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瑕無猜
- 笙歌謠
- 古語樓
- 1950字
- 2019-04-11 17:08:13
初秋,建康城仍有一些燥熱,荷塘內,花香輕輕淺淺地飄蕩著。
雕花窗前,青衫男子臨窗而立,手中的折扇搖啊搖,扇面上一幅《漁樵詩畫》忽近忽遠。這青衫男子正是洛清秋在桃源內苦等的表哥——蕭竹。
“少爺,表小姐已經在門外等候多時了。”管家在外請示。
蕭竹將折扇一合:“我蕭竹何時有這樣的表妹?”
管家悶聲不答,朝身后擺擺手,隨即有小童捧著琴匣進來。
蕭竹用扇柄掀開琴蓋,脫口而出:“綠綺琴!”想必清秋知道觸了他底線,特意獻琴謝罪,他可不能輕易饒了她。見管家還等他回話,他又板起臉:“傳話給她,琴留下,人不送。”
管家前腳剛跨出門檻,身后小童就急急追了上來:“少爺與表小姐情意相投,這次在較什么真兒呢?”
蕭府上下無人不知,這兩人青梅竹馬,不知是誰先鬧了脾氣,少爺竟吩咐表小姐再來便轟出去。管家搖搖頭,嘀咕著:“她真想進府,誰能攔得住。”
蕭竹隱約聽到窗外對話。他與清秋結怨,還要追溯到數月之前。他平定了幾處叛亂,回到建康,承蒙皇上器重,可謂官路暢達,平步青云,父親大人便催促他早日成家,以了為人父母的心愿。
他正當年少,卻從未想過成家。父親見他與清秋來往密切,便詢問她的意見。沒想到,她卻綁架了陳國公主來見他。
那也是一個晴朗的下午,陳國公主在湖邊泛舟,清秋蒙了面,扮作刺客,將公主劫持到了一艘小舟上。
蕭竹前去赴約,在小舟上遇見了“刺客”,那“刺客”一聽聞江東蕭公子的大名,立刻另駕一葉小船逃跑了,把他和公主留在了船上。慌亂之中,“刺客”還“一不小心”把船槳踢到了水中。就這樣,他與公主被困在了孤舟上。小船一直晃到華燈初上,才漂到了岸邊。
隨行侍衛早已封鎖城門,翻遍建康城,正準備向城外追查刺客,就遇見他們安然無恙歸來。
如果公主認出清秋來,真不知該如何收場。現在想想,蕭竹還是心有余悸,本要留清秋在府內多住幾日,但隔日就將她掃地出門了。
不過話說回來,救下當朝公主的功勞,全落在了他頭上。公主曾特意蒞臨蕭府道謝,又時常邀他到湖上泛舟。起初,蕭竹不以為意,直到那天,盛夏,荷葉田田,公主拿起船槳拋入湖中,轉身問他:“今日北風稍弱,船漂到岸邊會比初見那天遲幾刻鐘呢?”
蕭竹望著沉入湖中的船槳,隱約察覺到,這也許才是清秋真正的用意。
武陵一聚,他未去赴約,一則,是生她的氣;二則嘛,周朝武陽王來頭不小,皇上命他悉心接待,并負責使臣在建康期間的起居飲食。
算算日子,使臣早該到建康了,可前幾天江陵太守傳來消息,武陽王宇文風見到江陵一帶湖光山色旖旎,歌女姿色不凡,特意多留了幾日。
又是一個風流的主兒!蕭竹心中想著,心思再次回到琴弦,他食指輕輕一撥,一絲琴音飄出,顫而不栗,音質極佳,也不知清秋是從何處得來這絕世好琴。倏地,他的目光落在琴身上,食指大的箭眼兒邊還殘存著水漬,他頓時興致全無——居然有瑕疵。
蕭竹望向窗外正在走貓步的身影:“這琴是怎么回事?”她在報復他未去赴約嘛!
在蕭府,洛清秋本就輕車熟路,聽到問話,就大大方方地邁進來,拿起桌上茶壺倒水喝。有人一掌拍在桌面上,震得茶具顫顫。她抬頭望了望那張臭臉,滿臉堆笑,聳聳肩。
洛清秋深知蕭竹平生有兩件事最難以接受:一是見不得天下美好之物有瑕疵,綠綺琴被毀,雖然不是她有意為之,卻也解了這爽約之恨;二是他最恨官場無趣,在宦海里沉沉浮浮,日子跌宕才夠味兒。
的確,官場是蕭竹的用武之地,而她想不透官場有何誘惑。升升降降,起起伏伏,命運掌握在別人的手中,還要為那頂官帽玩弄權術,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頤養天年啊。也許,女子對謀術與權勢的熱衷本就少于男子吧?
面對蕭竹的逼問,洛清秋七分真話、三分虛假,將事情原委告訴了他,誰知,他聽后更是目瞪口呆。
“牙齒都露出十八顆了,與表哥你儒雅的風度可差了幾千里啊。”洛清秋寬慰地拍拍蕭竹的肩膀,卻被他用折扇打開。
這絕世名琴到她眼中不過是“情急之下,擋箭而已”,還被丟在河灘泡了一夜,他此刻真有折扇的沖動。
“琴再美,不如人美。”當日一見宇文風,如驚鴻一瞥,之后再見他人,她便覺索然無味。
洛清秋如此贊譽一人,還是相處不過兩日的陌生男子,更讓蕭竹不服氣。自相識以來,她從不把世事放入眼中,天下之大,在她眼中也不過一“天”一“下”二字而已,究竟何人會入她的眼?
蕭竹越發好奇,她卻怎么也不松口。其實,他看重清秋對他的品評,是更甚于江南文學大家。
清秋自幼師承無量山人,幾年時間自創洛氏絕學“五禽功”,作為防身之術。武學之中,獨創一門武功實屬不易,若非資質、悟性極佳,是不可能另辟一套路數的。只是她心不向武,在武學上只學了些皮毛。至于音律、詩賦、數術之類,她只挑喜歡的,學來消磨時光。無量山人的本領,她只學了三成,頑劣手段倒無師自通,裝了一籮筐。
這個表妹,唯一讓他瞧得上眼的嗜好,就是作畫了。
清秋極愛作畫,并將歷朝歷代風華之人的畫像收錄于《傾顏錄》內,也不知這畫冊之內有沒有他這個表哥?