外逃的人潮。

當時寶安的收容所不僅數量少,條件還非常差,關押偷渡人員的房間非常狹窄,人滿為患,人們連坐的地方都沒有。當時天氣炎熱,房間里空氣污濁,偷渡人員受了很大的罪。而且,虐待和打罵偷渡人員的現象很常見:剃陰陽頭、掛著牌子游街、批斗“偷渡犯”的情景屢見不鮮。

習仲勛同志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發現了我們工作上存在的嚴重問題。他當即就糾正說:“叫‘偷渡外逃’不準確,香港、澳門是我們的領土,不能叫‘偷渡外逃’,應該叫‘偷渡外流’這是人民內部矛盾,不能用對待敵我矛盾的方法處理。在我們自己的國土上,因為老百姓生活困難,對面生活水平高,我們生活水平太低,所以才偷渡外流,這是我們長期‘左’的路線和‘左’的政策帶來的惡果,屬于人民內部矛盾,要用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不能搞游街批斗,不能罰站,不能剃陰陽頭?!?/p>

習仲勛同志還說:“反偷渡外流香港的根本措施就是發展經濟,只有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盡快縮短與香港的差距,才能穩定人心,有效地剎住偷渡外流風。而當前的緊急工作,也就是治標之策,要在邊沿大力搞好堵截、收容工作;要堅決打擊煽動、組織策劃外逃的壞人。同時立即大力開展宣傳攻勢,營造正確輿論,制止外逃,剎住歪風?!彼麖娬{指出,要全力以赴,把偷渡外流制止下來。

習仲勛同志秉持著標本兼治的方針,逐步調整政策,落實開放邊境貿易,來料加工,過境耕作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再通過搞活經濟、促進生產、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最終從根本上解決了廣東持續多年、屢禁不止的偷渡外流問題。

采訪者:習仲勛同志來到廣東以后,平反了“文化大革命”期間堆積如山的冤假錯案,其中有一個著名的“李一哲反革命集團”案,您能給我們詳細講講嗎?

琚:“李一哲反革命集團”案不是“文化大革命”中典型的迫害領導干部的案件,該案所牽涉的當事人多數是群眾,也有少數基層干部。習仲勛同志為這個案子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血,我也見證了他和該案當事人的七次談話過程(談話共有十次,其中有些因為有些事情緊急就深更半夜將我們找到家中談的)??梢哉f,從這個案件的處理過程中,可以看得出習仲勛同志真心實意,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精神,無論當事人還是我們工作人員,對此都是非常感動和敬佩的。

“李一哲反革命集團”案是個歷時已久,牽涉人數眾多,而且非常復雜的問題。在1974年,“文化大革命”已經造成了中國政治層面的全面混亂和經濟方面的無序和崩潰,當時,人民群眾對“文化大革命”給國家的正常秩序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深惡痛絕。人民群眾需要重整社會秩序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原廣州市第17中學的陳一陽、王希哲和廣州美術學院學生李正天以及廣東廣播電臺的郭鴻志、李秀芳等幾位干部群眾,在廣州市北京路上張貼了一張大字報《關于社會主義的民主與法治——獻給毛主席和四屆人大》。這份大字報長達2.6萬字,一共用了67張白報紙。霎時間就讓廣州市北京路的大字報專欄成為焦點。

簡要歸結起來,大字報明確而尖銳地指出中國上層建筑領域存在的嚴重缺陷,并明確提出了六點要求:

一、要求制定法律“保障人民群眾的一切應有的民主權利”。

二、限制特權階層。

三、保障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各級領導監督的權利。

四、制定條例嚴禁各種形式的“法西斯專政”。

五、政府和黨的政策不要經常改變。

六、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這份大字報文筆流暢,所論述問題之系統性、全面性、邏輯性都非常強,而且也非常尖銳地針砭時弊,抓住要害,直指當時的社會現實問題。所以,大字報在廣州街頭貼出后,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群眾中反響非常熱烈,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有大量群眾聚集觀看。很快,大字報就流傳到了全國各地,所激起的反響也是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廣泛。江青知道后,立即反撲,稱這份大字報是“解放以來最反動的文章”。在她的壓力下,廣東省委開始組織調查。

這個案件之所以后來被稱為“李一哲反革命集團”案,就是因為幾位作者中的李正天、陳一陽、王希哲三人,把自己名字中各取一個字,在大字報上署名“李一哲”。當時廣東省委班子把這張大字報定性為“反動大字報”,這樣定性的主要原因是它“挑戰了毛主席的權威”,并且在全省發動了百萬人規模的批判。

1975年,全國開展了“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1976年,中央政治局一舉粉碎了“四人幫”。按說對“李一哲案”應該有個正確的結論,但該案卻反而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在1977年12月舉行的廣東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廣東省給“李一哲案”的幾位當事人扣上了“四人幫大亂廣東的社會基礎”這樣的帽子,公開將其定性升級為“李一哲反革命集團”。李正天、陳一陽、王希哲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投進監獄。郭鴻志、李秀芳等一批與“李一哲案件”有牽連的干部和青年,在其后皆受到了隔離審查和內部批判。連續兩屆省委,先后將“李一哲案件”定為“反動大字報”和“反革命大字報”,性質一個比一個嚴重。習仲勛同志剛來廣東,如果想給“李一哲反革命集團”平反,就要否定之前兩屆省委領導的決定,而前任的兩位主要領導已經調到中央工作,平反案件的困難之大,可想而知。

習仲勛同志在處理這個案件的做法上,值得我們學習的有“果斷”和“耐心”兩個方面。“果斷”的一方面是,習仲勛同志在該案的平反尚未取得進展的時候,先讓廣東省公安廳把李正天、陳一陽、王希哲等人從監獄里放出來,減輕對他們的傷害,減少他們的損失,也安撫了他們的情緒。習仲勛同志把他們安排在省委組織部的東湖招待所里居住,派專人照顧他們的生活。“耐心”的一方面,尤其讓我們感動。習仲勛同志當時工作負擔很重,忙得不可開交,整天都有看不完的文件和開不完的會,幾乎每天都要加班。這種情況下,習仲勛同志就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晚上找他們談話。每次和他們談話時,我都跟著負責談話記錄。第一次,習仲勛同志那天的工作實在是很忙,加班開完常委會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他之后又趕赴招待所和“李一哲”成員談話,一直談到凌晨3點鐘。談話結束后,習仲勛同志已經非常疲勞了,趕快回到住處休息,因為緊接著第二天還要開會。我們看到習仲勛同志這么大的年紀還這么辛苦,都有些心疼他,也擔心他的身體頂不住。

《南方日報》關于省委處理重大遺留問題和為“李一哲案件”平反的報道。

一個月下來,習仲勛同志一共和他們談話十次。因為他的態度誠懇,推心置腹地和這些青年交心,也敢于承擔責任,所以他們的談話內容非常深入,也非常多,光是整理出來的談話內容就有30多萬字。習仲勛同志還曾經非常誠懇地對他們說:“開始定你們反動大字報,后來又定反革命集團,你們如何發火,怎么講都可以,因為我們搞錯了。我不只是對現在的省委負責,還要對前屆的省委負責,因為這是歷史上發生、發展起來的,事情雖然不是出在我手里,我也要承擔責任。”

習仲勛同志一方面和“李一哲案”的當事人耐心地談話,做深入細致地思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地做前任廣東省委領導的工作。當時他派吳南生同志赴北京,找到前兩屆省委領導,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這個案件中,楊尚昆同志也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最后,經過各方面的努力、協調,這個在廣州、廣東、全國,乃至港澳臺地區和海外都引起了巨大反響的“李一哲反革命集團”案件終于順利平反??梢哉f,這個案件的平反具有很積極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這一切都大大地調動了干群的積極性,也在客觀上促進了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進步,影響是非常深遠的。而習仲勛同志在這個案件中所表現出來的全心全意為了群眾的利益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直以來也對我們有著很大的教育意義。

當時,習仲勛同志剛來廣東,為了熟悉情況,需要深入基層做大量的調查研究等基礎工作,其他各項工作的開展也都需要很大的魄力,以排除來自各個方面的很多干擾壓力。當時,他還主抓為“反地方主義”平反,這個錯案是在“文化大革命”前發生的,經歷的年代更久遠,留下的問題很嚴重,牽涉的人數更是成千上萬。習仲勛同志頂住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讓當時廣東資歷最老、德高望重的省委書記李堅貞大姐牽頭專門成立了落實政策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處理具體工作。最后,“反地方主義”所遺留下來的大量問題,都得到了妥善解決。

習仲勛兩次在全省工交會議上大力支持“清遠經驗”。圖為習仲勛在1979年8月即將召開全省工交會議通知上的批示。

采訪者:您能否講一講習仲勛同志在干部任用和培養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琚:習仲勛同志在干部任用上的一大亮點,就是非常重視培養精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和婦女干部。

廣東乳源的瑤族干部盤才萬同志和習仲勛同志關系非常密切,習仲勛同志先后和他見面多次,每次見面都會重點談少數民族地區的團結和經濟建設,少數民族同胞的生活,以及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和進步。習仲勛同志回到北京以后,有一年,盤才萬同志去北京開全國兩會,恰好那一年我在位于北京的中央黨校學習,我們就約了一起去看望習仲勛同志。盤才萬同志向習仲勛同志匯報了工作情況,習仲勛同志表示非常滿意,并且對他大加鼓勵,稱贊他是“瑤王”,稱贊他的民族團結工作做得很好,并勉勵他以后要更多地為黨、國家和民族團結做貢獻。

習仲勛同志對張幗英同志也非常器重和賞識。1980年,我們跟隨習仲勛同志到仁化考察,張幗英同志就是當時的仁化縣委書記。她當時正從農田里趕過來見習仲勛同志,卷著褲腿,還沒來得及穿鞋,就和一個普通農民一樣的打扮,非常樸實。我們也沒有去正式的會議室開會和作匯報。習仲勛同志和張幗英同志就在面包車上談起了工作。當時,張幗英同志給習仲勛同志的印象是頭腦非常清晰,也非常精明強干。關于仁化縣的基本情況,習仲勛同志問了她一系列的問題,仁化縣多大面積,人口多少?多少鎮、鄉、場,人均分配多少?張幗英同志對答如流,全都回答得清清楚楚。習仲勛同志非常滿意,當時就稱贊她說:“幗英啊,你就是當代的穆桂英,你是將來女農業廳長!”后來,張幗英同志能夠調到全國婦聯工作,和習仲勛同志的引薦和幫助是有很大關系的。

習仲勛同志培養干部有一套非常有效的方法,一方面他對領導干部要求非常嚴格,犯了錯誤絕不姑息,一定會嚴格批評,堅決糾正。另一方面,他對干部思想方面的偏差,會用耐心引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人心服口服。他要求干部到實踐中辨明是非、統一認識,到群眾中去聽取意見。這不僅不會傷害干部的積極性,還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我記得這樣一件事情:習仲勛同志一直是主張大力推廣“清遠經驗”的,省內一直存在著很多阻力,很多不同意見,但習仲勛同志一直以省委第一書記的身份表示大力支持。當時,省財政廳有些同志對“清遠經驗”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所以,習仲勛同志去清遠調研時,就特意帶著財政廳的副廳長蔣月明一起去。在清遠,他們考察了工廠、企業,一行人都看到了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的良好效果,一組組數據的明顯對比和產量的顯著提高非常能夠說明問題。整個行程中,習仲勛同志一直讓蔣月明同志關注這些事實,他經常問:“小蔣廳長,你覺得怎么樣啊?”習仲勛同志很善于用這種有理有據,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來教育干部,這樣,很多不同看法的同志都逐步轉變了思想,得到了真正的進步。

1997年10月15日,慶習老85歲大壽,攝于深圳迎賓館。

1980年6月,全省召開工交系統增收節支會議,習仲勛同志指出:“究竟誰的對,誰的不對,光在機關、會議上爭論,是不能真正統一起來的……‘清遠經驗’我們一度爭論很大,到底是對是錯?但在全省一千個企業推廣后,取得增產增收的良好效果。實踐證明,‘清遠經驗’的方向是對的。”習仲勛同志的這番話,贏得了與會同志熱烈的掌聲。

習仲勛同志不僅在培養干部和任用干部上有很多亮點,在組織干部的有效決策制度上也有很重要的探索。30多年前,習仲勛同志在工作上就積極地促進黨內民主制度的發展了,而且,他能夠積極推行即堅持原則又靈活變通的民主決策方式。習仲勛同志非常重視擴大黨內民主,聽取各方意見,在廣泛討論的基礎上再進行集中。習仲勛同志每次組織和主持常委會或書記會議,在討論任何一個內容的議題時,不僅要求直接負責的部門有領導到場,凡是其他和議題相關的部門領導也都必須到場。

習仲勛同志認為,主管部門討論議題發表意見的片面性是很難避免的,他們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案報給常委會,無利的就故意忽略不提。省委根據這樣的一面之詞作決定,最終就成了省委的錯誤。而擴大黨內民主,就能有效地避免這樣的錯誤發生。現在,我們已經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了,擴大黨內民主我們做得還很不夠,這也是我們現在經常強調的一個問題。但是習仲勛同志在30多年前就能夠有效地依靠擴大黨內民主,并使省委在這個基礎上能夠做出正確決策,從這一點上,可以說習仲勛同志是我們擴大黨內民主的先行者,為我們作出了非常值得學習的探索與實踐。

采訪者:您能否再講一些習仲勛同志生活和工作當中關于群眾路線的小事、趣事?

琚:習仲勛同志關于群眾路線的小事和趣事很多。毛主席曾經說習仲勛同志是“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習仲勛同志時時處處都在關心著人民群眾的生活,他始終和最基層的群眾保持著密切聯系。

他對群眾一直非常尊重,他和群眾握手,經常一直拉著群眾的手親切地講話,這在我們看來,都是習仲勛同志最常見的鏡頭了。

習仲勛同志有一個習慣,無論到哪里就餐,吃完飯第一時間一定會到廚房去,和廚師、服務員、采購員等人握手表示感謝,對他們說:“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

習仲勛同志是農民的兒子,他不僅對群眾感情很深,而且他身上群眾的本色也是很鮮明的。比如生活簡樸、節約,說話直率、實在,這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他的簡樸和節約對我們省委的同志來說是非常熟悉了。當時廚師老張正準備入黨,他就對老張說:“你要當先進分子,就要勤儉節約。橘子皮曬干可以入藥,不要亂丟,你要把橘子皮收起來曬干賣錢?!?/p>

習仲勛同志對公家的財務非常珍惜,要求我們絕對不要浪費。他要求我們節省水、電,他的辦公室和住處,從來都是人走燈滅,節約用電。

說話直率、實在,也是他身上很鮮明的一個群眾本色。有一次,習仲勛同志出席外經貿委召開的港澳臺商和僑商座談會議,會上有很多港澳同胞以及臺商來廣東考察投資環境。

習仲勛同志在會上直言不諱地說:“現在都說你們來祖國投資,第一是愛國,第二才是賺錢。這話不準確,不全面,你們實際上第一是賺錢,第二才是愛國。不賺錢,你們還愛什么國?”那些華商聽到這話就笑了,他們說:“習書記講得對,我們來投資,當然有愛國心,但是不賺錢,誰來呀?”

習仲勛同志還說:“‘五講四美三熱愛’當然是對我們大陸人講的,對你們不一定要求,不一定強求。只要愛祖國就行了。”習仲勛同志說的這話,其實就是大實話。確實,華僑只要愛祖國就行了,而且愛祖國也不用排在第一位,這不是他們投資賺錢的前提。

習仲勛同志說的話,既直率,又樸實。群眾就是這樣說話的,群眾也喜歡聽這樣的話,那些套話、官話、口號,群眾不愛聽,越實在的話,群眾越容易接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棱县| 扶风县| 巨野县| 正阳县| 甘谷县| 宝坻区| 淅川县| 工布江达县| 神农架林区| 合作市| 呼玛县| 中阳县| 尤溪县| 泗水县| 陆丰市| 万盛区| 左贡县| 贵阳市| 荣昌县| 吉水县| 罗源县| 磐石市| 英吉沙县| 河东区| 祥云县| 宁津县| 白水县| 荣昌县| 白山市| 昭平县| 金华市| 巩留县| 莱州市| 专栏| 米易县| 兰西县| 浦县| 宜丰县| 乐业县| 武功县| 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