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不走群眾路線就不是中國共產黨”

采訪對象:厲有為

采訪組人員:陳憲宇(統籌) 嚴宏偉 邱然 陳思

采訪日期:2014年4月17日上午

采訪地點:深圳市老干部活動中心4樓會議室

厲有為,

1938年1月出生,遼寧新民人,大學學歷。

196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3年10月,先后任湖北省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

1989年6月,任湖北省副省長。

1990年12月,調任中共深圳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兼深圳市委黨校校長。

1992年6月,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同年11月任深圳市市長。

1993年4月,任中共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

1995年5月,任中共深圳市委書記。

1995年12月至1997年7月,任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

1998年3月,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

2008年3月,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中共第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習仲勛同志曾經跟我談道:“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革命戰爭年代,要取得勝利靠的是群眾路線;建設新中國取得成功,靠的是群眾路線;你們改尊開放,也要走群眾路線。什么時候我們拋棄了群眾路線,什么時候我們脫離了群眾,什么時候我們的事業就要失敗。”

——厲有為

采訪者:厲書記,您好!習仲勛同志晚年在深圳休養的時候,您和他有過很多接觸,經常拜訪他,工作上的事情您也經常和他交流,能否通過您的回憶給我們講一講習仲勛同志與他踐行群眾路線的點點滴滴?

厲有為(以下簡稱厲):習仲勛同志晚年在深圳休養十幾年。我當時任深圳市長、市委書記,習仲勛同志和我們相處得非常融洽。現在,習仲勛同志已經離開我們十多年了,我還經常懷念習仲勛同志,一方面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深切緬懷的感情,另一方面是他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還有貼近群眾、深入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方式,對我們的幫助教育太大了。我從習仲勛同志身上學到很多好的品質,其中之一就是敢于說真話、說實話。

從各個方面來講,習仲勛同志都是最值得我們敬佩的一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勛同志在還沒被徹底平反的時候,就投入廣東的各項建設當中,沒有一絲怨言,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兢兢業業、全心全意地為黨和人民奉獻他的力量,并且對廣東的改革開放事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開拓作用。習仲勛同志1978—1980年主政廣東,在從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的歷史轉折點上,為廣東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在群眾路線這一點上,老人家的觀點、做法,都是我們的典范,他在過去革命生涯,以及后來在中央、廣東,再回到中央后,群眾路線的工作方式始終表現得非常突出,而且他的群眾路線觀點也非常明確、鮮明。

他在深圳居住的十幾年間,我在深圳任市委書記的時候,幾乎每個月都要去看望他,我和老人家共同語言很多,他非常直爽,非常樸素,非常實在,所以和我們都非常親近,很多優秀的品格在他老人家身上都有充分體現,我們始終是把他當作我們的堅強后盾和學習的榜樣。

習仲勛同志曾經跟我談道:“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革命戰爭年代,要取得勝利靠的是群眾路線;建設新中國取得成功,靠的是群眾路線;你們改革開放,也要走群眾路線。什么時候我們拋棄了群眾路線,什么時候我們脫離了群眾,什么時候我們的事業就要失敗。”

從這個方面來講,我們的話題也很多,很多關于群眾路線的問題,我們都談,簡直是談不完。他特別希望我們這些年輕干部能重視群眾路線,能夠踐行群眾路線,所以也是跟我們反復強調這一點。

習仲勛同志經常跟我們反復講:“不走群眾路線就不是中國共產黨。”在他心目中,共產黨就是人民的政黨,脫離了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支持,這個黨就腐敗變質了,這些話題,他說得都非常明確。從這個宗旨出發,他特別痛恨官僚主義,在我們談話的過程當中,他多次批判我們黨內部存在的官僚主義現象,他說:“我們黨內有官僚主義、不關心群眾疾苦、高高在上的壞作風。這種壞作風一天不除,就會日復一日地損害我們黨在人民心目中的信譽。”

習仲勛同志的群眾路線還表現在實事求是,他的這個作風表現得非常突出。有一次我去看他,他就提意見了。他說:“你們的報紙我看了,上面都寫什么大搞這,大搞那。干嘛老是大搞大搞的呀?你們中搞行不行呀?你要中搞呀,不要大搞了。還有的時候喜歡吹牛,什么這個第一,那個第一,不要那么多,你們要實事求是。”

我說:“您這批評得太好了。我一定把您的實事求是精神落實在實踐中,在深圳的干部中形成好作風。”

采訪者: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往往會更多、更復雜。對您遇到的一些問題、阻力,他應該是和您感同身受的,你們在這方面都有過哪些交流?

厲:這方面的交流是很多的。習仲勛同志晚年在深圳定居,我們就跟習仲勛同志說:“你在深圳,是我們改革開放的主心骨,是我們的堅強后盾。”

他就半開玩笑地說:“我在這里是給你們坐鎮,我代表正義,我是以正壓邪!”

我們聽到這話,都開心地笑了起來,同時心里更踏實了。

他說:“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特區,有些事情讓你們試驗,有風險,你們怕不怕呀?”

我說:“有時候我們也擔心吶!”

他說:“你們不要怕!你們要敢闖敢試。革命時期,我們是拿腦袋鬧革命呀,你們大不了就是丟個烏紗帽嘛。”老人家這句話說得非常好,到現在我還印象很深刻。

1996年,我在中央黨校學習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在所有制的問題上提了一些新的觀點,卻因此受到了批判。回到深圳以后,我去看望他,但是兩次我都沒有詳細講這個事情,因為當時老人家年事已高,我拜訪他的時間不能太長,匯報時間太長也不好,影響老人家休息。所以我就簡單地提了提受到批判的事情。

我說:“我現在的日子不好過呀,他們在批我呀,說我反動呀!”

他說:“誰批你?”

我說:“也沒有具體的哪個人,批我的是首都學術界、理論界。”

他說:“哪個理論界呀?他們還想不想改革開放呀?可別再亂扣‘帽子’了,別再折騰了,中國經不起這個折騰啦。我們還是要把改革開放的路子走下去,把群眾生活搞富裕,搞好,把經濟搞上去,這才是根本。”

當時我聽到老人家的這番話,覺得信心更足了,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他的鼓勵和支持,是對我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撐。

有一次,我們在珠海開特區工作會議,特區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匯報特區現階段存在的情況和問題,研究特區未來的發展。我在會議上也作了個發言,但是我的發言里面沒有提深圳取得了什么成就,沒有講深圳有什么經驗呀,更沒講我們創造了多少個第一。我的發言是中國特區未來發展的取向,上中下三策,究竟取哪一策。

散會以后,我就去看望老人家,去給他匯報這個特區工作會議上的情況和我的發言。我匯報完了會議議題的主要內容,其中也提到了會上有人發言說要求提高干部生活待遇,提高工資水平,習仲勛同志聽到這個,并不贊成,他就有針對性地講:“這個特區‘特’在哪里呀?特區就要‘特’在改革開放上,‘特’在敢闖敢試上,而絕不是‘特’在生活上、‘特’在提高待遇上,相反的,我們黨的群眾路線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系群眾,不但不能‘特’,還要繼續發揚光大。你們特區不要在這個方面‘特’,群眾路線還要繼續發揚光大,而不是脫離群眾!”

對于這一點,習仲勛同志的認識非常明確,觀點也非常鮮明。他時常跟我們強調說:“共產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條宗旨,在他的腦海里是根深蒂固的。

我是1990年來深圳的,組織決定讓我當人大主任。我那時51歲,按那時的習慣就是當人大主任就算是站最后一班崗了。一般情況是當書記、市長,然后再當主任嘛,或者是由政府退下來再到人大嘛。但當時我剛一來就讓我到人大當主任,這個原因主要是深圳當時屬于改革開放的一塊試驗田,試驗就要立法嘛,就要有立法權,這個方面,全國還沒搞,你先搞了,那你就要有立法權,要立法走在全國前列。所以,我那時是負責籌建立法的班子,是人大的第一任主任。

那個時候,習仲勛同志在深圳,賽福鼎·艾則孜同志也在深圳,人大會議開幕的時候,我們就請兩位老人家參加我們的人代會開幕式。開幕式結束以后,我就去請教習仲勛和賽福鼎·艾則孜兩位老同志了。跟習仲勛同志談的時候,因為我畢竟剛到這個崗位,工作程序也都不熟悉,我有點兒急躁,而且我跟習仲勛同志也不見外,我就說:“我怎么當人大主任呀?我從來沒有當過呀。我干什么?怎么搞呀?”

習仲勛同志就跟我談了很多,語重心長,讓我非常感動。他說:“人大連著兩頭,一頭連著政府和司法機構,一頭連著群眾。人大絕對不是一個橡皮圖章,你也千萬不要當一個橡皮圖章。你作為人大主任,一定要替群眾辦事,替群眾說話,解決群眾的問題。你是特區的人大主任,你能不能在這個崗位上做得好,能不能給人民辦實事,我們都看著你呢,在深圳這塊改革的試驗田當人大主任,你一定要扎扎實實地維護群眾利益。”習仲勛同志說的這些話,到現在每一句我都記得很清楚,他每句話都是在囑咐我要為群眾辦事。所以我們人大以后的工作就立了一個規矩: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主任、副主任都要建立接待群眾來訪的制度,我們把每個領導都排上日程,輪流接訪。這個就是我們受習仲勛同志的教導和啟發制定的制度。我們知道,我們的工作一定要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的意見,立法也是為了群眾利益立法。而且,在工作崗位上,一定要解決群眾生活生產中的問題,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所以,習仲勛同志對我們的啟發,對我們人大工作的促進,確實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時候我們會談起現在的領導干部的修養,他說:“現在有些干部的思想變了,不是人民的公仆了,把自己當成是主人了,不想為群眾服務了。有的人從政,就是為了千方百計往上爬,想當官。你們呢?你們是千方百計往上爬想當官呢,還是千方百計往下看想干事呢?現在很多的干部都變了,變質了。你們變了沒有呀?”

我回答他說:“您一直教導我們,我們不能變,也不會變。我們深圳是個特區,但是我們干部不能變得搞特殊化,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觀念不能變。”

他說:“這就對了,這就對了。”

他還非常誠懇地跟我說過:“我們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群眾是主人,我們是仆人,我們的干部是公仆,是人民的公仆。”這一條,他反復地說,反復地強調,要我一定牢記在心。

采訪者:習仲勛同志主政廣東的那段時期,是處于社會劇烈變革的時期,這段時期的事情您通過和他的接觸,有沒有一些了解?

厲:有的。我經常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和習仲勛同志聊起廣東的往事。有一次,習仲勛同志跟我們講起他任廣東省委書記的時候,到寶安來調研的工作經歷。寶安縣在建特區前,有過三次比較大規模的偷渡外逃風潮,很多老百姓吃不飽飯,往香港跑,很多地方的群眾青壯年幾乎都跑光了,能跑的都跑了,只剩下一些小孩、老人。習仲勛同志講:“我到你們寶安來調研吶,當時黨內思想混濁,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大搞階級斗爭,還把逃港事件定性為階級斗爭的新動向。把逃港人員抓回來都打成反革命,都關押起來。”但是,在寶安調研之后,他認識到我們看待這個問題的方式不對,他說:“我們與人民群眾對立起來,把人民內部矛盾定性為敵我矛盾,我們以后再不能這么做了。”

習仲勛同志跟我說:“當時我們給偷渡人員的定性,還有把他們關押起來,這些做法是完全錯誤的。這個事情本身,是人民群眾的生存發生了危機,和反黨反社會主義根本是兩回事。群眾畢竟要吃飯,要活命,他們都是沒有辦法才外逃的,這完全是迫不得已,怎么能說他們是反黨呢?他們都是我們的基本群眾,怎么成了反黨分子呢?他們怎么會反社會主義呢?這完全是我們工作沒搞好,讓群眾餓肚子,是我們的錯,不是群眾的錯。我們應該深刻檢查我們自己的工作,檢討我們的過失,糾正我們的錯誤的東西,走上正確的路線,讓群眾安居樂業。如果我們大陸比香港的生活還好,群眾能夠安居樂業,群眾還會往香港跑嗎?”

習仲勛同志給我仔細地分析過這些事情,我作為沒經歷過這些事情的晚輩,聽了以后十分受教育。根據我了解的情況,后來習仲勛同志反復要求,對偷渡人員不能打罵、虐待,而且在他的要求下,釋放了大批偷渡人員。同時他通過大量放開邊境貿易,還有積極發展養殖業,以及“三來一補”,引進外資辦工廠,并且配合改革開放的形勢,向中央要權,逐漸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的步伐,給廣東的改革開放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通過治本來解決偷渡逃港的問題。當然,這些內容是我通過其他材料了解到的,不是直接聽習仲勛同志自己說的。

那么現在我們再來看,深圳建特區的時候恰好是偷渡潮的一個頂峰。當時深圳就剩下20多萬人,走了一大半,現在深圳的城市原住民里面幾乎每一戶都有在港的親屬。現在很多人想回來,但是回不來了,因為深圳沒有土地給他們了。

現在30多年過去了,深圳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說是滄海桑田的變化。

有一次,他主動跟我說:“你們跟全國不一樣哦,我聽說這里的農民比你們還富裕?”

我說:“是呀,確實是農民比我們還富。”

他說:“這樣好呀!農民富了就好呀,群眾比官員們要富,這樣才好呀。”

我說:“不光是當地農民收入比我們高,教授、醫生的收入也比我們高,鎮里的干部收入比市里的高。”

他一聽,很滿意,說:“哦,都反過來了,這樣好啊,群眾都富了好呀,這樣工作就好做了。”

和現在的大好形勢比起來,再回憶起70年代末,習仲勛同志當時在那種極左勢力還很嚴重的情況下,敢于踐行群眾路線,敢于講真話,敢于維護廣大群眾的利益,敢于從根本上找事情的癥結,從我們自身去找原因,真是了不起呀!所以我們聽這些往事,心里都熱乎乎的。可以說,習仲勛同志給我們這些后來人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作為一名領導干部,一定要實事求是,一定要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實際上,話說到本質上,習仲勛同志是心中時刻裝著群眾,時時想著為群眾謀利益,而不是跟風跑,隨波逐流,上行下效——“他從來不是那樣,他時時刻刻是以人民利益為宗旨的。”

采訪者:這實際上已經成為他內心的一種信仰了,習仲勛同志的群眾路線的價值觀從他年輕時投身革命事業開始就已經根深蒂固了。

厲:是這樣的。有一次,習仲勛同志給我講起他年輕的時候在陜北鬧革命的往事。他說:“那個時候,我們真的是時時刻刻離不開群眾。部隊要吃飯離不開群眾,要打仗更要動員群眾,依靠群眾,一旦脫離群眾,我們就會寸步難行,一事無成。可以說,沒有群眾,就沒有我們的生存空間,是群眾哺育了我們的人民軍隊。”

所以,當時習仲勛同志對個別侵害群眾利益的現象是嚴厲打擊的,有極少數違反群眾紀律的官兵,都受到了習仲勛同志的嚴肅處理,所以我們部隊和群眾的關系一直保持得非常好,非常親密,就像魚和水的關系。

他擔任蘇區主席的時候,和群眾的關系非常親密,連群眾生活中的小事,他都非常關心。有一次,他聽說鄰居家的碾子不好用了,那種碾米用的碾子比磨盤還要大,農民推起來非常費力,也磨不好糧食。習仲勛同志是農民出身,他對這些農具的結構都很了解,就自己去給農民修這臺碾子,自己研究,自己看,折騰了一上午,把碾子給修好了,修好之后,他就試一試碾子好用不好用,就在那兒一圈一圈地推,試了試,還挺好,很順暢,不費力。當時,劉志丹的夫人同桂榮正好路過那里,突然看到習仲勛同志在老百姓院子里推碾子,她就感到很奇怪,說:“習主席,怎么回事呀,你干嘛跑到這來推碾子?”這時候,老百姓就說:“習主席來給我們幫忙來了,我這碾子不好用了,他給我們修好了!”

你看,習仲勛同志聯系群眾已經到了什么程度了?當時習仲勛同志已經是蘇區主席了,和群眾過得像一家人一樣。今天,我們即使是縣一級的干部,鄉一級的干部,無論大事小事,能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辦的會有幾個人?所以,習仲勛同志,他的群眾觀念、群眾思想,以及和群眾密切聯系的工作方式,確實是值得我們現在的干部好好去學一學,同時反思一下自己做得是否到位。

1997年4月29日,習仲勛在深圳與盧瑞華(右一)、厲有為(左一)在一起。

習仲勛同志從很年輕的時候就擔任領導工作,他那時才20出頭,就當了蘇維埃政府主席。在部隊里,他對基層戰士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從來不是高高在上地發號施令。他向來是和戰士們打成一片,通過深入基層了解官兵的情況和問題,然后發現具體的問題,并且具體去幫助解決。

當時,戰爭很頻繁,部隊經常打仗,作戰環境很艱苦,物資保障也不是很到位。我們部隊打仗的傷兵從前線抬回來,擔架經常不夠用,情急之下就經常用老鄉的門板。根據地的老鄉也很支持我們,一聽我們有傷兵了,就把門卸下來,給我們當擔架用。

但是,門板抬過人之后,就變形了,就不好用了,再安到門框上也關不嚴了,這樣的話,就給老百姓造成了損失。過去的門板都是實木的,都很厚、很沉,戰士們抬也不方便抬,費力費時,影響救治的速度;另外,門板很平,很堅硬,傷兵躺著也不舒服。

習仲勛同志通過深入基層,調查到這個問題,他就提出來要改進,那么具體怎么改進呢?他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親自領著戰士上山去砍樹枝,像那種粗細適合手握的,結實的,長度夠的,就可以做擔架的兩根杠子,然后再用繩子把兩個杠子網起來,上面鋪上棉被,這樣抬起來又輕巧,又省力,傷兵躺著舒服,也不用老百姓卸門板了,解決了一個看似不大,但其實是很重要的問題,直接關系到我們部隊傷員救治的效率。

從上面這些事例也可以看出,習仲勛同志不僅密切聯系群眾,而且工作作風非常務實,他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把群眾路線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停留在表面上,所以這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采訪者:習仲勛同志晚年在深圳休養多年,您能否給我們講一講他的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事情?

厲:習仲勛同志生活最大的特點就是注意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他的衣食住行,都是非常簡單樸素,處處考慮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從不搞特殊,提倡勤儉節約,對鋪張浪費深惡痛絕。

有一天早晨,我去看他,他出來在院子里走,他說:“你們特區也要艱苦奮斗呀,也得提倡勤儉節約呀。你看,天都大亮了,你這路燈怎么還亮著?我住的地方,我隨時都注意節約用電,用完了就把燈關上。你們這樣浪費真是不應該呀,你這個書記要管呀,這是浪費呀,浪費就是犯罪呀。”

每年,我們給他過生日,都非常簡單,就是家里人來看看他,親戚朋友來看看他,頂多弄個面做的那種壽桃,非常儉樸。他過生日什么都不講究。習仲勛同志就是要求要簡單,要樸素,其他的什么都不搞,什么買禮物、送錢、大操大辦,這些都不可能,習仲勛同志最反對這些。

當時,我們給老人家配了一個醫療組,還有警衛組。實際上這些都是按照國家規定配的,習仲勛同志退居二線之前是國家級領導干部,這些配備是正常的,并沒有違反相關規定。但是老人家總是說不好意思,不想麻煩那么多人。他一向吃得很平常,穿得很樸素,從來也不提什么要求,生活各方面都很簡樸。在我們看來,習仲勛同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但是他這個人太樸實了,心里從沒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他認為自己和人民群眾是一樣的,應該過普通人的生活。關于他自己的生活和待遇,他經常囑咐我說:“我現在已經退休了,你們別給我搞得很復雜。現在我就是老百姓,我就是一個普通的退休的老頭。”

習仲勛同志曾經為我們國家做出了那么大的貢獻,退休后還在盡力地發揮自己的余熱,積極地參與到我們的定點扶貧項目當中來,這是非常讓我們感動的。

有一年,我去看望他,給他匯報了我們深圳的定點扶貧支援項目。當時國家給我們指定的定點扶貧地區是貴州畢節和黔南,省里給我們定的點是梅州和河源,當時我們自己還定了一些點,我們自己的項目叫“同富裕工程”“心連心活動”和“一加一的助學工程”等。因為特區已經憑借一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先發展起來了,先富起來了,就要起帶動作用,就有責任帶動全國,不能自己富了,就不管很多貧困地區了。

我們給習仲勛同志匯報了這些扶貧項目,他很仔細地聽,非常支持我們的這項工作。特別是我們開展的“心連心活動”和“一加一助學工程”,專門是針對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的,尤其是家里供不起讀書的小孩。當時,我們深圳的干部職工,一人定向支援一個學生,給他們拿學費,還有的同志不是幫一個小孩,而是一個人支援一批學生。直到現在,我們的職工還在帶,給他們一定的支持和援助,讓他們一直能念書,能畢業,能找到工作。我們算了一下,當時我們有6萬多職工參與這個活動,帶的學生數量很多。此外,我們針對老區、山區、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很多地方搞這個活動,比如我們在延安、井岡山、瀏陽、三都水族自治縣等地,這些活動開展得都很好,范圍也比較廣。關于這些,我都向習仲勛同志匯報,他也非常支持我們,他說:“你們走得對,走的是鄧小平同志所說的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沒有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的脫貧致富,中國就不是真正的富裕,所以鄧小平同志講的共同富裕這個道路是非常正確的。”老人家非常贊成和支持鄧小平改革開放的路線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對我這次給他匯報的扶貧項目和工作內容,都非常支持。

1997年6月,厲有為在深圳看望習仲勛。

后來,習仲勛同志的秘書給我打電話說:“老人家聽了你的匯報,心情很激動,他也想要參加深圳市的定點扶貧項目,老人家決定捐出一個月的退休金來盡他的一份心意。”之后,我們的報紙上也報道了這個事情,干部大會上的講話動員也講了這個事情,大家都很受感動,老人家起的帶動作用也非常大,機關干部捐款非常踴躍,生活物資的捐贈也非常踴躍。當時,一列列的火車開往貴州,糧食、衣服、被子,全都捐。那時候,在老人家的帶動下,群眾都發動起來了,企業也發動起來了,每個企業都有任務,扶貧活動搞得轟轟烈烈。后來,我派電視臺的人員到貴州去,到黔南、畢節最貧困的地區,把老區的革命歷史和現在落后的情況,通過電視節目的形式展示出來,回來給大家放,來發動群眾。

現在的三都水族自治縣發展得很好,我2013年去那里看了,我們幫助那里發展18年了。這18年,為當地建了51所希望學校,現在又建了2所,一共是53所。我們參觀了一所中學,那是全國希望學校里最好的學校,現在有學生3000多人。回顧起這個事情,我覺得習仲勛同志的精神真是了不起,他對我們干部職工的鼓勵作用、帶動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类乌齐县| 南乐县| 太仆寺旗| 丘北县| 化德县| 宜兴市| 四会市| 金川县| 五莲县| 晋州市| 乌苏市| 三原县| 都昌县| 南和县| 石嘴山市| 中牟县| 屏东市| 新闻| 柳林县| 天门市| 长岛县| 克什克腾旗| 景谷| 肥城市| 天祝| 连城县| 九龙坡区| 永靖县| 浮山县| 大连市| 左贡县| 麦盖提县| 上饶县| 南平市| 榆树市| 乌拉特后旗| 广昌县| 徐水县| 麻江县| 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